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他预言了电子书、智能手机的未来生活--科幻
原标题:让冯内古特和刘慈欣推崇的科幻作家,他也预言了电子书、智能手机的未来生活 在波兰,有这样一位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称赞他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学、最幽默的一位”;库尔特·冯内古...[详细]
-
施畅:隔离与混杂——西方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城市空间--科幻
一、引言美国当代技术哲学家兰登•温纳(LangdonWinner)在《技术物有政治吗?》一文中举过一个例子——位于纽约长岛的跨越景观大道的桥梁。这些桥梁被有意设计成较为低矮的,以至于12英尺高的大巴车...[详细]
-
网络平台为何受到青年科幻作者的青睐
从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问世算起,科幻文学如今已有了200多年历史。在中国,刘慈欣的《三体》获雨果奖,2017年上海国际文学周主打“科幻”,再到最新举办的亚太科幻大会(APSFcon)等事件引发...[详细]
-
《失落的星阵》:“祝歌”与“逐革” --科幻
我用“祝歌—逐革”作为这篇书评的标题,就是想把英文原标题的意思表达出来,有意选择了两个谐音的中文词。Anathem这个词的两种含义似乎矛盾,却是相辅相成的。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Stephe...[详细]
-
《烈焰星球》的涅槃重生:当人类与他者相遇--科幻
把人类当成一个整体,让人类与他者相遇,在相遇中让人类慢慢能够更为真实、客观地审视自己,是科幻小说得天独厚的天赋。马传思的新书《烈焰星球》正是这样的一部作品。《烈焰星球》的主人公少年马塬,是...[详细]
-
徐彦利《心灵探测师》:未来心灵的辩证“探测”--科幻
书影《心灵探测师》插图精读徐彦利的作品,始于《我的四个机器人》与《心灵探测师》。前者获第九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电影创意奖”,后者获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长篇少儿科幻金奖”。徐彦利本人同...[详细]
-
徐彦利:我所向往的科幻--科幻
我是一个耽于幻想的人,眼前的一棵树,天上的一朵云,别人嘴里脱口而出的某个词,甚至夜晚无边的黑暗,都常常成为我幻想滋生的触点。一旦踏上想象之路便很难停下来,会围绕这些想法不由自主地勾勒故事,设想人物的一...[详细]
-
技术想象、诗学建构与产业生态发展--科幻
“科幻”毫无疑问成为当下的时代热词。2013年刘慈欣《三体》的全面成功在中国科幻史上树起一座丰碑,紧随而来的是各类科幻主题研讨会议的接连召开:“中国科幻文学再出发学术工作坊”(重庆,2014年5月17...[详细]
-
杨利伟《太空一日》走红:科技亦人文 --科幻
杨利伟又火了。这位“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这一次的火,是因为一篇文章。这篇被编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2018年修订版)的文章,是杨利伟的《太空一日》,文章详细讲述他进入太空前后的经历及感受,网友看完...[详细]
-
书籍引领我们触摸科学的本质--科幻
康德的墓碑上写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定律。”天体虽然有巨大又恐怖的...[详细]
-
爱我们的宇宙,并弄清楚它是如何运行的--科幻
在疫情尚未远去的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6月17日当天上午9点左右,央视频在线观看人数瞬间已经到了900多万人。看着直播界面上不断增加的人数,作为一名科普出版人想到的是,此时若是视频直播页面弹出...[详细]
-
新时代呼唤可持续发展的全民科普阅读--科幻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2020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但在图书市场的整体低迷之外,少儿图书却反其道而行,特别是少儿科普图书以一匹黑马的姿态飞奔而来。业内人士在2020年儿童阅读...[详细]
-
人类将如何面对自己的创造物? --科幻
中国近年来的影视作品,从各方面看进步都非常快,包括以往国内较少尝试的科幻题材,也有了不少值得称道的作品。中国的科幻创作曾长期处在“科普纲领”的强烈影响之下,许多人,包括相当多的创作者,习惯于将科幻视为...[详细]
-
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任重道远 --科幻
培养创新人才,要将科学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整个周期,在全社会构建起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的有效体系又到暑假,全国各地的科技馆、博物馆迎来参观高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利用假期徜徉科学的海洋,体验技术的魅力。...[详细]
-
论霞子科学童话的多元化杂糅特征--科幻
在科学文艺的诸多分支中,科学童话是重要的一翼,它与科幻小说、科学小品、科学诗、科学相声、科教电影等共同构筑起以“科学”为内核的文艺类型。叶永烈认为中国科学童话的起点为陈衡哲(笔名沙菲)写于1920年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