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作家 > 外国作家

法国小说家:菲利普·贝松

发布时间:2012-06-11 来源于:深圳晚报 作者: 李晓水 点击数:

  在法国,有一个很有名的人,简称贝松,全称吕克·贝松,是个大导演,随便说两个他的电影,你肯定知道:《这个杀手不太冷》、《碧海蓝天》。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贝松并不是他,而是菲利普·贝松。在法国,也是个大名人,但并不是导演,也不是演电影的,而是作家,非常年轻,1967年生。

  也许因为太年轻的原因,他的名字在中国并不广为人知,可见小说传播的速度要比电影慢很多。但也许在若干年之后,中国人提起菲利普·贝松,就像提起维克多·雨果一样。因为,现在你至少可以看到他的四部小说了,加上2007年出版的《十月的孩子》,你大致可以判断他的成就并预见他的未来。

  上海万语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编辑陈轶说:“我们这次出版的"菲利普·贝松的情感探幽学"系列四本小说算是国内对他最大规模的一次引进出版,之前只有在2007年人民文学出版了他的小说《十月的孩子》(余中先译)。我们也是希望通过引进同一作家的几部作品成系列出版的方式,让读者能够全方位地领略作家的创作风格,同时又不至于审美疲劳。这样的出版思路会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下去,比如今年我们还会推出都柏林文学奖作家安德鲁·米勒和布克奖得主巴里·昂斯沃斯的一批作品,希望会为文学读者们带来惊喜。”

  陈轶是本套书的编辑。我们采访了他。

  对于菲利普·贝松,陈轶有自己的认识。贝松出生在法国夏朗德省的一个小村子,算是个农民的儿子,在中国,就叫乡下人,在法国,就叫外省人。所以陈轶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法国外省人,他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都在鲁昂与波尔多度过。鲁昂,就是莫奈画过几张很有名的大教堂习作的城市,而波尔多,以盛产葡萄酒闻名,喝了不少假拉斐的中国人一定不陌生。不过对于法国文化来说,中国人只知道巴黎,而贝松的作品看上去却不那么巴黎,因此也就不那么法国。这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

  贝松虽然大学毕业后就迁居巴黎,由于职业的关系,他经常在世界各地旅行,待过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海、多伦多等地,几乎世界各个大洲都去遍了。之后,到了32岁,他开始写作。

  贝松专事写作的时间其实并不长,算是大器晚成。也许因为到处跑,使他对于描写法国之外的故事和细节得心应手,甚至是带有一种旅行的情结。陈轶说,他们这次出版的四本小说里,《与往事说再见》就是个旅行者的故事,《脆弱的时光》讲的是流浪者的伤痛和疲惫,而《情感淡季》直接把人物和故事都放在了一个与梭罗那篇著名的《科德角》同名的地方。

  四本书里最有名的一本也许就是《由于男人都不在了》,这是贝松的长篇处女作。一经面世就获得了龚古尔奖。处女作的成功让贝松从容地走上了文学之路,同年他又出版了第二部小说《他的兄弟》,这部作品随即被法国著名导演Patrice Chereau搬上了电影屏幕,并与2003年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之后,贝松几乎每年都出版一本小说,这些作品经常能入围像龚古尔、梅迪奇这样的文学大奖,并能拿到一些其他奖项,而且他的很多作品被改编成了电影或者舞台剧,在法国的文化艺术界具有一定的地位。

  对于贝松的写作风格,陈轶在编完整套书后,认为他的小说其实相当散文化,小说里对白不多,经常可见的是大段大段的心理和场景描写。这样的作品居然会被导演们看中,陈轶觉得,是有些意外。时下中国那些梦想着靠卖电视剧改编权发财的出版人,首先就会要求作家把小说写得和剧本一个样。然而,写得像散文的贝松却成功了。究其原因,陈轶认为,是因为他的作品从形式上搭建了一片属于生活的真实空间,这种真实也许并不深刻,但却相当令人愉悦,并且可供演绎。他的文字中还具有一种沉默的美感,正是这种沉默激发了读者或者导演们的想象力。

  总体来说,菲利普·贝松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作家,陈轶认为。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小说家、戏剧家。...[详细]

  • 胡安·卡洛斯·奥内蒂

    胡安·卡洛斯·奥内蒂(1909—),乌拉圭著名小说家。生干蒙得维的亚。当过记者、编辑,翻译过福克纳和乔伊斯的作品,是“45年一代”的中坚人物。由于作品多以布宜诺斯艾利...[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