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从“器物”到“人本”的反思与超越
当我们谈论21世纪的中国文学时,网络文学无疑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词。作为伴随互联网技术革命而生,依托数字化传播实现繁荣的新兴文学样式,网络文学以其鲜明的时代烙印和独特的审美特质,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图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理论研究层面,网络文学的学理阐释和学科定位却相对滞后。长期以来,网络文学研究往往局限于技术中心主义的视野,过于强调新技术革命对文学生产方式、传播路径的改造,而忽视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塑造力量,这既束缚了研究思路的开拓,也无法全面揭示网络文学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此背景下,吴长青的新著《传承路径与文学流变——21世纪中国网络类型文学创作与批评刍论》以社会学视角切入网络文学研究,将网文置于社会发展脉络和人的精神向度中考察,不仅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更为网文学理建构提供了新思路。
吴长青在研究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网络文学亟需新质”“必须转向‘人的向度’”。换言之,要破除长期困扰网文研究的技术中心主义窠臼,将研究重心从“物”的层面上移到“人”的高度。这一鲜明的问题导向,确立了全书贯穿始终的理论旨趣。事实上,网络文学虽然是信息技术进步的文化副产品,但其本质仍是人的精神创造,是作者个体基于生存体验和审美理想而进行的艺术表达。忽视人的主体性,只见“器物”不见“人心”,不仅无法准确把握网文发展的内在动因,更会导致研究陷入“脱离现实”“贻误实践”的尴尬境地。针对这一问题,吴长青提出要建立“人本逻辑”的研究范式。一方面,他借鉴社会学关于技术与人的辩证关系理论,指出技术发展固然是网文崛起的重要推手,但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也在背后发挥重要作用。比如,互联网的低门槛、即时交互等特性催生了“类型化”网文生产,但若无写手基于市场走向和个人理想所做的主动选择,“爽文”“宅斗”“玄幻”等类型之所以盛行也就失去了存在基础。另一方面,他以“双轨制”创作等现象为例,揭示了创作主体在网文生产中的能动作用。所谓“双轨制”,是指一些网文写手一面在门户网站上进行网文创作,一面又在纸媒发表作品,力图在商业利益和文学追求之间寻求平衡。这种创作实践的背后,折射的正是作家基于自身处境和理想追求所做出的主体性选择。由此可见,“人的觉悟”是驱动网文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网文研究而言,唯有立足“人本”,才能真正阐明其发展逻辑。
在“人本逻辑”的指引下,吴长青系统考察了中国网络文学从发轫、崛起到突围的演进历程,揭示了不同阶段背后交织的技术、人的主体性、社会文化诸多因素,进而提炼出一系列理论范畴,从而构建起解释网文发展内在机理的理论框架。具体而言,在考察网文“发轫期”时,吴长青提出“技术理想主义”这一概念。他指出,早期网文创作者大多怀揣改造传统文学的理想,力图借助互联网开放、自由、平等的技术特性,探索一种有别于主流文学话语的创作实践。这种背负理想的“技术狂热”,构成了早期网文创作的主要动力。然而,随着网文进入“崛起期”,商业资本大量涌入,市场规则日益主导网络文学生产,理想主义色彩日渐淡漠。于是,一种基于利益驱动的文学生产方式开始主导网文创作,催生了同质化、粗制滥造、娱乐至上等问题,造成了网文生态的扭曲。此时,少数有理想、有追求的写手虽也试图寻求突围,但在商业利益的“围猎”下,创作自由度不断被压缩,个体努力显得微不足道。正是在对这一时期的深入剖析中,吴长青提炼出了“粉丝经济”“同质化生产”等一系列理论范畴,为我们理解网文发展提供了敏锐的洞察。更为重要的是,在“突围期”,吴长青看到了网络文学发展的新动向和新希望。他以近年来一些有思想、有良知的写手的创作实践为例,指出只有重建网络生态的“透明度”与“流动性”,才能有效遏制资本绑架,唤醒创作主体性,推动网文重回文学本位。所谓“透明度”,即要通过完善网文创作、传播、交易的制度规范,加强行业自律,消解资本与创作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保障写手权益。而“流动性”则强调要打破资本、平台对创作资源的垄断,为个体创作提供更多选择余地和话语表达空间。唯有如此,才能形塑一个相对均衡、良性流动的网文生态,为“双轨制”创作等个体努力提供根本保障。
对于吴长青在《传承路径与文学流变》一书中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我们不难看出,他试图在技术与人、个体与社会的动态关系中寻求理解网络文学发展的钥匙。通过重构“人本逻辑”,他不仅突破了网文研究的技术窠臼,更将人、技术与社会文化语境置于同一分析框架中加以考察,由此揭示了网文发展背后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机制,也为文学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和范式样本。同时,吴长青的研究彰显了一种远见卓识和家国情怀。在为网文发展把脉问诊的同时,他始终心系文学的社会担当与精神追求。他一再强调,网络文学要实现自身超越,根本出路在于唤起创作主体的“人的觉悟”,进而推动社会各界形成“共治共建”的良性互动。唯有如此,才能使依托“器物”而生的网络文学摆脱资本与技术的桎梏,真正成为承载人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向往的文学样式。这种高远的文化视野和深沉的使命意识,无疑为网文研究注入了新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