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子
李燕子,198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东北丹东《鸭绿江晚报》。
《寂静的鸭绿江》简介
这是一部东北鸭绿江流域农民的拓荒和生存史。
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是东北最为纷纭动荡的时代,追溯到上世纪初甚至更早,发生在鸭绿江流域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使这片土地有了特殊的审美意义和历史价值。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历经战乱和动荡,所有为生存进行的挣扎都可歌可泣,苍凉壮烈。小说把一个普通家庭放到一个阔大的时代里,由家庭成员命运的悲剧至爱情的悲剧,写出东北人关于“生的艰难和死的挣扎”。
东北是一片繁荣较晚的土地,现今的鸭绿江流域,很大一部分人口是拓荒的移民和八旗兵丁后代。他们的祖先在这里开垦了良田,留下了血脉,所以今天的东北,不能回避的是粗犷但仍不失粗陋。这里的人血液里有骁勇,也有鲁莽,所以在民族危亡时刻这里能诞生出义勇军,而义勇军最后又因乌合之众弹尽粮绝而流于失败。
小说主人公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不幸他们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相爱一生最终却天各一方,相逢无期。他们的分分合合,恰好反映了东北这一时期的历史真实——为生存而进行各种的挣扎。作者不矫饰历史,对这一段的生活进行了真实的再现,尤其对鸭绿江流域土地改革过程中的左倾错误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文字体现,这些左倾错误因为历史地客观存在,在全国无出其右者,所以具有特殊的典型意义。作者在宽容的时代里写出这些,与同类小说相比,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也增加了小说的现世价值。
一切文艺作品,当它的人物和情节是从生活的皮肉中熬出来的真实后,这部作品就将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作者笔下的东北无论离合还是动乱,都真实可信,尤其苦寒地上的人生,更是一幅自寻乐趣,风情摇曳的民俗生活画卷,这样的画面,从骨子里反映了东北在上个世纪的真实生活。小说中所有的人物,都活灵活现,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植物一样带有明确无误的地域特征,他们的心理和语言,行为和生存方式,都是独特的,在以往的东北风情的作品里,从没有作过这样细致的描绘和道地的体现。
语言简单而又朴素,因为这样的题材只能以这样简朴之极的语言来描述。当读者面对能够吸引他们的生活真实时,所要求的是近于透明的,毫无粉饰的写实,语言的工巧和刻意精致此时反倒是阅读障碍。
主人公灵芝和九住形象鲜明,背景风情清晰浓郁,使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原生态质感。
东北人之所以在苦寒之地能生存下去,全赖他们天性中的乐天和对自由的热爱,他们既有热诚、豪放、单纯的性格特点,也有懒散、粗鲁、得过且过的一面,今天,这部东北东部移民的拓荒史,具有非常的现世意义,它会带给读者一份生野的新鲜。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