林斤澜和他的温味小说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回顾和梳理温州文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就,切实推进温州文学再创辉煌,温州市文联和中国作家网联合举办“温州元素的文学书写”主题征文活动,以文学评论的形式总结和提炼近百年来温州文学的发展历程,重新擦亮和深入挖掘温籍作家的文学经典。
征文面向全国,以“温州元素的文学书写”为主题的评论,内容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温州文学事件、或温籍作家、或温州作家群、或某个个案的文学评论。现中国作家网理论评论频道将陆续展示优秀作品,并在《温州文学》专辑刊发,敬请关注。
“林老师,您‘蒙骗’了我20多年!”
骤然之间,闻听此言,林斤澜先生炯炯有神的双眸,随即“光”了起来,惊愕得几乎掉了下巴!
及至我连忙笑着解释,把那故弄玄虚的“包袱”兜底时,他顿时“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林先生长我19岁,是温州同乡。说来惭愧,虽然他的大名,我读中学时就晓得,也很喜欢他那地道的“京味小说”,在学校文学兴趣小组里,我们时常把他同王蒙、刘绍棠、从维熙连在一起,并称为“王刘从林京味小说四名家”。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林斤澜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从南方“福建前线”部队,有幸奉调至首都的军区机关文化部门任职,便认识了心仪已久的林斤澜先生,才发现他原来是“温州话讲得好兮好”的温州人!迄此,林先生用那地道的“京味小说”,把涉世不深的我,“蒙骗”了已有20余年之久矣!
自打我和林先生相识不久,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洪波涌起,党的三中全会的春风,催化了广大农村冻结的土地。林斤澜领风气之先,“一个人笑眯眯地”,毅然决然地不声不响地“北转南”:从北方京都,只身南下,来到老家温州,一头扎进那“山深海阔的角落”,以其沉实深䆳的目光,敏锐迅捷的捕捉力,取其一角,观照全局,恣意生发,深入开掘,潜心创作,像春蚕抽丝一般,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陆续“抽”出了一缕又一缕独具异彩的“绢丝”,这就是结集于《矮凳桥风情》(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19篇共20多万字的中短篇系列小说。这是地道的“温味小说”,把在改革开放中有“温州模式”之称的温州乡镇众生相、世态风情,把“风起于青萍之末”的社会底层民情状貌,把那山、那水,那人,描绘得惟妙惟肖、有声有色。套用上个世纪50年代老舍对林斤澜描写京郊农村生活作品的赞语:“他的确把那个地方带回来了”。
在当代作家中,林斤澜小说是以其风格独特著称的。读他的小说,即使事先把他的名字蒙上,你也能毫不犹豫地说出:“这是林斤澜!”北方京都郊区和南方温州乡村,遥隔万水千山,习俗风情迥异,两地写作时间前后相隔30余年,林先生竟能把“温味小说”和“京味小说”,写得各自很像又迥然有别,且均达到活灵活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确实是“成了精”的“短篇小说圣手”林斤澜的能耐和本事!
林斤澜还是青年作家时,老作家孙犁对他的作品就有评论:“他的作品,如果放在大观园里,它不是怡红院,更不是梨香院,而是栊翠庵,有点冷冷清清的味道,但这里确实储藏了不少的真正的艺术品。”(孙犁:《读作品记》)纵观林先生的创作历程,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到粉碎“四人帮”后的30多年中,除开因“风来雨去”中断写作12年,“前后分作两截的作品,放在一起来看,可真是两截呀,有着明显的变化”(林斤澜《山村寄语.代序言》)这“两截”,姑且称作两个阶段吧,前一阶段,虽然作家正值青春韶华,才情横溢,但作家从13岁开始,就在动荡的战争岁月,投身革命部队,经受革命战争冶炼,因而显得年少老成,不露锋芒,这一阶段的作品,虽然都是怀着炽烈的爱,献给在战火中诞生的新中国,献给新生活建设者的赞歌,但大多数显得深沉委婉,曲折幽深 。后一阶段,就是粉碎“四人帮”之后的那段时间。其作品独辟蹊径地表现“疯狂”岁月里,那些纲常颠倒、荒诞不经的“疯狂者”的形象,作品主色调自然是:冷峻。“斤澜反映现实生活,有时像不是用笔,而是用解剖刀。在给人们深刻的同时,也带来冷酷无情的压抑感。”(孙犁:《读作品记》,《北京文艺》1976年第2期),再加上其表现手法上的奇特倔拗,往往失却一些喜欢热闹或爱好痛快淋漓地歌和哭的读者,在他精心铸造的艺术宫殿前,有时难免门庭冷落。对他的作品不无偏爱而有见地的评论家则预言:“时间将助他一臂之力”(方顺景:《时间,将助他一臂之力》,《文学评论》丛刊第10期)“待若干年后人们冷静地回过头来,重新评价这段文学史时,林斤澜的小说将会受到重视”(程德培:《此地无声胜有声》,《 上海文学》1982年第6期)而有的论者则不能忍耐这种等待,颇动感情地疾呼:“他能等待,我们能么?”(黄子平:《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文学评论》1983年第2期)林斤澜本人则并不计较在为艺术宫殿采掘斑斓的彩石时,自己的锤子和凿子的声音能传多远,仍然坚持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用自己的嗓音歌唱,不盲目跟随,不俯就迎合,而是以其严肃的创作态度和执着的艺术追求,踔厉奋发,开拓前行。终于,林先生不负评论家的厚望,几乎与改革开放奔涌的大潮同步,他的以“矮凳桥”(其原型为举世闻名的“东方纽扣市场”桥头镇)为背景的《溪鳗》《小贩们》《丫头她妈》《袁相舟》等“温味小说”,先后在《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中国作家》《雨花》等文艺期刊上,如爆米花似的“爆”了出来!一时间,在小说界引起轰动。如果我们将这一系列小说,同他以往小说作一比较,就不难发现,这些作品,虽然从总体上看,依然保持以往作品中的某些艺术特色,但由于作家呼唤新生活、歌颂新事物的热烈情绪,使作品主色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冷转暖”,即减却了冷色,增添了暖意;作家的笔力更加遒劲,技法更加圆熟,文情更富神韵,意趣更加蕰籍;作品在奇峻、俊俏、质朴、深刻中,充溢和散发着暖意。
值得一提的是,林斤澜“两转”之变,是他将步入晚年时小说创作的“临门一脚”,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一次转身,一次逆袭,一次变革,一次博弈,一次突破,一次攀升!实践与结果都证明,他成功了:由此他的创作进入了巅峰期,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他最终成就了赢得了“短篇小说圣手”的美称!
