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度人的“青椒求生手册”
《一个人的四十年:共和国学人回忆录》分为上下册,以三辑集结了66位学人的回忆录。从历史学家的角度看,这套书既是立此存照的学术档案,亦是鉴往知来的思想智库。而从“青椒”(网络词指高校青年教师)的视角去看,本书是学界前辈们共同复盘的时代信史。66位前辈们,从前也是“青椒”,是学术世界的“明日之星”。他们为何选择学术道路?有何学术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他们如何看待和实践自己的学术发展之路?
生于1938年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樊锦诗先生,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学术生涯时用了这样四个字来概括——“莫高精神”。自2015年3月起,她便已从敦煌研究院院长一职卸任,即便如今已年逾八旬,可她并没有返回上海颐养天年,而是留在了敦煌:讲座、研究、学术会议……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从未有停歇的意思。
樊锦诗获得过各种荣誉,但人们最熟悉的,可能是“敦煌女儿”这一称号。从1963年第一次“触碰”莫高窟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樊锦诗都围着莫高窟转。
生长在上海,工作在敦煌,樊锦诗初到敦煌时,被云蒸霞蔚的佛国世界震撼,而与精美艺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敦煌恶劣的生活环境。
2018年11月底,编辑部获悉樊锦诗先生将到上海大学作报告,经多方努力,终于争取到了采访樊锦诗先生的机会。采访前后持续了六个小时,后来录音被整理成文,于是,就有了篇幅占据二十页却让读者感觉意犹未尽的这篇《莫高精神》。
叶祝弟在后记中回顾了这段令人震撼的采访经历:“先生久居大漠,与文化相伴,与天地相随,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诗意早已化为生命的底色,江南的温婉圆润早已融入西北的粗粝苍茫。先生深知个体之渺小、文明之博大、守护文明之艰巨。”
比起朋友圈里常见的那种蜻蜓点水式书写樊锦诗学人生涯的爆款推文,本书收录由樊先生第一人称口述的回忆录,呈现出的是一个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学人形象。
实际上,为本书撰稿的前辈们,毕竟早已度过“青椒”时代、过了浑身是劲的年纪,甚至不乏病卧在床者,例如全国第一批受聘的博导、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高放先生。
叶祝弟回忆在高放先生家里看到的难忘一幕:“这样一位享誉学界的老教授,住的房子竟然没有铺地板,还是坑坑洼洼的水泥地,而墙上到处是水迹,有些地方起壳,石灰快要掉下来……也许只有视学术如命、视真理如命的人,才会如此看淡生活的环境吧。”
对于当下面临各种繁琐考核的“青椒”而言,如何在国际学术共同体中找寻自身的位置,发出独特的声音,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对此,王宁先生给出了自己的“样本”。
在《四十周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一文里,王宁先生回顾过去四十年里,在引进国外理论思潮和人文学术著述方面以及近二十年里推进中国人文学术国际化方面所做的工作。他学术生涯的关键词,可用“适时转向”“与时俱进”来概括。先是从一名外语教师转型为英美文学研究者,继而成为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的译介者与研究者,后又转型为中国学术国际化的推动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宁先生坦诚分享了他的下一步计划:一方面,努力跟踪国际学术理论前沿,将那些有助于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发展的理论思潮及时引进中国,并用中文著述、讨论这些思潮,以便为国内学者的研究起到某种引领和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则继续用英文著述,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和出版社出版,从而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此外,他还将应邀在国际学术期刊编辑更多的主题专辑,以便促使更多的中国人文学者得以在国际学界崭露头角。
66名共和国学人讲述如何从“青椒”演变为“前辈”的回忆录,惊人地保持着某种相似的风格与气场:语言凝炼,文字质朴,洗尽铅华。对于当下几十万“青椒”而言,可谓一本绝佳的“青椒求生手册”。
(《一个人的四十年:共和国学人回忆录》叶祝弟/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