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拉莫夫
费奥多尔·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勃拉莫夫(1920—1983),苏联俄罗斯作家,文艺评论家。曾任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理事。1920 年生于阿尔汉格尔斯克省的一个农村里。1938 年中学毕业后进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学习。卫国战争初期参加了列宁格勒近郊的战役。1941 年两次负伤,1942年重返部队,1943 至1945 年在后方部队工作。曾获“卫国战争二级勋章”。
1945 年参加苏共。战后进大学继续学习,1948 年毕业干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并进研究班,专门研究肖洛霍夫的创作。随后一宜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
1956 至1960 年任苏联文学教研室负责人。1960 年起专职从事文学工作,多次当选为苏联作协列宁格勒作家协会理事。1949 年起开始发表文艺评论文章,研究和评论苏联文学中关于农村题材的作品。他的论文《战后散文中集体衣主的人们》(1954 年)曾引起广泛注意。1958 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兄弟姐妹》这是四部曲《普里亚斯林一家》的第一部,后面三部是:《两冬三夏》(1968)《十字路口》(1973)和《房子》(1978)。他还写有:《没有父亲的人们》(1961 年)、剧本《上帝只有一个》(1962 年)、短篇小说《秋季的一天》(1961)、《最后一次狩猎》(1962 年)、《绕来绕去》(1963年)、《夭鹅飞去了》(1965 年)、《木马》(1969 年)、《佩拉格娅》(1969年)、《阿利卡》(1971 年)等。阿勃拉莫大的创作真实,许多情节都是他白己的亲身经历,他认为,对生活进行研究和分析是创乍的第一基础。
(编辑:moyuzhai)苏联俄罗斯作家:维·符·李帕托夫
维利·符拉基米罗维奇·李帕托夫(曾用笔名阿尔马佐夫。(1927—1979),苏联俄罗斯作家。曾任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理事,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作家协会...[详细]
瓦西里·伊凡诺维奇·别洛夫
1966 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凡人琐事》标志着作家才华的迸发以及他对现实生活观察的深度。别洛夫在这部小说中细致地描写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从...[详细]
索尔仁尼琴
亚历山大·伊萨那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苏联作家。1918 年12 月出生在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克市。1936 年入罗斯托夫大学物理数学系学习。19...[详细]
瓦西里·谢苗诺维奇·格罗斯曼
瓦西里·谢苗诺维奇·格罗斯曼(1905—1964)苏联俄罗斯作家。有犹大血统。1929 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系,分配到顿巴斯矿区任化学工程师...[详细]
普里亚斯林一家赏析
在《普里亚斯林一家》中,通过“新生活”集体农庄的变迁,一方面揭露了农村生活中的阴暗面:迫在眉睫的衣活和农民的生活,强迫农民大量伐木;一到秋收季节则既要征税又要农...[详细]
普里亚斯林一家
卫国战争爆发了,苏联北方别卡什诺村“新生活”集体农庄的男人们全都上了前线,剩下的尽是妇女、老人和孩子。他们既要挑下全部农业劳动的担子,又要伐木,供应前线木料。...[详细]
谢·谢·斯米尔诺夫《布列斯特要塞》
全书共分三部。第一部《传奇变成了现实》描写了战争爆发之初苏军突遭袭击后所处的被动局面,叙述了作者寻访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幸存者的过程,并根据他们的回忆和有关...[详细]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米尔诺夫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米尔诺夫(1915—1976)苏联俄罗斯作家。出身于工程师家庭。苏联共产党党员。1937 年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工程学院。1941 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详细]
巴维尔·尼林代表作《冷酷》鉴赏
《冷酷》是苏联文坛50 年代中期的产物。青年侦察员马雷舍夫对土匪巴乌金进行感化教育,巴乌金有了悔改和赎罪的表现,协助马雷舍夫抓获了匪首沃隆佐夫。但局长仍把...[详细]
巴维尔·尼林
巴维尔·尼林(1908—1981),苏联俄罗斯作家,苏共党员,曾当过工人、刑事调查局职员,卫国战争时期担任中央和前线报纸的随军记者。第一部作品《人往山上走·日常生活特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