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百年协和,医者大道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文学报 | 王巨才 2020年1 点击数:
韩小蕙的长篇纪实散文《协和大院》,按照她自己的话说,是她多少年来心心念念一直想写的,我读了以后确有同感。就其题材的独特、内容的丰赡、立意的深长和艺术的优美来说,这部书可说是近年来散文写作领域里的一个很重要的收获。

不难看出,这是一部投入巨大心血和艰辛劳动、并取得了预期精神高度和艺术水准的著作。作品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以亲身的经历为基础,细腻逼真地描写了京城那座著名的中西合璧、宏大美丽院落一百年来的花开花谢,云卷云舒,荣辱沉浮,沧桑变迁。作家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将聚焦镜头时而拉近,时而推远,在反复闪回中,引导人们从宏观到微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体察时代潮流激荡下的生活百态,世道人心;又像老练的画家,巧妙调动多种素材资源,以烘云托月的手法,不着痕迹地彰显出协和医院多位大医生们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敬佑生命、无私奉献的精湛医术、崇高品德和人道主义传统。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应该是一部为时代留影,为协和医学巨匠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立传的作品,作品在强化疫情防控、构筑人民健康保障体系的当下推出,适逢其时,自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这么一个大题材,一百多年的世象更迭、社会嬗变,纷纭繁复的人物故事、命运遭际,要通过大量的钩沉、考据、调查、走访、辨析、筛选……把它们梳理清楚、结构而立,而且整合起来,艺术地再现给读者,殊不容易,是有很大挑战性的。其所以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功,在我看来,具备了如下几个要素:

第一,有着长期的、充分的思想积淀与案头准备。数十年神牵梦萦,念兹在兹,采访人物,寻找、研究和考证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其用力之勤,运思之深,可以想见,自是多少个不眠日夜的缠斗与打磨。

第二,得益于作者丰厚的文学修养。只要翻开书,随时可看到那些顺手拈来,运用得非常恰切自如的古诗文佳句和箴言妙语,这是多年苦读的积累。

第三,文体选择对了路。作者经过多年的酝酿,反复斟酌比较甚至试写,最后放弃了写成长篇小说的打算,而选择了其最熟悉的纪实散文体裁。这种相对自由的文体,便于展其所长,所以驾驭起来自如自在,写起来也非常娴熟。

第四,独具魅力的语言是这本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小蕙的文字,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文学作品,都是自然率真、生动活泼,或者亦雅亦俗、寓庄于谐的,毫不做作,绝无八股气。读起来平易亲切,是有温度、有感情、有筋骨、有质地的文字,既不“端”着,故作深沉,也不迎合,追求时髦。所以,我在琢磨她的成功之道时,一再地感慨“语言对文学太重要了”。

这部体量宏大的长篇作品,以现在这种多姿多彩、活色生香的风貌引人入胜,使得20多万字可以非常流畅地读下去,这是她一贯重视“大众接受美学”,写作中时时体恤读者感受的结果。小蕙常说:“现在每天能读书半小时的读者已经很少了,而在海量的文字中,你必须想方设法抓住读者,所以作家们不能习惯于是从自己的角度任性放笔,而应该更多考虑怎样让读者读进去,毕竟你的写作是想让更多人接受。”——此经验,我认为是所有爱好散文写作、以及各文体写作的人都可以借鉴的。

(《协和大院》韩小蕙/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