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网络小说

步非烟:网络创作的机遇与问题

发布时间:2010-05-30 来源于:中国作家网 作者: 佚名 点击数:

  其一,网络作者的创作态度有失轻率

  写太快,写太多是网络创作的软肋。我是一个类型化作家,一般而言,类型化作家普遍都是高产的。我目前出版的作品超过200万字,但是在10年的创作历程中完成的,平均下来,一年大概是20几万字,在传统文学看来应该是高产,但是和网络作家相比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网络小说真是长篇巨制,动辄篇幅百万。为了追求点击率、也为了网络读者要求的快速更新,有的作家甚至一天写完几万字。可以比武断的说,除了极少数真正天才纵横的人,以这样的速度能创作出优质作品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刚才说起过,大部分网络作家的创作都是出于本真,所以其实往往其才华、想象力、毅力各方面都还不足以支撑一部成熟的长篇。而这种写作方式,原本不成熟的创作进一步流于轻率。我相信,一个人的才华、储备是有限的,这样井喷似的创作其实是在挥霍才情,高强度创作,让作品被拉长,很多网络文学对话冗长,甚至有神作一场打斗写了七万字。可以设想,这种创作模式,甚至无法给作者留感知生活、补充积累的空间。很快,当少年意气和那种本真的爱消退后,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

  2、网络写作模式可持续性发展欠缺

  刚才说过,大部分网络作家的艺术生命并不长久,少年时期的井喷状态一旦不再,之后就将消失于江湖。从00年至今,网络文学的代表人物一波换了一波,能在大浪淘沙中留下来的,是非常非常稀少的。而这些留下的精英,也迅速脱离网络平台。如比较早期的安妮宝贝,痞子蔡,后期的萧鼎、当年明月等。而他们留下来的形式,却是脱离网络,走向传统出版。这形成一个奇特的现象,网络文学作家中最精英的代表,迅速被传统出版方式吸引。网络成为一个书商选稿的中间平台。

  3、网络作家的落地问题

  作家最初创作是出于出于对文学的理想。但是实际上,到了后期,如果没有良好的落地和回报,很多作者将无法坚持创作,第一批网络作家的现状就很充分的说明这个问题。成功的或转型成书商、编剧,不成功的则干脆放弃文学回到公司上班,做小职员。所以,在一个现代社会,对作家的回报是一个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的问题。我上小学时,家长无不谈文学青年而色变,我父亲看到我偷偷写小说的时候就给我描绘了未来的恐怖情景:一个老女人戴着厚底眼镜,说着别人听不懂的唐诗宋词,穷困潦倒,无依无靠。他们有这个想法一点也不奇怪,那就是计划经济时期,大部分作家的写照。好在,80后文学在市场上树立了标杆,现在我和读者家长交流的时候,已经有一部分家长认可自己将来的子女从事“作家”这个职业。只有当有很好的回报,才能吸引人才向这个方向倾斜。

  数字化出版是未来出版的趋势。在日本欧美,也有很成功的数字化出版的先例。但在国内,还是刚刚起步,漏洞百出。最明显的就是作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证。当然,很多网站都声称他们有年入百万的长期驻站作家。但实际上,盗链、盗转,以及分成平台不够开放,造成了大部分网络作者还很难落地。实体书可以销售数十万册的青春文学代表韩寒说过,他的电子版权放到网上,至今只拿到了1000块。我上次参加一个数字出版的会议,一个作者就说,他有作品点击率上千万,几个月却只分到了几十块钱的提成。我不怀疑有收入很高的纯网络作家存在,但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我个人的网络点击提成和实体出版的版税提成相比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

  另一方面,社会认可的问题。让自己的作品得到大众认可,从而获得知名度,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追求,所谓“立言”。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真正有社会影响力的作者,有公众知名度的,还是这些从网络走向了传统出版的作家,比如我提到过的安妮宝贝,当年明月,天下霸唱等。

  经济与名声两方面的无法落地,让网络作家处于尴尬的状态,于是急于摆脱网络这个平台,走向实体出版、以及电视电影等衍生版权。

  总而言之,网络文学是新兴事物,有无限的前景,但其中也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事,而需要作者、读者、市场、出版商、主流文学圈等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更多需要的还是时间。

  以待将来。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洋粉丝”。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显示,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详细]

  • 中国网文出海20年得与失

    从20年前的名不见经传,到20年后成为拥有上亿海外市场规模的“世界级”文化现象,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屡屡受到瞩目,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亮点。这条路起自何处?将...[详细]

  • 网络文学是数字文化时代的一个逗号

    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和民族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文学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之声。心怀“国之大者”,是文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有的历史...[详细]

  • 助力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她虽然是从网络上与我们相识,但我们也认出了她腿上的那块伤疤。那是她历尽艰辛、攻城掠地时留下的,也是她作为文学之子、中国文学之子的证明。在中国文...[详细]

  • 守护精神创造力

    难忘的2021年刚刚过去,我们聚在这里,盘点过去一年的文化收获,见证不同类型文化书写的百花齐放,为精神创造力的蓬勃生长鼓劲加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详细]

  • 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理论的演进与反思

    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中国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成功地探索出一套理论话语体系,纵观话语背后的生成机制,这与批评家的理论视野和知识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新...[详细]

  • 2021网络好小说

    2021年,诸多网络小说新作奏起序曲,也有不少热议奇文走向终章。对那些令人念念不忘的好作品来说,尾声并不是落幕,还意味着新的契机——只有画上圆满句点,才能赢得中国小...[详细]

  • 网络乡土小说新格局

    在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外,文学媒介作为文学创作的第五种要素,对文学尤其是传统文学的创作形式产生一定的冲击。网络媒介的发展赋予文学表达新的形式,传统文学在...[详细]

  • 中国网络文学,有资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

    今天的网络文学尽管自身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从媒介文化变革和文学范式革命的角度看,它现实地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支新生力量,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和希...[详细]

  • 突破网络文学评论的三道屏障

    我国网络文学浩瀚的作品存量和巨大的年度增量,与相对薄弱的网络文学评论所形成的“倾斜的网文场”,已经把加强网络文学评论问题推向了学术前沿。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