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作家 > 中国作家

闫丽君

发布时间:2021-09-24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闫丽君

    闫丽君 女 北京人,笔名 如梦,一级编审。已发表文学作品200多万字,其作品多次获奖。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萧声》、报告文学集《太阳下的梦》、散文随笔集《婚内婚外》,编著《达子香文集》等多部文集。
    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散文诗协会理事。现在为中国文化出版社东北三省编审、中国科技文出版社编辑,现居大连。

---------------------------------------------------------------------------------------

抱抱父亲

如梦

    两个多月没有见到父母了,这在我来说是很少见的。虽是女儿身,但也信奉的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上学、工作、结婚生子都在这里,公出开会时间也并不长,这样每天给父母一两个电话,三天两头买点东西去看看已成了习惯。也逐渐成了父母的依赖。总在他们身边,不觉的父母老了,最起码没感到老到一定程度。可这次回来,当房门打开时,我心一下子紧了,父母都在门口等着我呢,母亲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父亲,在母亲身后的父亲,他的背更驼了,几丝花白的头发站立着,满脸如花的笑容,只是浑浊的眼睛里无限的思念的看着我、看着我。我那81岁耳背的老父亲,无以用语言来表达,我只是轻轻的把原来高大伟岸的现在已低我半头的父亲抱住了,父亲身体战栗一下。我什么也不说,只是泪流了下来。
    这泪流得百感交加。我总以为父亲不会老,他是我们家的靠山。即使在“文革”的批斗中父亲也没有低下那高昂的头,父亲从小教育我们要听党的话,要好好工作,要加入党组织,我们姊妹三人在各自的努力下相继入党,可父亲至今还不是党员,他说他1945年就入党了,可档案没记载,在一次次运动中成为“运动员”的父亲连命都难保,更不要说查实这事,因爷爷家是“国共合作”之家,父亲的性格又耿直有话直说而且不计场合,免不了得罪一些人,在工作期间也就少不了这事那事,母亲操了不少心。直至提前病退也没有解决这件事。说是党员没有根据,组织上不承认,父亲很是委屈,这份委屈慢慢变成了心结,那时的父亲坚强能忍,只是鼓励我们,我们也并不在意,而进入八十的父亲常因这份心结而出现偏执,尤其耳朵逐渐失聪后,更是如此。他总认为这事是人为的,是现在身边的某某,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甚至草木皆兵。多亏许多人许多老干部、老领导很是理解,还有人提议让父亲从新入党,其实在现在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一直对党如此信仰,他本身就是党员了,又何在意形式,况且父亲有时不能正常思维了,这样怕他更偏执。他的偏执让我无比的心疼心酸。很多时候我会在父亲的耳边安慰他哄他,更多是听他自话自说,我的思绪便飞到小时候吊在父亲脖子上耍赖的时候,便回到坐在父亲的腿上听《乌盆的故事》时的情景,便回到了白天挨斗,晚上还边唱着“借东风”边蹲在低矮的土灶上,用豆腐渣炸的丸子,弟妹仰着小脑瓜看着父亲的表情,手不自觉地放在盆边,父亲炸一个没一个,我是老大,还有点不好意思偶尔吃一个。父亲的唱腔有板有眼的,等父亲唱完看装丸子的盆,空空如也,父亲看着我们三个油呼呼地小嘴,没有责怪反而乐起来。母亲常说父亲没心没肺,其实父亲就是乐观,如果不是这样,多灾多难的父亲不会活到今天。
    现在的父亲除了那个心结依然是乐观,从来没有那么多事。可父亲还说老了。老的像个孩子。吃东西的专著像,走路的蹒跚像,他无邪的笑更像。人说,小小孩、老小孩都一样,人出生时的状态又呈现在老的时候,这是轮回,这更是人生。可我们常常关爱小小孩,小孩的说错话是童言无忌,小孩做错事是年少无知,我们抱着、爱着、宠着孩子,可我们常忘了老人也是孩子、是老小孩,他们更需要我们,更应爱着、宠着。我们是父母抱大、养大的。父母老了,我们不防多关心他,关心他们心里,爱他们,抱抱他们。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