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作家 > 外国作家

瓦·弗·贝科夫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于:网络 作者: 佚名 点击数:

  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贝科夫,苏联白俄罗斯作家。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委。《民族友谊》杂志编委。白俄罗斯人民作家(1980)、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84)。生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乌沙奇区的农民家庭。曾在维捷市斯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雕塑,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辍学,参加卫国战争,担任过中尉排长。

  1956 年进《德罗德诺真理报》社当编辑。1949 年开始发表作品,多为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1960 年发表战争题材中篇小说《鹤唳》引起文坛重视。1962 年中篇小说《第三颗信号弹》(获1964 年白俄罗斯国家奖金)问世,成为“战壕真实派”代表作家之一。此后一直坚持用中篇小说的形式,进行战争题材作品的创作。

  作有《陷阱》(1964)。《阿尔卑斯山颂歌》(1964)、《死者不痛苦》(1960、《前线笔记》(1966)、《跑步冲锋》(又名《该死的高地》1968)、《克鲁格良桥》(1969)、《索特尼科夫》(1970)、《方尖碑》(1973)、《活到黎明》(1973、与《方尖碑》同获1974 年苏联国家奖金)、《狼群》(1975)、《他的营》(1976,与《狼群》同获1978 年白俄罗斯国家奖金)、《一去不返》(1978)、《灾难为标志》(1982,获1986 年列宁奖金)、《采石场》(1986)、《在雾中》(1987)。

  这些作品,贝科夫都通过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那复合多变的旋律,突出一个音符,加以强化,来揭示主人公复杂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内涵。如果说60 年代的作品有些还表现出“非英雄化”的倾向,那么70 年代的作品中,人性、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都得到了应有的张扬,而80年代的作品,作家的视野更向战前和战后的生活延伸,进行更深层的挖掘。1990 年,作家又创作了一部以三四十年代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中篇《围捕》,引起评论界的注目。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