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静
张海静
张海静自述
写简历,有一点不好意思,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自己真的没有什么好写的,真真的履历简单。至今还没有出过书,只是在一家市报上写过五、六年的专栏,也是这家报纸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专栏的人,专栏有时评式的,生活札记式的,话题式的。
不对,也不能完全说自己的简历很“简”,复杂在因本人偏科,高考时数学打0分,致使自己成了个落榜生,也学范进复考了几年,但终没修成正果。于是,“高中毕业生”就当了好几年,又于是,做待业青年,当代课教师,进工厂搞政工,最后考进了报社。
现在,每当在电脑前写东西,听着那咔嗒咔嗒轻快的键盘声,心情愉悦!我这份幸福的根源,不仅来自作为工人阶层的妈妈爸爸在经济上的鼎力支持,更来自我高中时的那个美丽的梁老师,她觉得我只跟她学语文还不足够,还要跟她的爱人学写作。我幸运!
自然,今后在文学的道路上,我当还须再努力!
--------------------------------------------------------------------------------------
《酒量的辩白》
海静
《礼记》中有一句话:“夫礼礼之初,始于饮食。”意思是,许多繁文缛节都是一道吃饭吃出来的。看来,餐宴在满足了人们物欲的同时,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难怪现代人非常喜欢用聚会的形式在饭时呼朋唤友,做一次次的物质与精神的美丽组合。
古人曾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豪迈,这豪迈的内涵便是酒杯高举、长袖临风的画面。现如今中国有13亿人口,可一个饭桌上却只能是几个人,这份低概率所带来的珍贵,不啻于古人的跋山涉水、历经春夏秋冬的“远方之朋”之感,也怎能“不亦乐乎”!是啊,老朋友相聚是一份幸福,新朋友相识是一份快乐,家人团聚更增添了一份温馨.....人们不是常借用那句“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来叹息对一种美好的无奈吗?现代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把聚会餐饮当成了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交际手段和休闲娱乐、消磨时光的生活方式以及礼尚往来的一种礼节路数。这么看,聚会餐宴是件好事,它对于每一个人的魅力都是一样的,喜欢群居是人的天性,谁爱孤独?可是我却越来越惧怕聚会,因为初时的美好感情常会因餐宴的进程而渐渐“节外生枝”--让在座的人不畅快的同时,自己还憋了一肚子的气--这都是“无酒不成席”造成的。酒是好东西,它可以活跃气氛,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潜移默化地让人生出一种好感觉,好感觉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是酒量的限制,让我很少能“身临其境”地去体验这些好处,大着胆子“尝试”了几次,结果不说是“丢盔卸甲”也差不多少,如此,就只能常常默默地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远远”地欣赏。然而,“众人皆醉你独醒”--你这不是瞧不起人吗?!--喝酒的人不愿意了。也可以理解,就因为酒凭空地给人那么些好感觉,人们追求美好的脚步就你追我赶地很难停歇,这个人的杯子刚落下,那个人的缸子又举起来,不响应哪一个的干杯提议你能过得去?这么样地此起彼伏地几个轮回,每个人的酒量大小不说,都是有限的,于是,“上头”的酒喝多了,有人开始头疼,“上腿”的酒喝多了,有人开始腿疼,甚至会全身疼,没量的人想早早“刹闸”,这就如一条流淌顺畅的小溪突然地出现了一个梗阻,扫兴!矛盾便集中至此,别人已经干了八两了,你却只喝了半斤,“酒品看人品”,那你“死”定啦!多冤枉啊,举个例子说:一个兜装一万块钱的人,面对一个乞讨的人掏出了1000块钱,而一个只有100块钱的人却掏出了100块,形式上,100块钱的人只尽了“微薄之力”,可是隐藏着的那个百分比呢?然而,这么热烈的气氛中,谁愿意“呆头呆脑”地去为你剖析事物的实质呢?
因为酒有度数,我想喝起来有个“量”数是自然的,医学上不是说酒量的大小和人身体里的一种“酶”有关吗?很显然,酶是遗传的,是不是基因的一种说不大清楚,但能否喝酒是“人之初”的问题,我想目前这还是真理,就像人的高矮胖瘦一样,后天的因素太微弱(科学的高度发达,那是日后的事儿)。其实,不论什么事情,只要尽了力就好,就像喝酒,我更喜欢“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氛围,那样才更真诚、更真切,于精神、于身体都是健康的。因为今天不喝酒,所以我把这个想法讲给大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