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文学的多层面的积极影响
3.4怎么传播?——从文学传播的角度看,网络使文学的传播更快捷。
传统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它借助纸质媒体走近每一位读者,有时也借助广播、电影等媒体。网络文学的传播借助网络媒体,有人也把它称之为第四媒体。这是相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报刊、广播、电视这三种传统媒体而言的。从广义上说,第四媒体通常就是指因特网。不过,因特网并非仅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因特网还具有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重要功能。因此,从狭义上说,“第四媒体”是指基于因特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站。
第四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学者钱伟钢认为,这种媒体的特征有十个方面,即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小众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广容性、易检性。其中,有这么几个特征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
网络化:网络化是第四媒体传播的基础。第四媒体的传播者和受众,都得通过因特网发布、传播和接收信息。第四媒体的普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程度。
多元化:第四媒体的传播者多元化。第四媒体是人人均可创办的媒体,任何人上网后都可以找到发布自己的文学作品的空间。
全球化:第四媒体受众全球化。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常受限于当地,不同地域之间的媒体间很少存在竞争。第四媒体的传播则不受地域限制,受众遍及全世界。你上网写作,如果愿意发表的话,可以让任何人看到。
实时性:实时性是指第四媒体可以随时发布新闻。因此,第四媒体的时效性胜过传统媒体,可以随时上网抒发感想,寄送文章。
交互性:交互性是指第四媒体能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还实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交互性使第四媒体真正成为大众共同发言的媒体。你与他完全可以在网上交流创作体会,交流作品。
广容性:广容性是指第四媒体发布信息的容量不受限制。就传统媒体而言,报纸苦于版面有限,广播、电视限于时段固定,不得不对许多材料忍痛割爱。第四媒体则一改传统媒体线性述事的方式,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地发布。如果你精力旺盛,完全可以创作并且在网上发表无数篇作品,直到你感到累了为止。
3.5谁在看?——从欣赏者的角度看,网络使文学欣赏网络化。
传统时代谁在阅读?网络时代谁在看?怎样读?从读者角度来讲,传统文学的读者甚多。然而网络文学的阅读除了网络作品的纸媒化作品基本与传统文本阅读大致无异外,更多的读者必须是上网一族。而目前的上网者年龄明显趋于年轻的一代。他们更多的是怀着消遣的心态进行阅读的。因此网络文学也比传统文化轻松幽默,更容易接受和消化,更能迎合现代年轻人的口味。网络时代是一个充满压力和紧张的时代,更多的人需要的是一种“文化快餐”;网络时代还是一个感情泛滥而又缺乏感情的时代,需要不搀杂铜臭气的爱情故事来填补人们的精神空白。网络写手是生活在现实和网络之间的普通的人,他们讲述的故事更能满足现代人饥饿而挑剔的胃口。
3.6谁在评论?——从文学评论的角度看,网络使文学批评大众化。
传统的文学批评在处理传统文学批评的四要素(即世界、作品、作家、读者——由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关系时,往往是以侧重于上述的某个要素而构成它们自身批评理论的。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在针对纸型文学作品分析时有其合理性,世界——作品——作家——读者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往往是线性和单向联系的,因而我们可以把某个要素单独地抽取出来进行分析。传统时代评论作品的声音是少之又少的,它更多的集中于文化精英——评论家的嘴巴。而普通阅读者的声音因为多种原因常常被淹没。作者听不到更多的声音。
网络文学使文学评论大众化。它的评论者之多是几乎无法数尽的。众多的“网虫”在阅读网络作品时,只要他们愿意说几句,谁都可以发表自己观点。
3.7为什么而写?——从文学意义的角度看,网络为文学转向娱乐推波助澜。
文学的意义怎样?文学作品《狂人日记》、《围城》、《平凡的世界》等这些作品会长久流传,正因为它们站在全人类的角度进行思索,他们关注的是所有人的命运与情绪。因此,可以说,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灵魂栖息的净土。
E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文学意义的转化。文学意义的转变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为文学意义娱乐化推波助澜。文学的游戏休闲功能在进一步地强化。网络文学由于更加真实地贴近生活,走向大众化,的确也更多地写出了更多人心灵底处的声音,心灵底处的呐喊,从这个角度而言,网络文学是一种更深的人文关怀精神。
4总结
虽然网络作为文学的“工具”,是人类迄今为止发表作品最容易、传播作品最便捷的技术载体。但是,我们从人文的视野中考辨网络和网络文学的时候,需要坚守的仍然是人文本位和审美立场,反对以技术主义替代人文动机和审美规律,更不能以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以技术的艺术化替代艺术的审美性。正确的立场是:“放弃机械论的二分法,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同时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有科学精神有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⑴只有坚守人文本位和审美立场,才能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总之,网络文学给跨世纪的中国文学带来不少新鲜的空气。它对文学内容、文学创作、文学传播、文学批评等都有很大的影响。让我们坚守人文本位和审美立场,让网络的文化苑里充满生命的活力。
注释:
⑴王大珩、于光远主编《论科学精神》,第294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文献:
⑴[加]德克霍夫.汪冰译.《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编辑:moyuzhai)
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洋粉丝”。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显示,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详细]
中国网文出海20年得与失
从20年前的名不见经传,到20年后成为拥有上亿海外市场规模的“世界级”文化现象,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屡屡受到瞩目,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亮点。这条路起自何处?将...[详细]
网络文学是数字文化时代的一个逗号
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和民族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文学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之声。心怀“国之大者”,是文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有的历史...[详细]
助力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她虽然是从网络上与我们相识,但我们也认出了她腿上的那块伤疤。那是她历尽艰辛、攻城掠地时留下的,也是她作为文学之子、中国文学之子的证明。在中国文...[详细]
守护精神创造力
难忘的2021年刚刚过去,我们聚在这里,盘点过去一年的文化收获,见证不同类型文化书写的百花齐放,为精神创造力的蓬勃生长鼓劲加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理论的演进与反思
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中国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成功地探索出一套理论话语体系,纵观话语背后的生成机制,这与批评家的理论视野和知识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新...[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有资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
今天的网络文学尽管自身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从媒介文化变革和文学范式革命的角度看,它现实地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支新生力量,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和希...[详细]
突破网络文学评论的三道屏障
我国网络文学浩瀚的作品存量和巨大的年度增量,与相对薄弱的网络文学评论所形成的“倾斜的网文场”,已经把加强网络文学评论问题推向了学术前沿。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详细]
何常在:让网络文学更好表达当代中国
网络文学的兴起,源于互联网的诞生。经过20多年发展,网络文学已步入了成熟期,成为阅读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今,如何以网络文学表达当代中国的故事,以现实题材书写...[详细]
茅盾文学奖得主、网络文学名家首度同台
月12日,由《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协办的“文学照亮美好生活——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发布暨阅文名家系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