林斤澜这一系列小说,着意人物形象塑造,尤其注重把笔触赏给那些“小人物”,以纤巧细腻的笔墨,柔和委婉的色彩,热情精致地表现那些随波逐流的“颠狂桃花”的沉浮际遇,描写我们民族航船拉纤者艰难跋涉的足迹,写了一批平常人,在改革开放中成为奇特的“会人”,求新求变的新人。这个系列中的人物——溪鳗、袁相舟、车钻、小贩们、章范和章小范,等等,没有显赫的地位、耀目的功勋、壮烈的举动、惊人的业迹;但读了这些小说后人们会相信:这些“不断动”的走南闯北的温州人,如水滴,可以汇成海洋;如沙粒,可以聚成大漠;如小草;可以蔚成绿原;他们是平凡的人,但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模糊和朦胧,彰显林斤澜“温味小说”特色。林斤澜认为,生活的真谛往往处于若隐若现的模糊和朦胧状态之中。这种模糊和朦胧,“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是一种感受,一种情趣,是一眼神,是一闪念,是“不好说”“说不清”“知不道”“看不懂”,是“中断”,是“突兀”,是“花非花,雾非雾”。读林斤澜的小说,犹如置身云海,观赏虚无缥渺的峰峦,令你在似隐若现,似浮若沉的模糊和朦胧的妙境中,探幽寻微,玩索体味,这是林斤澜小说的诗意美朦胧美。
温州方言,使这个系列小说成为典型的“温味小说”。风趣幽雅的纯温州话的运用,使作品语言,极具质感、动感、立体感和地域感,如“这句话落地砸个坑”“一片哈哈水声”“眼睛光了起来”“阳光悄悄地摸进来了”等,使小说添土气,接地气,增力气,显灵气。
林斤澜小说奇特,奇就奇在“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及语言的独异,几乎无人能与之形随,无人能与之匹敌,堪称圣手,庶成大师。作品蕴含很深,善于寓新奇于平凡之处,发光芒于平淡之中,融“老古书”于新传奇里,有“字内的风神,字外的胸襟”;于“平实、凝炼、蕰涵、幽默”中,透射出文化蕴积和地域特色;审视生活视角独特,叙述时,往往采取淡化情节、非情节化、陌生化,连续中断,出现空白,“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小说说小”等,林斤澜小说中“确实储藏了不少的真正的艺术品”,林斤澜为小说创作贡献了既古朴淳厚又鲜活新锐的“温州元素”,在他的影响下,迄今为止温州地区已形成并显现“‘林斤澜味小说’新锐作家群”。
人称林斤澜小说是“怪味豆”,不仅语言怪、叙述怪,还往往会为有的人物骤然而至而有时又倏忽而逝感到突然;对于那些寄寓着作者深意的但并不闪光的“土话”,也往往会掉以轻心;那些像刚露头的矿苗一样但并不起眼的“暗语”,往往会从眼皮底下轻易滑过。因此,林斤澜小说爱好者会提醒你:读林老的小说,不能有稍许走神呵。
(2022年3月7日至4月7日,定稿于北京红叶居)
作者简介
陈惠方(曾名陈惠芳),1942出生,中共党员,中国作协会员(1990年由林斤澜介绍入会)。1985年3月,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开始从事专业创作。曾创作出版长篇纪实小说《海漩》;长篇报告文学《张思德传》《魂系八卦》《中国希望工程》《海天魂》;长篇电视剧《白兰》《远方飞来的凤凰》(合作,第一作者)、《温州退伍兵的故事》(合作)等;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等军内外报刊发表100余篇文艺评论,后部分结集为《军人的鉴赏》一书出版。
林斤澜
林斤澜 Lin Jinlan (1923.6—2009.4)本名林庆澜,曾用名林杰、鲁林杰。男,汉族。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籍贯浙江省。中共党员。毕业于重庆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影...[详细]
写作课 | 林斤澜:世界上的小说,都从短篇开始
年纪也渐渐地老大了,会忽然思乡起来。家乡的江心屿,在我的思念中就是一个苍翠古朴的盆景:那狭小椭圆的小岛,两头小山、古塔,江水拍岸,树木盘根错节,还有古寺的暮鼓晨钟…...[详细]
文学界首设专项短篇小说奖
“林斤澜短篇小说双年奖”逢双年颁发,重在奖励评奖期内汉语短篇小说写作中获得卓越成就的小说家和表现出色的短篇小说新人。其每届评奖名额为四个,分“杰出短篇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