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大河初心》:共产党人可贵初心和成长历程
高建国用了整整3年时间,写出了《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作家出版社)这样一部长达58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捧在手里阅读时能让人掂出其磅礴厚重的分量。也许有人会问,焦裕禄作为被宣传了几十年的典型模范人物,他的事迹早就尽人皆知了,还有什么可写的呢?本书的作者会不会只是对焦裕禄的事迹再进行一次更为完备的重述呢?当我认真读过这个大部头的作品之后,深感作者在写作上的用功之深,深感我们对焦裕禄这个现象级的典型模范人物的知之甚少,假如将关于焦裕禄的一切比作星辰大海的话,我们一般人所知道的也许只是夜空中的几颗明亮星星,或者是海面上飘动的点点白帆而已。《大河初心》无疑是一部描绘焦裕禄前世与今生的全书,是一部探索共产党人可贵初心和成长历程的著作,值得广大的读者用一些时间去仔细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
加入到报告文学创作阵容的高建国,虽然从时间上讲并不算很长,却是一位有扛鼎之力、能揽大活的作者,一出手就不同凡响。如其力作《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以如椽之笔大幅度地刷新了我们对新四军以及“江抗”所经历的艰难残酷斗争,对从沪剧《芦荡火种》到京剧《沙家浜》这一经典所具有的自然而又复杂发展演变过程的历史认知,庶几让我们领略到了他的既是史家又是作家的见识与文风。这部《大河初心》显然是又一部让我们备觉精彩、大感意外、值得重视的报告文学佳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免好奇与想象这样一个问题,即高建国为什么要选择焦裕禄这个人物来进行自己的书写?当他走近和走进焦裕禄这个人物和题材时,有着怎样的目标与准备,有着怎样的思考与冲动,又为此做出了一番怎样持之不懈的艰苦努力?要完成这样一部主题重大、内涵丰厚而且篇幅较长的报告文学作品的高水平写作,详尽的采访,精湛的立意,宏大的结构,生动的细节,精妙的文字,应该都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很难支撑起如此体量和气象的作品。
让我们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高建国对这一题材曾经的契入和后来的采访。他曾驻军河南十几年,执行过去兰考搞教育、抗洪抢险等任务,与焦裕禄的子女有过交往,收集了部分富有价值的素材,这足以表明他对写这个题材留意存心已久。离开后他又怀着极大的热情16次重返河南,进行踏破铁鞋式的寻访,将能走到的地方都尽量走到,能找到的当事人都尽量找到,以不厌其烦、不辞劳苦的姿态争取重返历史岁月和现场,抵达人物与事件的那些原点,去感受、观察或遥想那些重要的事实、过程与场景。他绝不放弃任何一点生活的蛛丝马迹,也从不疏忽任何一点历史的针头线脑,以罕有的细心与执著,对相关的历史原貌和细节进行反复的锁定、甄别与核实,来进行对人物与行动的爬梳、鉴别、追问,确定与凿实他所希望了解和掌握的一切。这是一种对焦裕禄事迹所进行的拉网式的采访与打捞,力图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历史和人物,从而使逐渐逼近和再现真实的历史和人物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高建国怀着一名共产党人对焦裕禄发自内心的尊崇,以一位史家认真严肃、缜密细致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抱持对历史负责、对人物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进行了感悟充沛、酣畅淋漓、灼烫人心的文学书写。
在深入采访的过程中,高建国发现和了解了焦裕禄大量不为人所知的经历、故事和细节,而这些都是过去的新闻、文学、戏剧、影视等各类作品所不曾深挖或不曾涉及的,因而也是其存在的明显不足与缺憾。但这却给高建国完成《大河初心》的挥洒与写作,保留了巨大的生活空间和强有力的史料支持。于是我们看到作者将笔触沿着焦裕禄的生命与革命的轨迹大大地向前延伸,描写了焦裕禄饥寒交迫的贫寒家庭出身,误打误撞曾涉伪军部队的事实,于烽火年代的听从召唤投身革命,南下路上担纲演出《血泪仇》,落脚尉氏后同土匪斗智斗勇,情感与婚姻生活所经历的困顿与顺遂等等。同样曲折、复杂和丰富的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经历,突出地反映出焦裕禄服从大局、跨界三城的惊险跳跃,热心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种种出色表现,如从幕天席地的开路先锋,到一个乡巴佬成为最棒的车间主任,从搬掉知识分子身上的“石头”使其迸发出巨大能量,到睡板凳带领人们攻坚克难实现中国首创等等,作者向读者描绘的,是焦裕禄一路向着光明、向着前方昂然行进的闪光足迹和光荣历史,是焦裕禄时刻听党召唤、服从大局、积极肯干、努力奋斗的优良品质和精神风貌。