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电影如何兼顾技术实验与文化认同--理论评论
刘慈欣自陈,《流浪地球》的核心完全是美学的,他正是试图书写“推动世界在宇宙中流浪这样一个意象”,才逐步推演出诸多科技想象。这部作品在改编成为电影之后,较好地保留和完善了这样一个基础性的“设定”。也正是...[详细]
-
超脑蜂群式的犯罪预言--科幻
科技迅猛发展,AI智能最终是否会打败人类?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人类未来将走向何方?纳米技术、脑科技、航空航天……各种新技术疯狂涌现,由量变到质变,人类是否很快到达一个临界点,迎来质的飞跃或毁灭性灾难?四...[详细]
-
我们对科学有多少误解--科幻
科学史专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国盛在人文清华讲坛对科学的误解在中国非常普遍我先来讲一个现象,就是中国人对科学常识的种种误解。其实,这些误解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人文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很多中国人在科学...[详细]
-
清末“科幻”如何拯救地球? --科幻
电影《流浪地球》热映。其实早在清末,已有小说家在认真思考这一问题,许指严的《电世界》便是其中代表作。《电世界》发表在1909年10月14日《小说时报》第一期上,自称是“理想小说”,署名为“高阳氏不才子...[详细]
-
换个文学角度, 谈“刘慈欣”的多种“打开”方式--科幻
今年春节的文化大事件,是属于“中国科幻元年”这个标识的。《流浪地球》成功完成了它的“元年”使命,将中国科幻电影一举推离“业余”,达到了可与西方科幻大片媲美的“专业”水平。毋庸置疑,2019年的春节电影...[详细]
-
刘慈欣的精神星图 排列未来的多种可能--理论评论
由于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电影成功,让刘慈欣在继获雨果奖之后,又一次成为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人物。而想要再次清晰辨认他的精神星图,掌握他的科幻世界几大关键词,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2018年11月8日,...[详细]
-
2018年科幻文学:重新唤起的热情--科幻
中国科幻文学并不是简单地只有一两种风格或写法,在题材、创作追求方面,2018年的中国作家作品所呈现出的多元化程度远远超越普通读者的想象。传统纸媒小说2018年中国科幻短篇小说创作最大的亮点,是刘慈欣短...[详细]
-
中国科幻的历史期待与未来选择--科幻
《流浪地球》带着中国科幻文学与电影产业近20年的历史期待,坚定地踏出了实践的第一步,而同时上映的《疯狂的外星人》,却在相同的意义上迅速对这两种经验进行了解构。这种并存,让人联想起阿瑟·克拉克的名篇《遥...[详细]
-
流浪的故乡--理论评论
很多人在看过了《流浪地球》的电影过后再去读小说,很难相信原著是一部仅有两万字的中短篇作品。但就是这两万多字,深刻而又详实地描绘出一个浪漫到极致的点子,讲述了一个冷酷到极致的故事。带着地球去流浪,仅是这...[详细]
-
科幻电影迎来新一波行情--科幻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两部科幻题材电影同时上映,掀起了舆论关于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话题讨论。其中,走“硬核科技风”的《流浪地球》以宏大场面、精致制作、厚重内涵,为观众营造出极具...[详细]
-
“寓教于乐”应成为科学类节目创新方向--科幻
在当前异彩纷呈的节目市场中,游戏竞技、户外游历和生活体验等娱乐化的主题内容常常占据着荧屏主调。相比之下,着眼于严肃主旨的节目品类显得有些“曲高和寡”。作为文化类节目重要分支之一的科学类节目,其助推科学...[详细]
-
看《流浪地球》:中国科幻不再流浪--科幻
大年初二,我和家里除了沉迷于打麻将的亲戚们,一起去看了中国第一部重工业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尽管之前有种种的期待,也有种种的怀疑,当我在银幕上看到将刘慈欣原著中宏大壮阔的科幻构想淋漓尽致地展现在面前时...[详细]
-
科技时代的艺术与教育--科幻
新科技赋予了艺术与教育新的模样,无论内涵、外延,还是媒介、方式,新科技的影响无处不在,艺术与科技的交融更加深入,联系更加紧密。艺术家往往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科技的相关信息和相关知识,然后以艺术的角度和方式...[详细]
-
科幻作品对我们到底有什么用--科幻
近日,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中,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江晓原教授,从不久前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谈起,为大家讲述了如何评价科幻作品以及科...[详细]
-
宋明炜:科幻文学的真实性原则与诗学特征--科幻
科幻文学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同时期居于主流的写实主义文学关系扑朔迷离。如果说幻想文学(包括童话、奇幻、玄幻、魔幻)植根于超验宗教文学、中世纪传说与北方民族史诗,历经浪漫主义的洗礼,与19世纪初期崛起的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