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的文学史观与历史意识
此论认为鸦片战争让中华民族在整体意义上确立了一个强大的外在“世界性”参照,并开始陷入到民族国家的主权、生产力、文化的“现代性焦虑”之中。而这种整体的“现代性焦虑”在随后或加重或减缓,在激烈的历史震荡中慢慢地趋向缓和,但并未彻底解决。反映到文学史上,则体现为三种焦虑若隐若现、交织叠加,形成不同时代的文学主潮。
这确实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学史观。它多层次、多线条、同时又轻重有别地呈现了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的复杂性;它从民族国家“现代性焦虑”的角度重新建立了一种可能存在的“整体性”——这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失去整体性的各类说法给出了新的观察角度。
把握了作者以上的文学史观和分期依据,就不难理解全书各章在处理20世纪90年代文学现象、文学创作、作家作品个案研究以及文学史与90年代文学关系的相关论述。比如关于“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和“底层文学”的创作现象,虽然处于不同小节,但作者却认为这些创作可能正是中国“现代性焦虑”发生转向与内化的文学表征。再比如对文坛“下海”现象及“人文精神的危机”的大讨论,都可以视为是生产力和文化焦虑在社会巨大转型中被挤压出来的表征。
本书也是对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一种回顾性研究,除了文学史观和分期方面的亮点外,在上世纪90年代报纸期刊中挖掘第一手资料也有可圈点之处,比如对《中流》杂志的发现与讨论。作者对上世纪90年代文学现象的筛选和评论既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也有一定的史识。
除了作者在后记中已经意识到的问题,如缺少90年代一些重要作家作品的分析;对有的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的讨论展开程度相对不足外,全书的理论主张和章节内容的呼应性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在一部90年代的文学断代史中,细密地融入“现代性焦虑”、世界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理念,可能是作者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本书还体现了作者将海外传播视角引入90年代文学研究的有益尝试。今天的中国当代文学确实需要放在世界中去理解,这显然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