作品将焦裕禄的这一切“前史”深挖出来和连贯起来,揭示出焦裕禄之所以成为焦裕禄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既令人明了其后果也知晓其前因,清晰认识焦裕禄是从中国这块土壤上诞生的,尤其是从现代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的历史中诞生的人物。作品同时告诉我们,焦裕禄不是一个天生的马列主义者,也有着自己的成长道路,有着各种的曲折和挫折,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一般人可能具有的缺点和错误,让观众看到书中的焦裕禄才是完整的、立体的、丰满的焦裕禄。
作品还以高度写实的详尽笔墨,真实描述了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的复杂过程,从其由洛阳矿山机器厂到尉氏县委任职,从因名列县长之前、书记之后被称为“一点五书记”到代理兰考县委第二书记,再到被任命为兰考县委书记一年多的短暂时间,这种曲折而又有些玄妙的“仕途”变化,并不影响他作为领导干部为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所表现出的那种义不容辞、尽心竭力的务实作风。如风雪之夜他在车站送乡亲们出外逃荒而不是制止,反映出他对民众的体恤同情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那一辆菲利普牌自行车载着他下乡,走村串户地在乡间崎岖的路上颠簸;踏遍全县绝大多数生产大队搞调查,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带人深入宽达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风沙漫天的黄河故道,亲手掂掂“三害”的分量,以实地寻找防沙治沙的有效方略;大张旗鼓地表彰伏水锁沙的“四面红旗”,鼓励和促进更多的力量投身到同大自然的斗争中来;喊着爹叫着娘地竭诚为老百姓服务,被老百姓发自内心地称为“儿啊你可是共产党的好官啊”;忍着疼痛的折磨用膝头顶着肝部坚持工作,“直至化作鹃啼带血归”等等,作者笔下所呈现的焦裕禄的事迹举不胜举。虽然被肝癌折磨得死去活来,但焦裕禄出于肩上的责任而不愿意离职去休养,痛楚使这个坚强的人在床上蜷曲成了“句号”,沉疴之中的他仍然想着如何节省医疗费用,想着兰考的各方面的工作与建设。焦裕禄生命的最后时刻,是作品最富含温度、令人揪心的描写,将这位平凡却伟大的人物去世时的真实情形和悲伤气氛,仿佛发生于昨日一般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令人被文字所传达的巨大力量所震撼。使人感到这一刻既是一个真正共产党人自然生命的终点,却又是其生命与党性的高光时刻,更是对共产党人应有初心的最好诠释与写照。虽然有些方面的内容早见诸以前的文字,但高建国的叙述则更为生动、深刻与周详,跃然纸上的是一个以身许党、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焦裕禄,一个顾全大局、忍辱负重、能经受委屈的焦裕禄,因此也更加撼人心魄、催人泪下和发人深思。
高建国对于焦裕禄的追寻与写作,不只在于写了其前世,还在于写了其今生,也即同样具有审视与思考价值的是后焦裕禄时代所发生的那些事儿。作品告诉我们这个影响了全国几代人的典型人物的精神“诞生”,经历了怎样复杂曲折、甚至令人费解的过程。穆青等人作为新闻工作者基于职业敏感、政治判断和社会良知,撞大运般地抱了个“金娃娃”,经过种种颇费周章的斟酌与运筹,冲破种种明里暗里的阻力,石破天惊地宣传出焦裕禄这一时代的人物。而一些人则出于偏执狭隘的胸襟与见识,给焦裕禄的宣传工作设置了诸多的障碍,让人感到一个富有价值的典型能够宣传出来,并且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是多么的不易。高建国没有讳言和回避而是直视了这些曾经的事实,并且从党性与人性的双重角度去进行忠实的描绘和深刻的揭示。这样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把曾经的历史与真相记录下来,告诉后人,使人们看到的是时代的某种背影,历史生活本身应有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然而即便远离了当时的年代,高建国也仍然非常注意叙事的策略与分寸,充分显示出作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既有直面事实、秉笔直书的非凡勇气,反映和把握重大政治问题的勇气和担当,也显示出一个成熟作家的稳健和老到。对焦裕禄家人及后人的反映,自然也是后焦裕禄时代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也是读者颇为关切,同样具有观照价值的重要方面,作品对此也用了大量的笔墨。