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传奇女侠《红线》
《红线》作者唐袁郊,字之仪(一作之干〉,唐时蔡州朗山(今河南汝南县)人。唐懿宗时曾任祠部郎中,后任翰林学士、虢州剌 史笄职、着有《二仪实录》、《衣服名义图》、《服饰变古元录》等书, 又撰有《甘泽谣》一卷,此小说就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小说较为成功地刻划了侠女红线智勇双全的独特个性。根据计有功《唐诗记事》记载,潞州节度使薛嵩曾有一名叫红线的侍婢,善弹阮或琴。由于她的手纹隐起如红线,因而名叫红线。她离开薛家吋,座客冷朝阳赋诗曰:“《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别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长流”。此诗亦见小说中。小说中所叙故事虽属虚构,其人或真有。
小说中展示了唐代潞州节度使薛嵩与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间的尔虡我诈。根据史书记载,薛、田二人都是安禄山部将,降唐后均封为节度使,割据一方。作者笔下的田承嗣,骄横凶戾,飞扬跋扈, 残民以逞,是叛逆朝廷、图谋不轨、企图吞并邻镇的反面人物;而薛嵩则被描写成拥护朝廷,思守封疆以报国恩的正面人物。从而构成双方的矛盾冲突。
小说中重点描写的侠女红线,既善弹阮,通经史,又具有超人的法力。她为遏制田承嗣的蠢蠢欲动,以神术潜人戒备森严的田府, 巧妙地从田的枕旁取回供神金盒。薛嵩为恫吓田承嗣,遣人送还此盒。这一神出鬼没的行动,迫使田承嗣收敛了狂妄野心,打击了他的嚣张气焰,立即回书,深表悔过之意,并且遣散了他豢养的亲军 “外宅男”。红线则在“两地保其城池,万人全其性命,使乱臣知惧,烈士安谋”之后,便辞薛而去,“遁迹尘中,栖心物外,澄清一气,生死长存”。这个故事,实际上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平息藩镇割据、结束混乱局面的迫切愿望。红线这一侠女形象,也使当时男权中心社会里的受压抑的广大女性为之扬眉吐气。
作者才华横溢,想象丰富。构思巧妙,引人人胜;情节发展中异峰突兀,结局使人难以揣测;人物对话自然流畅,娓娓动听,并符合人物身份,骈文与散体结合得恰到好处。因此,使此篇成为唐人侠义一类传奇的代表作之一,广为流传。明人梁辰鱼据此改编为杂剧《红线女》,无名氏义将此剧与梁的另一剧本《红绡》合为传奇《双红记》
(编辑:moyuzhai)珍惜“微末而珍贵的诗情”——读付秀莹
1935年,作家丰子恺写下了他的代表作之一《车厢社会》。在这篇并不长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他对“坐火车”这一现代社会中司空见惯的体验从新奇到厌...[详细]
从骆平小说《在弥勒》说开去
骆平新近发表的《在弥勒》同样以“旅行”为楔子,实则是以黑色幽默的利刺,激活了我们体内潜藏的“知识分子”记忆细胞。...[详细]
齐橙的《何日请长缨》:大气磅礴的历史感
《何日请长缨》则起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全球化来临的1995年,关注的是中国当代工业的新发展,指向了重新崛起的强国梦。齐橙对此有精确的创作阐述:“我创作...[详细]
《灵境行者》破解副本与都市异能流美学
《灵境行者》以都市“小人物”为抒写对象,以破解灵境副本为背景,以人间真情为线索,折射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职业特性影响人物精神与行为的可能性,诠释了灵境性对人性的...[详细]
网络文学的两个传统,由《大奉打更人》说开去
网文读者可以用网络文学自身传统去解释和补充他们面对的虚构世界,即便过于奇异,仍旧可以说服自己接受设定,并且为之后遇到的更加奇异的世界设定做铺垫。但是社群之外...[详细]
当代乡土小说研究之审美意识的建构
乡土小说伴随现代文学的发生而出现,学界对它的研究已结出许多硕果,如何选择恰当的视野与方法成为今天乡土小说研究的着力之处。当然,一种有效的研...[详细]
双重视角下的乡土小说研究
作为深耕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研究多年的学者,李兴阳的专著《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将文学研究与社会文化变迁紧密结合,从一个独特视角对新...[详细]
明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集《花阵绮言》
《花阵绮言》,明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集。十二卷。题“楚江仙叟(一作“仙隐”)石公纂辑,吴门翰史茂生评选”,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明万历中期以后。...[详细]
卧牛真人《修真四万年》,让人类文明穿越星际
卧牛真人以玄幻写作进入“大神”行列,如《魔记之笑笑笑》《血国》《天元突破》《末日升龙》《妖魔军火商》等,而令卧牛真人名号响彻网文界的则是他的“科幻三部曲”...[详细]
清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过墟志感》
清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又名《过墟志》、《天合奇缘》、《孀姝殊遇》。两卷。墅史野叟撰,其真实姓名待考。成书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