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三
黑龙江兰西人。中共党员。197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记者站记者,林业部兴城疗养院宣传部长、党委副书记,《中国林业文学》主编,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宣传部副部长,《大森林文学》主编,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物资局党委书记、文联常务副主席。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团委员、秘书长,北方文学主编。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是分地域的,一部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意味,大都与作家生活着的那片土地有关。黑龙江的土地肥沃,不仅能长出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也能培育出硬硬朗朗的作家。像语言生动的阿成,细致入微的迟子建,还有感情深邃的吴宝三,这些人都是我心目中的神。其实神和人只隔着或长或短的距离,如果能走近了把他们看个仔细,或许他们就不是神。但黑龙江的作家都闪着光芒,有很多我已无法走近了。
所幸熟知吴宝三。宝三是写散文的,他的散文沉静、深邃,字里行间像铺了旧时的月色。在这样的文字里轻松地游走,人的心灵如沐春风。宝三的文字很有功夫,好像就那么随意地一写,一个季节的流彩,一个人物的精神,便以艺术的名目展现开来。在朴实之中寻求脱俗,在古老之中亮出新颖,形成了他散文的风格。
和宝三相识是在20年前,当时全国林业作协在神农架开笔会。此后我回到云南,由于心里已印下了他的人文风采,便时常对文友提到他的名字。当时宝三的创作势头很旺,其作品时被《作家文摘》《报刊文摘》《杂文选刊》等国内有影响的报刊转载。然而有种现象我始终没弄明白,那就是当人们提到他的时候,往往会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地名,这是因为什么?
按照普通人的正常思维,在名字的前面加上地名,这似乎是在说明这人的名气不大,因为提到王蒙就不用说是北京的王蒙。但我认为不是这样。宝三是从黑龙江的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写的散文大多都带着浓郁的地域色彩,众多人物都有着黑龙江的痕迹。除了那些学者和作家,他写到的普通人都在做着普通的事,像谁谁谁在地里摘豆角啦,谁谁谁每日都得三顿小酒啦……这些生活场景是黑龙江特有的,他要把这种热乎乎的生活奉献给读者,所以,他必须要和那片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宝三深爱着黑龙江,自然也就属于黑龙江,说他是黑龙江的吴宝三那是极有道理的。
圈子里有“文如其人”的说法,读到宝三的文章就像看到了他的人。前些年他担任《北方文学》主编时,我把一篇小说寄给了他,但负责小说的编辑认为并没有达到发表的水准,于是就被搁了下来。四年之后宝三把电话打到云南,先是说了那篇小说的不足之处,之后又让我再写一篇寄给他。通完电话的几天内,我都被这种人情的温暖笼罩着。四年过去了,宝三仍在牵挂着那件小事,这是个怎样的人啊!人的情和人的义,如果不是被一些事件经常地引发,多数时间它都处在沉睡的状态。可宝三的情和义却时时醒着,那种“醒”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映照,所以他的内心总有那么多的深情和感动。
听宝三讲述那片丰腴的土地,我想起了他新出的集子《此情未被风吹去》,这本书也是人物散文,说“也是”,是因为他在此之前已经出版了人物散文集《未名湖岁月》。人物散文向来只关注政坛精英、著名学者,人物越大越好。可宝三在《此情未被风吹去》中写的较多的还是小人物,即使其中也有全国知名的作家和英模,但他的笔触也并没有离开过日常生活的简单和纯正。我为宝三的这种写法叫好,没有了故作深沉的城府,文章反倒能引起人的思索。他写到的马永顺是人们所熟知的,在任何人的眼里,他都是林业工人的丰碑。无论这座丰碑多么高大,也都是一砖一石垒起来的,没有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