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长篇报告文学《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经济日报 | 焦凡洪 2020年 点击数:
岁序更迭,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大河初心》详述了焦裕禄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激励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人们通常了解的焦裕禄,是上世纪60年代带领兰考人民根治“三害”、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县委书记的形象,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高建国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进一步告诉我们:这位在黄河边的田野上燃生命之躯、擎希望之炬的人民公仆是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特别是他曾在机器轰鸣的工业战线奋战了9个年头,在共和国工业建设起步的征途上也留下了铿锵足音。从作品雄壮激越的旋律中,我们仿佛听到了钢筋铁骨的锻造之声、精神成长的拔节之声。

就像汹涌澎湃的九曲黄河,焦裕禄的人生旅程也在不断转弯,奔向新天地,跨上新境界。作品表现了焦裕禄“一生交给党安排”的博大襟怀。1953年,党中央发出“抽调大批优秀干部到工业战线上去,把他们锻炼成为胜任工业建设方面的领导骨干”的号令,焦裕禄从团郑州地委第二书记任上被调到国家新建重点工业项目——洛阳矿山机器厂。在此他又多次转换工作,从建厂筑路指挥部总指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学员;从大连起重机器厂实习车间主任到洛矿一金工车间主任、生产调度科科长。无论岗位怎样调整、环境如何变化,他始终坚持初心、鞠躬尽瘁,把共产党人的风骨展现在新中国的工业舞台上。

从连图纸都看不懂的“门外汉”,到成为一个国有大型企业重点部门的优秀管理者,作品记述了焦裕禄在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中百炼成钢的故事。刚一进厂,焦裕禄自告奋勇承担筑路任务,带领工人风餐露宿,艰苦奋斗,使原计划半年的工程不仅提前3个月完成,还节约了资金10万元,充分展现了国家主人公的使命担当。1954年秋,洛矿安排焦裕禄作为调干生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焦裕禄又迎难而上,成绩由入学的首次考试不及格,到半年后被评为优秀学员。随后,组织安排他转往大连起重机器厂实习。从课桌到机床,他又以科学求实的态度,磨破了一件件工装,突破了一个个生产难题,实现了由外行到内行的转变,被全厂上下誉为“最棒的车间主任”。

北上南下,三省跨越。1956年底,焦裕禄返回洛矿,先后担任全厂最大车间的车间主任和生产调度科科长,在之后5年多的时间里,他在生产上锐意进取,制造了以中国第一台2.5米双筒卷扬机为代表的一批名优产品;在管理上不懈探索,他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生产生活,激发了创造力,提高了生产力。同时,他从铣、刨、钻、镗的实践中探求规律,由此形成了“注重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生活”“坚持以点带面”“发挥榜样力量”等丰厚的思想积淀。

岁序更迭,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大河初心》用深邃的笔力,详述了焦裕禄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激励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