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周励的文化旅行
回想当年,正是改革开放推进深化之际,那些得风气之先走出国门负笈海外的莘莘学子,沐浴了欧风美雨,将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所感所闻倾注到笔端,让渴望海外新知的人们兴奋不已。《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熔铸了作家深切的生命体验,从为数众多的同类读物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接下来在文学道路上如何前行,则是非常难以拿捏的。在文坛上不乏这样的先例,凝聚了个人充满戏剧性的独特经历和饱满情感,写出最初的轰动性作品之后,其创作状态就难以为继,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周励却用《亲吻世界》,追寻和展现空前丰富的历史空间,再次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冲击,实现了文学创作的华丽转身,给写作者带来可贵的启迪。
《亲吻世界》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命名。在时下,文坛中人有许多都在进行历史散文的写作,而且各有千秋;在年轻读者中,历史题材作品的阅读是一大热点;“穿越”“架空”等都是网络作家及影视剧作的重要支柱。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人未必有那么大的抱负,关注历史,可以是一种现实关怀的琵琶别抱,可以是在丰厚的历史积淀中寻找一种接地气的写作题材,也可以是一种海外谈瀛洲的知识趣味。周励自道,何以会倾心于历史探寻,“那就是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对一切与物质无关的事物的兴趣。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血液里的激情;是心灵与历史人物的对话;是读万卷书、行走天下的勇气和理想。”周励的历史题材写作是亲证的,在场的,富于饱满激情的。她用激情的燃烧激发出自己的文字,也让她的读者经历着情感的冲击波。无论是二战时期美军的跳岛战役,麦克阿瑟将“卷土重来未可知”演化为活生生的现实,亲率大军胜利大反攻,一雪前耻,还是海明威与《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提亚哥之人物原型的友谊,都栩栩如生地复活在笔端,在和作家和读者进行对话。最令人动容的是周励笔下的切·格瓦拉,出身阿根廷的富裕家庭,就读于医学院学业有成,投身于拉丁美洲解放战争的战场,在古巴战争中功勋卓著,有盖世之功而不居,有位高权重而不恋,组建游击队转战玻利维亚山区,而无论古巴或者玻利维亚,对他来说都是异乡;死后多年才得以安葬在圣克拉拉,墓地的长明火炬下面埋葬的是他被砍去双臂残缺不全的遗体。读至此处,不禁怆然。周励在情感催涌下的案头阅读加不辞劳苦的实地考察,许多时候还是反复多次的实地考察,历史关怀激发的寻疑解难,让周励的作品独标一格,体现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鲜活与温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探险精神与广泛阅读,为周励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亲吻世界》有着浓郁的书卷气,有着庞大的阅读书目,有着风尘仆仆险象环生的传奇经历。到水城威尼斯游览,作家心心念念的是托马斯·曼的《魂断威尼斯》中的畸情苦恋,在有目共睹的旖旎风光外,对文学巨匠的隐秘心灵有更为深入的体验,还意外地遭遇到21世纪的“泰坦尼克号”沉没灾难,有了更为极端的生命体验。到肯尼亚去观光,《走出非洲》和《乞力马扎罗的雪》常伴身边,自然景观与文学描述交相叠印,而且能够做出自己的思考与回应,使周励成为无数观光客中非常独特的“这一个”。在巴黎踏访曾经关押路易十六的玛丽皇后的监狱,已经是特立独行,阅读和引用玛丽皇后的狱中家书,方显出心灵探索的戛戛营造与惨淡苦心。与此相伴相生的,是蓬勃的生命力和足够的冒险精神。跳入极地冰海中冰泳,或是偶然为之,带着马克·吐温的《攀登拉尔夫堡》去攀登马特洪峰经历险情,则是一次自觉的自我挑战。被二战末期的残酷战争所吸引,孤身造访贝里琉岛已属罕见,不期间邂逅尼米兹海军上将为阵亡士兵撰写的纪念碑文,引发对于战争、牺牲、军人职责、人类命运的宏大思绪,也让读者对于尼米兹将军的敬意油然而生。
《亲吻世界》的情感非常有力度,其精神指向就是对于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探寻者的热爱和崇拜,彪炳史册的拿破仑、丘吉尔、格瓦拉,文化巨擘伏尔泰、海明威、梵高和罗曼罗兰,用生命探险南极的斯科特,都是周励寻找和追随的伟人,历史、文化、自然三者兼顾,从中凸显出作家的英雄情结。崇尚英雄,寻找英雄的足迹,呼唤英雄的浩气,是周励独特的写作姿态。追寻历史,焕发灵感,与英灵对话,其实也是发现自我、拓展自我的宝贵契机。《走出非洲》的作者凯恩和她的情感悲剧,路易十六的玛丽王后之生存与死亡,路易十六的临终遗言,玛丽皇后遗书中要求儿子不要为被处死的父母复仇,我是从阅读《亲吻世界》中第一次得知,体会到历史的另一侧面。读《亲吻世界》,不但让我长见识,也看到作家的宏阔胸怀。走进历史的遗迹,吊访前人的行止,不是难事,难的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用心灵去寻找和亲吻历史的心灵,以今人的处境去思考生存与死亡之谜,用人类的英雄主义和无限视野去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