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网络写手堪比专业作家
6月26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发布《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称,新兴文学的创作、生产与传播,或借用市场运作的力量,或借助信息科技的手段,在多个方面都表现出文学与商业的结合,专业与产业的互动,从而使其发展具有漫泛性,形态具有多因性。
该蓝皮书以近年长足崛起的网络文学为例分析说,从网络小说在20世纪末首次现身起,至今不过十多年时间,但却发展极为迅速。除去作品总数增长快、存量大,作品构成多样化、类型多之外,网络文学还以参与人数广泛、受众人群众多,俨然成为当今文坛最为庞大的文学存在。
这一文学板块的迅速成长,既在于网络写作的门槛较低,自发性强,便于爱好者主动进入与自由介入,更在于其中一些写作者相对成熟之后,可借助于收费阅读、作品改编等手段,得到安适的生存与稳定的发展,并在名声和利益两个方面获得必要的满足。目前,在网络平台上坚持写作并靠稿费得以存身的写作者有3万多人。
这样的一个从业数量,与体制内专业作家和半专业作家的数量总和不相上下。无论从作者的构成上看,还是从写作的趋向上看,网络小说都以非专业性的写作演练,以及向类型化的不断倾斜的基本走势,成为大众化文学的主要构成,并以良莠兼具的复杂性、无所不有的包容性,孕育了进一步发展演变的多种可能性。
(编辑:moyuzhai)古代言情网络小说的“反言情”主题
古代言情网络小说虽有“言情”之名,却始终存在着“反言情”的主题与 书写络脉。从历史同人到清穿、宫斗、宅斗,这一类型演变过程也是“反言情”趋势越 来越突显的过...[详细]
2024青年学人看网文:若是月亮还没来
2024年对于网络文学来说又是风云诡谲的一年,于激荡中站稳脚跟,于危机中促发新生。短剧冲击,AI裹挟,文旅伸出橄榄枝,网络文学一面不忘来时路,与读者们的心灵同行,一面勇敢...[详细]
网络侦探推理小说创作迎来新风口
侦探推理小说、言情小说与武侠小说可以说是纸质图书时代最重要的几种通俗文学类型。而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之后,言情小说除了原本的都市、校园等传统题材之外,还衍生出...[详细]
网络文学出圈更出彩
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网络文学扬帆远航,风光正好,继2022年大英图书馆首次收录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后,2024年11月,包括《诡秘之主》《全职高手》《庆...[详细]
网络作家 PK DeepSeek,谁赢了?
DeepSeek可以说是送到面前的选题。要做,也必须做,而且相当适合网络文艺的版面。如果说AI对文学创作造成了冲击,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网络文学。与其他的文学类别相比,网...[详细]
齐橙的《何日请长缨》:大气磅礴的历史感
《何日请长缨》则起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全球化来临的1995年,关注的是中国当代工业的新发展,指向了重新崛起的强国梦。齐橙对此有精确的创作阐述:“我创作...[详细]
《灵境行者》破解副本与都市异能流美学
《灵境行者》以都市“小人物”为抒写对象,以破解灵境副本为背景,以人间真情为线索,折射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职业特性影响人物精神与行为的可能性,诠释了灵境性对人性的...[详细]
网络文学的两个传统,由《大奉打更人》说开去
网文读者可以用网络文学自身传统去解释和补充他们面对的虚构世界,即便过于奇异,仍旧可以说服自己接受设定,并且为之后遇到的更加奇异的世界设定做铺垫。但是社群之外...[详细]
跳出“虚焦”书写,真实城市在网络小说中凸显
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紧密相连。中国网络文学成长于中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随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网络文学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数字河流,悄然成为连...[详细]
专家分析中国网络文学新年新走向
在走向多元化、类型化的同时,中国网络文学在政府引导和商业投资等多重力量的推动下,身不由己地经历了持续高速发展,从草创到辉煌,从草根到主流,如同四面八方的河流汇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