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网络小说

网络幻想文学创作技巧

发布时间:2010-07-31 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 作者: 雪见 点击数:

  无论用文字、还是用颜料、还是用其它媒介所“虚构”的一切,只有被“真实”之光照亮,才算得上艺术。──可是他忽略了一点,就是如果人类的精神萎缩到不再需要那种真诚的、发自肺腑的、以虚构的方式使他的精神意志得到陶冶和激励的优秀艺术作品,如果人类不再幻想一种比现在的生活更为美好的生活,那么奥斯维辛还会再来。四、小说的人物:人物,是小说艺术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当然由于小说的多样性,在某些小说家的作品中,根本就没有人物,这也是可能的。或许有人会这样质疑:“小说为什么总是要写到人?”是的,我也并不以为每篇小说都一定要写到人,都一定要有人物在其中穿梭;但是我在经过思考之后还是觉得,无论任何形式的艺术,无论写不写到人,它最终所表达的都是与人有关的一切。我们不可能虚构出一个处在我们(人)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之外的东西,比如我们在虚构外星人的模样时,往往会以我们的模样作为参照。文学作品中之所以会出现外星人或者非人的东西,都是源于我们人要对自身进行解释和探讨的目的。这也就说明了大量的小说直接以人为研究对象、直接描写人的生活、直接讲述人的故事,是很正常的。小说中的人,就是这里所说的“人物”。

  在一本以虚构为主要特征的小说中,人物当然也是虚构的。那些被我们津津乐道的人物,比如林黛玉、薛宝钗,只是曹雪芹笔下虚构出来的人物。我们可以说林黛玉、薛宝钗的原型,是曹雪芹生活中的某某和某某,但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却并不等同于她们的原型。她们永远只是生活在《红楼梦》中的人物,离开了《红楼梦》,她们就什么也不是了。这大概就是小说家特有的权力吧──小说家有权从他的生活中采撷众多活生生的原型,以塑造他小说中的人物,而不被追究捏造和诬陷的责任。如果明确了这一点,我想就没有必要在小说的前面加上“本小说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之类的告示了。这个看似蛮横无理的权力,是小说这个艺术形式本身所赋予小说家的。因为小说的真正来源应该是现实生活,或者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事物。而要使人物“活”起来,对人物的动作、内心活动、对话(包括独白)和与别的人物之间的关系的刻画,则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大概有经验的小说家都能够做到的。现在的问题是,小说家花那么大的精力去刻画人物,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小说家去刻画这种类型的人物,而不是那种类型?他想通过这些虚构的人物表达什么样的对生活的看法?这些,是由小说家本人的志趣、爱好和他的思想、艺术观等等决定的。有多少种小说家,就有多少种人物。有多少种小说家,就会有多少种人物的命运。

  对不同人物的处理、以及对同一种人物不同命运的处理,就是判别小说家优秀与否的关键之处在今天这个强调技术化的时代,以我所看到的大多数小说家而言,他们也许更多的是关注小说的叙述方式,而不是小说中的人物刻画。这与20世纪的小说风尚有关系,小说观念的不断革新大大地破坏了小说家对于塑造完满人物形象的雅兴。在人们大谈福克纳和乔伊斯的“意识流”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要去关心一下他们曾经塑造过的昆丁、布卢姆等等小说人物?——

