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之恋》:那些光阴,那些生命的折痕
从表面上看,《武汉之恋》将我们耳熟能详的商界大佬的青春岁月叠合在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上。借助小说表现出的“回望”姿态获得的时间长度,安放一代人的“青春梦”与“创业史”,他们如何在武汉、在珞珈山以近乎传奇性的方式落地生根。但颇具意味的是,阎志实际上出生于1972年,假如破开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壁垒,也就是说,小说开篇讲述武汉大学本科生田路选择从武汉长江大桥入水、完成“漂流长江”壮举的1983年,阎志可能是一个正从报纸上读到田路原型人物艾路明相关事迹、且生发出无尽联想的少年。从这个角度来讲,《武汉之恋》聚焦的“80年代”与阎志的“回望”,又带有某种值得言说的想象性质。
毋庸置疑的一点,作为问题的“八十年代”已经成为学界、批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但阎志在《武汉之恋》中所做的,并非是去打捞那些散落于八十年代的碎片,而是旨在重新构建其所憧憬与设想的“八十年代”图景,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固执地重建宏大的历史叙事。他希望更为年轻的读者能感受到八十年代内蕴的那股充满生机的气息,更试图表明正是八十年代的气息改变了田路、陈东明、郑华、吴爱军这一代武汉大学生的人生轨迹,且这股气息也深刻地影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田路等人在进入九十年代的“下海”经商过程,显然可以与其在八十年代完成“长江漂流”的经历形成某种具有转换意味的对照。他们将自己曾经在珞珈山诞生下的“青春梦”注入至九十年代的“创业史”。换言之,这也构成了相关个体或群体在精神层面的“八十年代”的转移与重新嵌位。关于激荡岁月的“青春梦”并没有中断于八十年代,相反,九十年代很多旁观者所见证的商界传奇正是根植于相关创业者身上未曾消逝的、来自八十年代的“青春梦”。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之恋》内有不少八十年代充满理想的青年在获得相应的名利后,开始朝着“油腻大叔”的方向大跨步而去。比如那个最初为了女友放弃公职、在武汉陪读并开“等候书屋”的青年王慈。当雷华很多年后再见到其时,王慈已然转身一变成了坐享美酒佳肴、大谈生意经的书商。从怀揣“青春梦”的青年到“油腻”的中年大叔,这其实是近些年国内小说创作里一类理应得到重视的现象与人物。但大多数作者更为强调的是“油腻大叔”的“油腻感”,而忽视了“油腻大叔”在“油腻”之前频频被遮蔽或曲解的精神历程。尤其是结合改革开放时代的演变轨迹,有关“王慈们”的思考显然不能仅仅局限于市场经济、消费主义、大众文化,亦或是九十年代引发国内知识界热议的“人文精神的缺失”等因素。“王慈们”自身内部表现出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无疑暗含着八十年代一类群体对象的精神气质在面对具体时代环境时所产生的碰撞、过渡与转向,而相应的现象与问题也是在回应某种来自于历史幽深处的发问。
缘此,空间的“武汉”,也是时间的“武汉”,这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作为重要起点的城市,将会因为2020被重新赋予新意,成为一个国家的精神地标。以此观照中国现代文学,虽然武汉已经贡献了不少重要的作家和文本,但和这个有着巨大的精神蕴藏和潜能的城市相比,文学书写的“武汉”可能需要重新出发。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