因为生活在焦裕禄光环之下,其影响所及使之既作为普通人家,有着人间的油盐酱醋和喜怒哀乐;又不可能完全像普通人家那样过着平静无扰的生活,而是时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看似关乎焦裕禄必然具有的余波或余绪,但实际上又是一种有着巨大人生意味的社会政治生态。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其他国家领导人对焦裕禄及其精神的关注,以及广大的干部群众因焦裕禄而移情于其家人,作品都有非常真实的反映。而作品透过她们的种种处境与遭遇,即通过妻子徐俊雅对演员扮演焦裕禄的排斥,通过女儿焦守凤观看电影《焦裕禄》时从电影院奔出去的痛哭,折射出她们对丈夫、对父亲的深情缅怀,让人品味出其中饱含的无尽滋味,也让人不免感慨万千、悲从中来。
我们或许并不完全知道作者究竟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来写这部书的,或在写作的过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过程,但我们能够感觉到作者投入其中的倾心与倾情,以及饱含在作品中的可以触摸到的写作匠心与气韵。本书的描写似是紧贴地理上的黄河,但更为磅礴奔腾的是党的发展历程和精神大河,其以烽烟、征尘、钢屑,以浪花、风沙、桐叶为背景的焦裕禄,虽然看似平凡普通,却又卓越非凡,有金子般的意义和价值,其言行举止既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更闪耀出党性光辉。作者的写作生动而深刻地表明,焦裕禄之所以成为焦裕禄,虽然与个人的品德、人格以及努力奋斗分不开的,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与“斗争历练、时势推助、领导提携、同事相助、记者发现、媒体宣传、领袖点睛等”更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党培养出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分子,焦裕禄只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在他的身上体现和包含了我们党的初心和内涵,他以自己的行动践行和诠释了一个政党的宗旨与性质,也同时权威地表明一个政党对于她的优秀成员的培养造就,经历了怎样长期而曲折的过程,表明一个典型的成长与精神的诞生绝不是孤立的存在与单一的现象。因此可以认为,这本大书的史料价值和思想艺术价值都是非常高的,它是今后的作者关于焦裕禄的写作与思考再难超越的全书,高建国对焦裕禄的前世与今生的了解与认识,也一定是逐渐丰富与深化的,以至于形成并推出今天我们所见的《大河初心》这样一部体量与样貌的作品。高建国显然不是为写作而写作,使自己重要作品的清单增加一行内容,也不是要热炒一个老题材,不是仅仅为焦裕禄个人作传,而是将焦裕禄作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精神遗产来对待、来思考、来描写、来透视,以此建构起一部关于共和国建国前后,一个基层共产党员干部成长经历的权威文学档案。虽然焦裕禄离我们当今时代已相当遥远了,但并没有俱往矣,作者要从焦裕禄的经历和事迹中,挖掘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最重要的精神根脉和思想境界,寻找人物核心深处依旧光芒四射的东西,进而把这一切以富于文采、理性和说服力的方式诠释出来,在接收频道上连通今天的读者,使之产生更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这是一部令人折服的作品,不仅在于主人公焦裕禄光照千秋的精神,也在于高建国文采飞扬的写作。这虽然是一部考验阅读耐心的大部头作品,却又是一部含金量很高的作品,其选材之严、钻研之深、力量之大、行文之润,令人印象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问出来的、查找出来的。其言之凿凿,有根有据,时间、地点、人物、数字、过程皆清晰无误,那种吹尽黄沙的姿态与劲头,几乎是无一字无来处,反映出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作为一位部队高级将领,高建国具有不一般的视野、胸襟与格局,加之博览群书、善思敏学、穷根究底,都使其具有了从某一题材出发,又超越某一题材的高度和深度,也使其叙事与状物经常是力透纸背、发人深省,从而也使之成为史实性、思想性和可读性兼备的作品。我们从字里行间读出的是一个作家的感情与责任、胆识与智慧、才华与心血。更为令人欣赏的是高建国的写作取向,他从看似人们熟稔的、通常的题材切入,去进行大力的、有深度的开拓,真正是“掘一口深井”,从而奉献出令人深为惊讶和眼睛一亮的矿藏,也使高建国报告文学写作虽然以数量而论不能算多,但具有了无可替代的独特品格与风骨。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