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网络小说

网络文学进阶:元宇宙文学

发布时间:2022-08-17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134次

  互联网现在正在进入web3.0时代,在web3.0时代,用户只需要一个数字身份,就可以登录所有平台。网络文学是高度依赖网络媒介生产和传播的文学形态,互联网的进阶必然导致网络文学的变化。如果说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即web3.0的话,那么网络文学进阶到web3.0之后就“变身”为元宇宙文学。

  当然,从网络文学到元宇宙文学,所改变的并不仅仅是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元宇宙文艺在生产方式、内容传播、效果影响等各方面都有别于原来的网络文学形态。

  从生产方式来看,虽然与传统文学相比较,网络文学的生产已经从精英写作转向了大众创作,从原来的精英作家为主的创作转为以现在的大众写手为主的写作,而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与读者的互动往来,读者不仅能够在线实时同步对网络作品进行评价,甚至还能参与到作品的情节设置以及人物命运发展中来。但网络文学的大众创作毕竟还不是全民写作,这里的“大众”只是相较于传统文学的“小众”而言,只是扩大了的“小众”概念而已。网络文学并没有实现彻底解放大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标,也没有达成真正的生产者就是消费者,消费者就是生产者的理想创作格局。读者的参与也还是主要依赖于粉丝的互动,并没有完全和创作者合为一体,也不能完全控制作品的情节走向和人物设置,作者的生产与读者消费依然是粘合度不高的“两张皮”。而元宇宙文学(即web3.0文学)将是高度互动的文学,作者和读者是高度统一的,换句话说,读者也是作者,作者亦是读者,他们都是元宇宙文学的共同创造者。

  从内容传播来看,虽然相较于纸媒,网络文学已经可以借助电脑技术丰富传播手段,比如超文本链接等,在阅读界面上更为丰富,在传播效果上已经远胜于纸媒的单一。但就目前的网络文学整体情况而言,其内容传播仍旧是单向的,只不过是屏幕替代了纸张,在传播方式上仍旧以单向传递为主。当然,网络文学已经比传统纸媒文学有了更多的读者互动,至少,读者可以做到即看即评,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界面独断。如果说传统文学是一维传播,那么网络文学可以说是二维传播。这样的文学,总体来讲是可感知的文学。而元宇宙文学比网络文学在传播方式上更为多维多面。元宇宙文学是真正的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共同完成的文学,读者不但可以与作者双向互动,而且可以主动设置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甚至可以说,元宇宙文学是每一个人的文学,作品是可以实现“私人定制”的。

  从效果影响来说,网络文学通过与读者的初步互动,已经比传统文学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文学的交流功能。但受制于单向性传播,这种交流仍旧是受限的,读者仍旧处于次一级的位置,与作品仍旧处于不对等的交互。除了极少量的网络文学作品能够借助超文本链接等实现阅读的丰富之外,当下的绝大部分网络文学作品仍旧只能借助于文字来传达,手段相对单一导致效果不佳。元宇宙文学则可以超越文字表达的局限性,借助于图象、影像、游戏等多手段,让读者从阅读的单一静止角色成为类同于游戏玩家的多面互动角色,从而实现作品和读者(玩家)全方位的交流,进而达到高度沉浸的感受,实现最优的传播效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元宇宙文学的概念和网络文学并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是所有的网络文学都可以看作是元宇宙的进阶基础。除网络文学之外,元宇宙文学或许还将整合部分科幻文学以及涉及虚拟现实的传统文学。也就是说,元宇宙文学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元宇宙文学可能都是对以前文学的重新设计或调整,但也会出现一种新的文学类型,一种不只是对旧文学的修正的文学类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元宇宙文学作品都是非常具体意义上的实验写作。作者通过新的媒介进行实验,尝试找出元宇宙文学的可能性,以及文学表达在可编程媒介中的极限。这样的写作与其说是为了打破已有的惯例,还不如说是为了尝试创造新的惯例。因为新的数字技术在元宇宙文本中扮演了如此关键的角色,因此在这个初生领域中出现的作品可以视为“技术的先锋派”。步入这个新的领域意味着作者不得不从一系列新的前提出发去重新学习如何写作。不仅是作者,读者也需要学习用新的方式阅读,避免被印刷文学和网络文学的惯例所束缚。

  综上所述,元宇宙文学不仅仅是网络文学的升级,更是连接虚拟现实和现实世界的通道。由此,元宇宙文学既是文学的进阶,也是文学的先锋实验,更是文学在新时代的复兴。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珍惜“微末而珍贵的诗情”——读付秀莹

    1935年,作家丰子恺写下了他的代表作之一《车厢社会》。在这篇并不长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他对“坐火车”这一现代社会中司空见惯的体验从新奇到厌...[详细]

  • 平行时空的可能与暗经验——关于李宏伟小说

    写作对于每位写作者的意义是不同的,读李宏伟小说时我想到,这位小说家所致力于构建的,也许是我们时代的平行时空,这个平行时空里的人们和我们相近,但也与我们不同,那里的...[详细]

  • 从骆平小说《在弥勒》说开去

    骆平新近发表的《在弥勒》同样以“旅行”为楔子,实则是以黑色幽默的利刺,激活了我们体内潜藏的“知识分子”记忆细胞。...[详细]

  • 古代言情网络小说的“反言情”主题

    古代言情网络小说虽有“言情”之名,却始终存在着“反言情”的主题与 书写络脉。从历史同人到清穿、宫斗、宅斗,这一类型演变过程也是“反言情”趋势越 来越突显的过...[详细]

  • 《滤镜》:桐华如何用“癫剧”撬动2025现偶市场?

    2025年2月,国内现偶剧市场迎来激烈竞争,《难哄》《爱你》等剧集同期热播,而《滤镜》凭借其独特的叙事风格与创新设定,成为当月现象级作品。这部由桐华、罗小葶编剧的...[详细]

  • 2024青年学人看网文:若是月亮还没来

    2024年对于网络文学来说又是风云诡谲的一年,于激荡中站稳脚跟,于危机中促发新生。短剧冲击,AI裹挟,文旅伸出橄榄枝,网络文学一面不忘来时路,与读者们的心灵同行,一面勇敢...[详细]

  • ​天马行空的奇妙碰撞——羽轩W访谈

    羽轩W,1997年生,晋江文学城签约作家。著有《女神成长手册[快穿]》《女配她一心向道[快穿]》《星际第一造梦师》《我靠美食征服娱乐圈》《赛博封神志》《路人,但能看...[详细]

  • 猫腻:“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大概还是这样”

    网络文学发展二十余年来,其创作生态虽历经迭代,同时也为当代文学版图留下了一些经典性长篇作品。本栏目邀请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选取网络文学发展史上具备经典...[详细]

  • AI不是对写作的威胁,而是有力工具

    概括地说,AI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既有海量文学作品的分析,发现并运用复杂的媒介文学写作规律建立起媒介文学话语写作的数据模型,从而能够按写作者的指令要求进行文学...[详细]

  • 网络文学的两个传统,由《大奉打更人》说开去

    网文读者可以用网络文学自身传统去解释和补充他们面对的虚构世界,即便过于奇异,仍旧可以说服自己接受设定,并且为之后遇到的更加奇异的世界设定做铺垫。但是社群之外...[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