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海洋文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报 | 张衡 202 点击数:
广东沿海的诗意热土孕育了别具风格的岭南文化,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飞速发展带来开放的眼光和丰富多元的文化经验。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开启湾区城市群内外联动、协同发展的新篇章。立足新的时代环境,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概念生成及其当代创作特征、未来发展趋向等成为亟待探索的重要议题。

兼收并蓄

滋养开放情怀

从以往为人熟知的“珠三角”到今日蒸蒸日上的“大湾区”,实则蕴含了崭新的时代观念和开阔的世界性眼光。“珠三角”是以陆地为主体的地理空间范围,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沿海城市在自身腾飞的同时,带动周边城市及内陆地区发展的典范。而“大湾区”是从海洋出发的概念,将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优势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潜力巧妙结合。这一战略规划勾连了广东沿海与国内其他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的互通互联。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一环,大湾区的发展有着面向海外的广阔空间。可见,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地理概念及发展战略的提出,是面向海洋寻求更多发展机遇,有连带性、协同性与交互性的划时代意义。

粤港澳地区的发展与海洋始终紧密相连。第一,沿海地区的开放性和包容力促进了岭南文化的汇聚与形成。岭南地区的发展是在不断流动中逐步进行的,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使得来自中原地区的居民最终抵达岭南,中原文化传统在这里落地生根;同时,广府、潮汕、客家文化和而不同、各领风骚,以鼎足之势共同构筑了岭南文化的温润气韵。第二,海上贸易的发展推动粤港澳地区不断前进。海上贸易的发展使得唐宋时期的广州、明清之际的广州与澳门、19世纪开埠之后的香港,成功跻身为世界海上贸易的重要一环,成为古老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一扇“窗户”,促进了中外贸易、文化的互融互通。第三,海洋文化孕育出的开阔视野和改革精神为粤港澳地区文化发展带来新变化。晚清以降,广东地区的爱国进步人士游走于粤、港、澳与世界各地之间,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吸取西方长处,开风气之先。在海洋文化精神浸润之下,粤港澳地区逐渐形成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独特精神风貌,为岭南文化注入活力。

粤港澳文化开放交流、兼收并蓄的特征促进了当地文学的繁荣发展。20世纪40年代, “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人物叶灵凤等人以各具特色的写作充实了当时的粤港澳文坛,尤其对香港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海派文化带来的传奇体验与通俗情趣使得八九十年代后的粤港澳文学依然不乏此种风味,李碧华的古今之恋、亦舒的香港女子、张欣的广州情爱纠葛都是依托本土文化载体、承受海派余韵点染的佳作。

粤港澳文学吸收海派文化“乘海而来”的浪漫摩登、精致细腻,同时也不忘继承创新岭南传统文化,故事新编、别样出新。20世纪下半叶的开放热潮加强了粤港澳文学内部的联系,同时粤港澳文学也注重与海外华文文学的进一步沟通对话。粤港澳自古就是出洋、海外移民的重要源地和中转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情感上的紧密联系是促进粤港澳文学内部对话交流的基础。而开放的环境则使粤港澳作家有了更多对外交流的机会,海外华文文学为粤港澳文学提供了新鲜的素材,文学视野的向外扩展也带动了本土作品在海外的发表及传播。值得一提的是,本时期也是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构的起步期,海内外批评家及学者的积极关注及对华文文学创作的评判、学科理论建构等作出的不懈努力,也推动了粤港澳文学的逐步繁盛。

当代大湾区文学呈现出“流动”的姿态,文学作品的传播呈现出由内地向粤港澳、粤港澳之间、由粤港澳向海外等多源多流现象。粤港澳文化的开放性不断丰富了粤港澳文学书写,构筑起“流动的岭南”这一湾区文学特色。粤港澳文学在保持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文学、文化的精神质素,贴近世俗生活而不乏情感温度,艺术手法多变且底蕴深厚,既立足本土又放眼国际,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而这与海洋文化的滋养密不可分。

与时俱进

彰显创新精神

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是当代文学、文化意义上的新概念,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人文范畴,既脱胎于岭南文化的传统积淀,又吸收了海外文化的多元因子及海内外移民文化经验,逐步形成多元文化特色和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它更多指涉的是文学创作所反映出的当代性内涵,及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前瞻性图景。

滨海意象、场景均是沿海生活经验的实际写照,嵌于作品之中可折射海港社会的今昔变迁,作者也可借此表达对“岛与大陆”“海与城”“城与城”“城与人”之间依存关系的思考。如澳门作家陈志峰以小说《陶片》进行“海洋考古”,妈祖、朱仙等民间海洋文化元素在其小说《朱仙宝诞》中时有出现,他赋予这些元素新的时代内涵及意义。广东作家南翔、洪永争书写现实,关怀“沉默”的疍家群体,展现这些以船为家、世代以捕鱼为生的人在当代的命运悲欢。香港作家也斯、西西、潘国灵、韩丽珠、麦树坚等,关注“填海”变迁与海港城市生态,本土特色鲜明,当下性意义显豁。

面对未来,粤港澳文学体现出自身的创意果敢,作家勇于创设新的文学空间,表达对时代的新思考。这既是海洋惊涛骇浪环境下衍生的情感特征,也是处变不惊、乐观向上的独特奋进态度。进入21世纪,广东网络作家崭露头角,并借助以起点中文网为代表的网络平台为读者所知,网络作家通过“IP孵化计划”施展创意。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网络文学评论》关注网络文学的创作、批评、发展新生态。此外,近年来,粤港澳文学中科幻文学作品与日俱增,不少作家将“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存储”“生物科技”等前沿科技元素融入文学创作中,如王十月的《如果末日无期》、董启章的《爱妻》及陈楸帆、刘洋的科幻小说等。这些作品带领读者展望未来时代的日新月异,思考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等复杂问题。在华南城市群及都市场景中衍生的粤港澳科幻小说,珍视情感、乐观进取,勾连多维文学空间,滋生个性化的文学特质,体现出粤港澳文学的独到之处。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创作群体的多向交互联动,使粤港澳文学立足当下,进一步开掘区域文化的亮点与特性。海洋文化视域下的粤港澳文学敏锐捕捉时代发展变化,努力跨界创新,积极推动了文学与电影、文学与戏剧、文化符号与创意文化产品之间的跨界互融,产生了丰富多元的艺术成果。未来,粤港澳文学在立足“我城”、立足本土的基础上还可借助新型艺术形式及媒介手段,依托深圳、东莞等新兴创意城市的科技力量,发挥互联网、多媒体优势,鼓励跨界艺术和网络文学的发展,展现湾区“前沿科技”与“创意人文”互融的跨界新模式。由此可以更好地推动湾区内部文学实现由“我城记”到“双城记”再到“多城记”的链条式发展,实现作品创作手法的创新和艺术水平的提升。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