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看,那些个青春燃烧的年代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中国作家网 | 潘凯雄 2020 点击数:
初识阎志,差不多是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时光。那时我印象中的他就是一位爱写诗的企业家,尽管他在我当时供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还主编过系列丛书“中国诗歌”。后来也陆陆续续地听到或看到阎志的一些传闻,诸如他旗下的卓尔足球俱乐部在中超赛事中引发的风波之类。而今年年初“新冠”疫情于武汉肆虐之际,又是这个阎志,果断地将自己企业所属的武汉客厅率先改造成方舱医院以救治“新冠”患者,并在整个武汉抗疫战中捐赠了大量钱物;一个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和文化人形象开始进入我的脑海。如果说上述种种都没有让我感到特别惊奇的话,那么未曾料到的是,就在“新冠”疫情开始暴发之时,阎志竟然在《青年文学》上开始连载起自己的长篇小说新作《武汉之恋》;截至今年第七期,已先后刊出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前三部《梅花落 樱花开》《江水浅 湖水深》和《春风起 秋风逝》。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的这部长篇小说还会写多少部,只是从《青年文学》的预报上获悉,其第四部《北方晴 南方雪》还会继续连载下去……

尽管著名小说家邱华栋在为这部作品写下的推荐语中说道:这“绝非沾染着时光暮色的青春物语,也并不是一部讲述创业沉浮的启示录。它是一种历经冷暖后看待生活的方式,是一段致敬时代和理想的心灵史”。但坦白地说:作为与《武汉之恋》中那些个“角儿”的同行者,对这部长篇之作,我始终进入不了一种职业的文学阅读状态;虽然也会深怀对那个“时代与理想”的敬意,但更强烈的则是始终无法摆脱那“时光”的萦绕,而且也并不觉得那已是“暮色”。当然,这,或许有丁点“堂·吉诃德”了。

现已面世的《武汉之恋》前三部基本是一个橘瓣式的结构,整部作品犹如一只橘子,每一部就是这只橘子上的一片橘瓣,与整部作品既联为一体,又相互独立。第一部以珞珈山边的武大及周边大学校园为背景,主角儿则是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后那几年入学的莘莘学子;第二部虽间或还会出现一点大学的场景,但主体已转入那批学子走出校园后的就业之路;到了第三部,自主创业已然成为故事的主干。作品的每一部都会以这些学子中的一两个人物为主干,穿插出现其他人物。可以设想,此后的几部大抵也依然会遵循这一架构,所不同的只是创业与发展的故事有异、人物命运开始出现分化。

虽然是这样一种橘瓣式结构,但我却顽固地认为第一部《梅花落 樱花开》堪称整部作品的纲与魂,尽管这一部在整体作品中不过只是占有六分之一的比重。之所以这样坚持是基于如下几点理由:首先,第一部明确框定了整部作品依次出场的主角儿。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其为主角儿,是由于都曾经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同学,也正因如此整部作品才得以将他们自然地黏合在一起。其次,这些同学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大时代大背景,那就是从四面八方曾经的万马齐喑中聚集到改革开放大旗徐徐拉开的大学校园,共同见证了思想的坚冰是如何在实事求是这条颠扑不破真理的炙烤下被艰难地融化;最后,这是一群已然被压抑、被桎梏了许久许久的青年人,满心的噪动、满身的活力终于赶上了那个大时代才得以被点燃、被激活。那是一个青春燃烧的年代,在这一代人的成长与记忆中,那一段时光仿佛只有鲜靓、活力与永恒。这也是我不认同在今日回望时已然要为它抹上“暮色”的缘由。

《梅花落 樱花开》作为《武汉之恋》的开篇之作,起于青春美丽的邂逅,终于毕业季的各奔东西。虽有长达四年的时间,但由于要交代作品的背景和安排足够的出场人物,因而,出现在这一部中的突出的事件与情节并不是很多;但作者巧妙地安排的两出“大戏”则无疑别有一番意味。一出是经济系学生发起的“跨学科沙龙”活动,特别是由这个沙龙发起的“发展经济学与经济改革高层讨论会”,而在这次讨论会筹办过程中的细节则格外令人玩味;校方虽打内心支持这次讨论会,却又不便出面主办,因而只好由学生们来发起并主办,结果造成确有某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因不是校方主办而谢绝参加的尴尬。一出是哲学系学生田路仿佛是因为爱情“愤”而从武汉长江大桥入水,仅凭一只游泳圈,独自漂流一千多公里顺利抵达崇明岛,完成了中国人从武汉到入海口的长江首漂。在我看来,这两场戏的安排其实是颇有些隐喻味道的。前者暗示着那虽然还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时代,但会议的成功举办无疑暗藏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伏笔;后者则无疑象征着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精神,在那个年代显然已呈一种不可阻挡之势。生活在这样一个火热的年代、有这样一种不屈精神强力支撑的青年们,往后会干出一番什么样惊天动地的大业都是不奇怪的。这实际上就为作品后续的展开预设好了强大的时代背景与精神动力,也是我认为第一部堪称整部作品纲与魂的缘由之所在。

果不其然。在随后的《江水浅 湖水深》和《春风起 秋风逝》中,田路、雷华、陈东明、吴爱军、林静……这群珞珈学子从求学到就业到创业到走上世界舞台的奋斗故事,个个精彩,不乏励志功效;但其中的青涩与奇葩、艰辛与曲折在今天看来也实为罕见。但这一切恰恰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那个时代特定精神的支撑,青涩与成熟、曲折与坦途之间才有了发生转换的可能。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称《武汉之恋》就“是一段致敬时代和理想的心灵史”当是十分恰如其分的。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