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我将过去永远留在那里——评马笑泉《对河》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十月》 | 刘诗宇 2020年 点击数:
也许每个人的世界里都有一个地方,至少我的世界里有。明明距离不远,但年幼的我却不能去。不能去还则罢了,身边的人又总是提起,于是我有无数的想象,甚至把自己的整个童年都安放在那个地方。

对于马笑泉来说,在这篇三万多字的小说里,那个地方叫“对河”。

开篇作者用很长的篇幅去写主人公听说的、想象的对河,但越是描述,我越是摸不到头脑。就在我耐着性子想要知道主人公到底有没有去一探究竟时,一幕往事突然袭上心头,那是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一幕,从来没有踏上过陆地的钢琴师1900,突然对朋友说起新奥尔良三月份街上的景致,纱帐一样的浓雾让每个人脖子以上的部分都不见了,人们撞到对方就相互问候一声。

是呀,1900可以凭想象描述新奥尔良,《对河》为什么不可以呢?我着急地想在马笑泉的小说中看到和现实中一模一样的故事,是我心急了,当我尝试着把自身变成一种感觉钻进文本,这一切就顺畅了。

地图上可以有一个标记为对河的点,但它对于主人公来说只是一团朦胧的梦境,无数的人和事从这里走出来,身上带着那里的雾气。《对河》的第一个关键段落,是写童年的主人公邂逅了来自对河,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诗歌,还得过诗歌奖的诗人。诗人没有名字,也不需要名字,在那个文学的黄金年代有这么一个头衔,就足以指代一个丰满的形象了。

主人公与诗人有了一面之缘后,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去拼凑关于他的只鳞片爪。母亲竟然与诗人的妻子是青年好友,在母亲的言语中,主人公看到了一个长发飘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用感觉和言词去收藏生活中闪光点的诗人,其实这个人也就是“我”了。对河中走出来的这位高大人物,成了主人公未来想成为的人。

据说诗人在家里打了一扇柜子,经常躲在里面发呆,后来主人公也有缘在里面躺了一回。

脱下鞋子,我像猫一样钻进去,反身半蹲,轻轻推上门。眼前迅速暗下来,外面的声音瞬间变得遥远起来。我靠在一侧,伸长了腿,想象着诗人坐在这里酝酿他的诗句。恍惚间我闻到了一种陌生又熟悉的气息,这是从对河飘过来的气息。后来我躺下,头枕在靠垫上,翘起二郎腿,望着柜顶隐约的深黄色,如同望着天空,思绪飘得很远,又仿佛什么也没想。

那一刻,主人公和诗人的灵魂重叠在了一起,找到了一种回归内心,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于是他的童年时代结束了,诗人与美人终成眷属,永远停留在了童话般的过去。

但对河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主人公进入大学,依然热爱文学,成了一个有些怪癖的人,一边帮别人写情书赚钱,一边等待自己心爱的女孩出现。毫不意外地,那个美丽的、朦胧的女孩,就来自他念念不忘的对河。

作者描写了一段不欢而散的恋爱故事。主人公摸到了朝思暮想的梦,却不想梦一触即破;他和女孩之间有千言万语却心口难开,两人的关系就像一对脆弱的锁和钥,一次误会,便不再有下一次机会。当他找上女孩家门,女孩却惊慌、恐惧,好像他是个强盗,而非误会之中的爱人。他突然发现自己喜欢的不是眼前这个人,而是另一个她,是自己的一种感觉或幻想。

也许是从彼时彼地开始,我逐步建立起了个人的小哲学,也是关于感觉的哲学。简而言之,就是一切都是感觉,或者说,一切对于个人来说,都是在感觉中才生效。在每个人的感觉中,同样的时间空间,同样的事物,都是不一样的。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是建立在感觉的部分重合上的。

其实当人们说某某为人生哲学时,恰证明这种信条已经外在于自己了。当他将自己的一切美好意念,强行等同于眼前的女孩时,他就已经违背了自己的哲学,远离了自己的过去。

《对河》是一部关于记忆和遗忘的作品。这二者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前者其实正是后者的剩余。马笑泉的文字缓慢地徘徊着,结尾处,他说对河越来越远了。没错,能用文字记述的部分,是遗忘的剩余,一定会越来越远,但当这些东西沉下去,那些不能用文字记述的部分,也许正在读者心中重新浮现。

那是属于每一个读者的对河,记载着过去的全部秘密。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