  所谓的意识流,正是这些小说人物的意识流。五、小说的故事和情节:小说的基本功能在于“叙事”。假如说“小说的题材”是指小说中的那些“事”,是一个静止的概念的话;那么“小说的故事”和“小说的情节”,则是与“叙”有关的两个处于运动之中的概念。这三个概念(题材、故事和情节),是用光线从不同角度射向“小说”而产生的三个不同的投影罢了。一个创作激情十分旺盛的小说家,他大概不会详细研究这些概念的区别。他运用他多年来的创作和阅读经验,就能写出像样的小说。这是小说家的本能吧。凭本能创作,就和孩子吮手指、蚂蚁搬食物一样,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如果斤斤计较于小说的各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恐怕反而会使小说家丧失创造的能力;就像成语“邯郸学步”的那个人,最终步没学成,只能爬着回家。我要不是在写分析小说的文章,我恐怕也不会刻意去思考小说的那些模模糊糊的概念的具体所指,当然我这是在为自己辩护了。据英国的E?M?福斯特──此人写过《印度之行》等小说、发表过著名的演讲《小说面面观》──所云,“故事”是指“按照时间顺序来叙事”,而“情节”则是指“在按照时间顺序叙事的前提下,强调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俗地说,“故事”是指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了一件事之后,又经历了另一件事。比如《水浒传》中,先是西门庆和潘金莲通奸,然后是潘金莲药死了武大郎,然后是武松杀了潘金莲,然后武松又杀了西门庆。而“情节”则似乎是指,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了一件事之后,为什么会经历另一件事。或者说,一件事与另一件事之间,有什么必然或者偶然的联系。西门庆为什么会与潘金莲勾搭成奸?西门庆是个花花公子这且不谈,那潘金莲也不是个什么好人。潘金莲为什么要药死武大郎?自然是那武大郎毫无情趣、又罗哩吧嗦。武松为什么会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而不是把这两个坏人押送官府?是因为潘金莲和西门庆杀了他的哥哥,再说武松本人也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再说官府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人们常说,一部小说很有意思。这句话大概是指小说的故事很新颖、很独特、很曲折迷人,以及小说的情节很生动、很耐人寻味、很感人、很深刻。过分强调故事的新奇、而忽略情节的深度和可信度的小说,可以参阅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而太忽视故事的构造、一味在情节的逻辑里绕圈子的小说,则可参阅20世纪的某些观点偏激的现代派小说。话说回来,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最理想的小说创作方法和最理想的、最完美的小说。因为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两个人:一个作者和一个读者,在这两个人之间可以商量出一个有关“故事”和“情节”的最佳设计方案。六、小说的细节: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是使小说得以成形的根本原因。细节描写通常指的是,对可见之物的描写和对心理的描写。可见之物,包括环境、自然景物、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人物的外表及其行动、对话等等。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网络文学创作现状探看

      1998年3月至5月间,台湾一所大学水利工程专业的博士蔡智恒在BBS上用"痞子蔡"的网名连载了一部长达34节的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这...[详细]

  • 以网络文学创作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研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任务和必要路径。而探寻其有效实现路径和方式,是相关职能部门和文化事业产...[详细]

  • 网络文学创作要关注重大现实题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我国人民经历了许多重要历史时刻,先后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详细]

  • 《黑客诀》与网络文学创作的“‘网英’现象”

    《黑客诀》是《网络英雄传》(简称 “网英”)系列小说的第四部,一经上网发布(同时出版纸质书)便引起较大反响,发布会、研讨会、分享会应声召开,进入书香节签售,入选当...[详细]

  • 小神:网络文学创作需要依托现实

      网络文学作家只是小神的众多身份之一,他的身份还有公益摄影协会副会长、杭州牧文文化传媒工作室创始人等。工作之余,小神在文学创作这条路上已经走了近十年。他...[详细]

  • 青年网络文学创作的新高度

    用网络文学的形式表现这个风云激荡的改革时代,在新时代讲述奋斗者的“创业史”,成为当下青年网络文学写作者选择的一种热门创作类型。 新的题材涌现出来,如何写才能...[详细]

  • 走出方寸天地 阅尽大千世界——从网络文学创作谈起

    近年来现实题材创作呈风生水起之势。阿耐的《大江东去》《欢乐颂》《都挺好》、齐橙的《大国重工》《工业霸主》《材料帝国》等作品,既以敏锐现实关切把握时代脉动...[详细]

  • 苍天白鹤:网络文学创作让我过上了想过的生活

    “苍天白鹤”原名陆晓宁,鄞州人,是起点中文网的白金作家,曾写有《武神》、《异界之光脑威龙》、《星际之亡灵帝国》、《苍天霸血》、《梦幻王》、《战天》、《造神》...[详细]

  • “小人物”通过网络文学创作实现“大梦想”

    最爱读《红楼梦》,想用笔留住忘不掉的人和事,写了一部30万字的爱情网络小说……哦,我们谈论的不是都市纯情女文青,而是一位年过六旬、曾在北京做街道保洁员的大叔。如...[详细]

  • 网络文学创作需谋求“钱景”更应讲求“尊严”

    近日召开的掌阅文学第二届作家年会上,据相关负责人透露,掌阅文学2017年全年发放稿酬超过3亿元,年电子稿酬收入过百万的作家超过40位。另据媒体报道, 2016年度...[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