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外国小说

解读多丽丝短篇小说《枯竭之泉》

发布时间:2010-08-20 来源于:网络 作者: 佚名 点击数: 244次

  故事梗概:

  这是一个名叫罗森的博士在巴黎机场讲的故事:男主人公伊佛莱姆送给女主人公米赫雷妮一颗珍珠,而这颗珍珠毁了她一生。因为大雾影响了航班起飞,所以大家聚在一起喝咖啡逗乐,罗森博士就讲了这个故事。罗森博士来自南非“黄金之城”约翰内期堡,六十岁的样子。他讲的是一件他亲身经历的故事,“对了,他是当事人。”他讲的故事,发生在1939年前的故事,50年前的故事(那么小说应该创作于1989年左右)。

  罗森讲的故事开始的时候,伊佛莱姆出生于约翰内斯堡一个珠宝商人的家庭,不过他不是太聪明,当然也不傻,所以他只好当学徒学习钻石切割。他性格有缺陷,所以到40多岁了还没结婚。

  伊佛莱姆被派到埃及的亚力山大城去完成一个特殊任务。米赫雷妮的父亲是亚历山大的一位富商,他在女儿出嫁前买了一颗天然钻石准备送给女儿,伊佛莱姆作为一位崭露头角的钻石切割大师飞往埃及。伊佛莱姆把它分成了三份,一个戒指,两只耳环。

  富商请伊佛莱姆吃饭。在晚宴上,他见到了迷人的米赫雷妮。接下来,他们俩双双坠入情网。

  他们俩之坠入情网,竟是因为米赫雷妮戴着假珍珠项链。在亚历山大,戴假项链是一种时髦,女人把真实的珍珠都放在盒子里不戴的。而这在珠宝专家伊佛莱姆眼里,却是不可容忍的,便质问了她。她决定再不理他。他打电话向家里要钱,然后从市场上寻找到了一颗精美绝伦的珍珠要送给米赫雷妮,并且不要一分钱的回报。这一次,她的父亲再次邀请他共进晚餐,米赫雷妮和她的未婚夫保罗也在坐,他们相谈甚欢。事实上此时他已经赢得了她的芳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那个“老男人”外,还没有人要求她会做什么,还没有人质问过她什么,也便没有人深深地俘获过她的芳心。她接受了这颗珍珠。

  第二天,他返回了约翰内斯堡。

  她突然态度异常坚决地拒绝嫁给保罗。这是她的家族不能容忍的。于是她父亲安排她到伊士坦布尔(土耳其)去堂兄那儿散散心。她在伊士坦布尔没有经过家人同意就嫁给了一个意大利工程师,他叫卡洛斯。后来战争爆发了,他被强征入伍,从一个反对墨索里尼的革命党人变成了墨索里尼的战士。她再次听到丈夫的消息时,他已经牺牲了。她的第一个孩子死了,由于食物缺乏和疾病。卡斯洛离家时她怀的第二个孩子将在三个月后出生。

  她住在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镇上,家徒四壁。她发誓不接受父亲的接济。她在一个姑妈家里住了一个房间,这显然是寄人篱下的生活。

  德国人正在从意大利撤退,而同盟国部队在追击。一个半岛的大好河山被战争弄得支离破碎,老百姓既冻又饿。

  再说伊佛莱姆,自从他回到意大利的约翰内斯堡后,日夜思念着米赫雷妮,“要他不去想她,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为了这份思念,他想尽一切办法收集宝石,切割成手镯、项链、发卡、戒指等各种各样的珠宝。战争爆发后,他也入伍了(盟军),由于上了年纪,不过不是战斗员,而是为部队提供粮草和物资的一名中士。他已经当了四年兵,多半在北非,现在随盟军来到意大利。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保持着个人爱好,即收集珍贵的珠宝。他随身带着一个罐头盒,他在盒子里藏着他所有的珠宝。

  二战快结束的时候,秩序混乱,世面上抢劫强奸杀人放火什么事情都不稀奇,呈现一种无政府状态。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小镇上,伊佛莱姆凭直觉感觉到一个下士盯上了他的珠宝盒,他来到街头一处广场喷泉,跪在地上,把珠宝盒藏在泥里。果然,后来那位下士对他下手,搜了他的全身。无政府状态结束后,他的部队开到两百英里外,半年后又开到离那个小镇十英里处的一个小镇上。晚上,他请了假,想去十英里外那个广场喷泉下面的泥里取回他的珠宝盒。

  到了那里,他才发现,广场上全是饥肠辘辘的人。因为没有食物,人们在咖啡店都喝得醉醺醺的——这是一个葡萄酒的国度。

  他也坐下来喝咖啡。他是唯一一个穿军服的人,这意味着他最富有,意味着他有食物、衣服、香烟等。一会儿,各种各样的人都来到他的面前,乞讨,或者用手中的东西来换他的食物等。“女人处在一个贬值的时代:为了一根烟,准备出卖自己的肉体。”伊佛莱姆非常难过,因为他身上并没有食物和他们需要的东西。“十几个女人的身体摆成这样或那样的姿势来求得他的审视。他感到恶心,准备一走了之,并且忘记了他那满满一罐头盒宝石。”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英国]福斯特《印度之行》

     1924年出版的《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是公认的20世纪经典之作,也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阿齐兹与穆尔夫人、阿齐兹与菲尔丁、阿齐兹与阿德...[详细]

  • [英国]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福斯特的长篇小说中较为轻松的一部,它的创作时间是1901年,但到1908年才出版。福斯特早年游历意大利和希腊,醉心于那里的异族文化,在他的早期小...[详细]

  • [英国]毛姆《人生的枷锁》

    毛姆的代表作――《人生的枷锁》,已跻身于世界经典之作的行列。许多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对这部小说推崇备至,认为它是一部融作家真挚感情、体现作家真实思想的感人之作...[详细]

  • [英国]伦纳德・伍尔夫《密林中的村庄》

    1913年,伍尔夫发表处女作《密林中的村庄》,引起轰动。媒体盛赞《密林中的村庄》是一部生动再现锡兰山区乡村兴衰史的现实主义佳作。伍尔夫秉承西方伟大的现实主义文...[详细]

  • [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

    。创作《达洛卫夫人》时,伍尔夫摈弃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采用意识流的叙事手法,进入人物隐秘的心灵世界,让读者领略到人物一系列的感觉、想法、回忆、联想和思考。在...[详细]

  • [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27年发表的《到灯塔去》是现代主义小说崛起中具有代表意义的经典篇章。批评家布莱克斯东说:“在阅读《到灯塔去》之后,再去阅读任何一...[详细]

  • [英国]劳伦斯《儿子与情人》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第一部重要作品,也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情节简单,结构比较特殊。小说的前半部分是以莫瑞尔的婚姻为主线,后半部分以保罗的...[详细]

  • [英国]劳伦斯《虹》

     《虹》是劳伦斯艺术创新的标志,不少评论者认为,“没有一本英国小说能在如此复杂的环境里将社会主题与个人主题这样完美地结合起来”。从现实主义角度分析,《虹》是...[详细]

  • [英国]劳伦斯《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最富争议、最有影响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自1928年问世以来,因作品对于性爱的直露描写而被视为色情作品,世界上许多国家将...[详细]

  • [德国]格拉斯《铁皮鼓》

    《铁皮鼓》是格拉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59年。这位当时年仅32岁的德国作家因此闻名遐迩,成为在纳粹时代长大、在战后幸存的一代德国人的代言人,也是战后德国“...[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