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北平悄无声 棋盘落子显匠心
第一步棋:隐喻楔子。《雪落北平》开篇的《楔子》童谣极富民俗风味,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童趣和华北地域风情。明明有五盆花,为什么五姐却“无的爱”?原来五姐特立独行,“一心要出家”。看到这里,读者就不免会产生联想:书中是否也有类似五姐这样气质的人物?从正文第一个人物蓁儿的出场,到第二章开篇一句简明的交代,“蓁儿”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印证了读者关于主人公的猜测。此外,与其他兄姊相比,“大部分时间蓁儿是落单的”,这也与儿歌中的“五姐”气质相似。这种隐喻的妙处在于,它拓展了文本的解读空间,楔子和故事本体形成了关照与影射,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和象征意义。
第二步棋:浓墨重彩。在写作手法上,作者善于区分不同情境,或给予浓墨重彩的细节描写,或采用粗线条式的一笔带过。第一章《长城》中,“游走的巨龙”是作者对于长城的全部描述,而第三章《游戏》中国立北平图书馆登场的时候,石狮子镇守的朱红大门、屋顶的绿色琉璃瓦、高低有序的殿堂、精致的雕花、汉白玉栏杆和华表……把读者引入了传统建筑的殿堂。紧接着,读者又被带入了主殿文津楼。文津楼则是以其“现代性”为特色,作者牢牢抓住这一点铺陈笔墨。在24章《抗议》中,作者借助蓁儿的视角对日军占领后的北平景象也做了有温度的观察,用“荒凉萧索”“倾颓”“光秃秃”等词为抗战沦陷后的北平抹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在全书结尾部分,蓁儿在墙根处发现了一株小小的野草,并对这株具有象征意味的野草给予了充分的细部摹写。
第三步棋:交织登场。粗略估算一下,书中各类有头有脸、有台词的人物在二十余人以上,如此众多人物,该如何出场露面?王苗在这个问题上做了一番精心设计。她的做法是让人物交织登场,各自表演完自己的“戏份”后便悄然隐退,然后等待“时机”再适时露面,让合适的角色出现在合适的时刻,最大限度地让人物与故事情节自然融合。第三章中,父亲带着蓁儿兄妹进入了图书馆的神圣殿堂,读者也身临其境,深受文化浸润。但在第四章,作者又另表一枝,把目光拉回现实,讲起了蓁儿母亲的病痛,细叙母亲意外病亡的家庭悲剧。此外,作者控制叙述节奏,让蓁儿兄妹五人的出场交替进行,让每个角色在适当的时机推动故事进程,充分展现了情节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更加还原了真实的生活形态。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巧妙地借助人物,尤其是小人物之口,来交代当时当地的社会背景,让人觉得自然而“不隔”。如第一章《长城》中,作者有意塑造了一个油腔滑调的小贩角色,借助这个长期游走在长城附近的小贩之口,巧妙地把“二十九军大刀队喜峰口抵抗日本人”这一历史事件展示出来,避免用全知视角介绍,干扰读者的阅读体验。
第四步棋:后记点睛。一般情况下,我不赞成在虚构作品的后面再意犹未尽地补上一篇“后记”。我固执地认为,小说的人物已经替作者讲完了作者想讲的话,作者的倾向性态度也能通过情节铺陈呈现出来,读者心中自有一杆秤。但《雪落北平》不一样,读完蓁儿一家在抗战时期守护国立北平图书馆珍贵古籍的故事,读者往往并不满足。这是一部基于史实创作的小说,读者自然还想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国立北平图书馆现在怎么样了?王苗在《文明的烛火永不熄灭》的后记中讲述了创作的缘起。最巧妙的是,王苗在结尾时又画龙点睛地把对文明之火的呵护和孤独女孩蓁儿的成长联系起来,使得儿童成长小视角与文明传承的宏大叙事得以贴切融合,可谓用心良苦。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