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重述革命者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光明日报 | 贺绍俊 2020年 点击数:
拿到何建明的新书《革命者》时,我马上想起了年轻时唱的一首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它不怕风吹雨打,/它不怕天寒地冻。”那铿锵明快的旋律仿佛就从这本书中跳荡出来。我从小接受的是革命教育,我们这一代人在小时候大概都会立下一个志愿,就是长大了要成为一名革命者。那时候,我们把革命者视为一个非常骄傲也非常崇高的称谓。我不知道今天的年轻人还会不会像我们当年那样崇敬革命者?但我能感觉出来,在当今社会,革命者这三个字的色彩已经淡去了很多。在这一背景下读一读何建明的这本书,会让我们重新掂量革命者这三个字的分量,思考革命者的意义。

《革命者》写的是上海自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这里斗争并牺牲了的众多革命者的英雄事迹。何建明近些年一直在上海活动,他写了多部反映上海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报告文学作品。在上海活动期间,他多次去过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和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参观,被一个个烈士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他感叹如果没有当年众多革命者的抛头颅洒热血也不会有今天上海的辉煌。可是我们今天分享着上海辉煌的幸福时,还会记得那些默默卧在烈士陵园里的革命者吗?何建明是怀着强烈的情感冲动而要写这本书的,因此这本反映革命历史的书籍从写作开始时就被赋予了强烈的现实性,何建明从现实的场景出发去重新认识历史上的革命者,他也是站在现实的高度重新阐述革命者的意义。

这本书里写到了200多位牺牲的革命者,从第一位在上海牺牲的年轻共产党员黄仁,到上海在新中国成立前夜,为了保护银行的黄金不被国民党盗运去台湾而献出生命的黄竞武,这些英烈有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比如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邓中夏、瞿秋白,比如龙华二十四烈士中的殷夫、柔石、冯铿等,尽管如此,我们再一次读到他们的英雄事迹时仍然受到思想的震动,这一方面是因为烈士的事迹太感人;另一方面是因为何建明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自己的写作之中,饱满的抒情性文字充满了感染力;同时何建明是把每一个革命者的故事放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来讲述的,通过革命者前赴后继的奋斗和牺牲勾画出中国革命史的轨迹,我们在读这本书时,仿佛在重温一遍中国革命史。

革命者的意义首先意味着理想和信念。为了突出这一点,何建明在第一章写到1924年上海牺牲的第一位革命者黄仁之后,专门以较大的篇幅回溯了革命先驱们创立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上海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的前一年,陈独秀、李汉骏、陈望道等人就在上海商量成立共产党的事宜,他们共同认识到成立政党必须先有思想上的准备,建党必须先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透、研究好。于是相继就有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立和《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何建明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第一部中文版《共产党宣言》都诞生于上海,这其实就是在提醒读者们,那些在上海的革命者们都是在先进理论的指引下走上革命道路的,他们都是胸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去进行斗争的。

革命者的意义也与青春和爱情有关系。何建明用了三个章节的篇幅书写革命者的青春、爱情和家庭。在龙华和雨花台的烈士名单中,可以发现大量的烈士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正是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却被凶恶的敌人夺去了生命。革命是危险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要投入到革命事业之中呢?因为他们从革命事业中看到了理想在召唤。比如中国共青团的创立者之一俞秀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在中学就创办了革命刊物,才20岁就参加了建党的初始工作,主持成立了共青团组织,年轻时就已是一名成熟和干练的革命家了。他认为自己青春岁月最出彩的地方就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曹顺标的一句话让我读了特别伤感。他被敌人杀害时才18岁,在行刑前的一晚,他对囚友说,他不畏牺牲,只有两件事感到遗憾,一件是再也不能革命了,一件是他还没有恋爱过。也许何建明也是被这句话深深打动,他才会在书中浓墨重彩地书写革命者的爱情和亲情,如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蔡博真、伍仲文,如王一飞在戎马倥偬中写给妻子陆缀雯的家书,他们的爱情和亲情都是与革命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得不在爱情和亲情上作出很大的牺牲,但他们的内心却是那样的情真意切,这一切显得多么的珍贵。

何建明以上海为中心书写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革命者形象,可以说他是在以这种方式向上海这个伟大的城市表示崇高的敬意。上海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就有“百年看上海”的说法,但我们也能从《革命者》这本书中看到,上海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上海是一个培育革命者的城市,是一个让革命者施展才华的城市,也是在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全力托举下成为一个更具英雄色彩的城市。上海是共产党的诞生地,后来中国革命从本土经验出发,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革命的重心转向了农村,但我们在回望革命历史时,千万不要以为,中国革命是放弃了城市才成功的。《革命者》集中介绍了在上海前赴后继的革命者们,通过他们的事迹充分证明了上海在中国革命史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我们对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成功经验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其实,无论是中国革命,还是今天的中国现代化,城市和农村始终是相伴相随的同道者。这也是《革命者》这本书给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今天我们也许不大使用革命者的称呼了,而是用建设者、劳动者、科技工作者等称呼。用什么称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丢弃革命者的精神。这也是何建明写这本书的最真挚、最现实的动机。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