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水•我的西海固》:牛红旗镜头中的电闪雷鸣和风霜雪雨
近期,由陈小波主编的“中国摄影家研究丛书”,牛红旗先生创作《疼水•我的西海固》摄影作品集由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具我所知,此作品集就编辑这一环节耗时三年多。收录的影像大多是牛红旗先生近十年来以西海固一个名叫水泉湾的村庄为主拍对象,以方圆百公里范围内的风物为辅助,用内心深处的那只眼睛发现的人间“真、善、美”,用“镜头温暖陈述,用复调诗歌的描摹,让每一张照片携带命运——西海固人的命运,人类的整体命运”(小波序言)的一部经典之作。
作品集内容由三大板块构成,即:序言,作品,跋。
与其它作品集不同,也是这部经典之作结构特点是除特色性序言外,增加了主编、特邀编辑和作者就“如何记录邮票大小的故乡?”——关于故乡与记录摄影的八个问题的访谈交流和作者用文学语言陈述作品集产生的动因——心里有眼清泉。
开篇的序言就很不一般。陈小波主编用诗歌的形式作序,有很强的暗示性,即作品集的“诗性”。
在慢慢品鉴中,由“人性”创造出的“诗性”上升到“神性”,镶嵌在一幅幅画面的“谜困”之中,需要我们细心品味。
令摄影爱好者最为受用的是:主编、编辑和作者就摄影艺术的经验之谈。这里我不作赘述,只要仔细读读这篇面谈文章就会明了。
第二板块是作品集的心脏,编者在这个板块可以说动了心思,花了功夫。如此精心细致的设计,“严谨”、“严密”、“严肃”的让每幅影像呈现到位,使章与章,节与节之间形成紧密的逻辑关系,又层层推进。
每节开头都安排了纪实散文,明晰地交待了所要聚焦的物相。特别是在第一章:一方水土的第一节用“云根雨穴”开头,意韵深远。
“云根雨穴”,是清代固原州十景之一,在固原城东南,也就是水泉湾周围的那片天地。是古人祈雨的地方。据史载,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陕西、甘肃大旱,固原尤甚,驻节固原的陕西三边总督郜光先率文武官员前往太白山求神祈雨。之后,原州(即固原)父老在此立庙,年年展祀,遂成一处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到了清代,太白山依旧香火旺盛。若遇旱年,官民一齐前往太白山寺庙祈雨。《宣统固原州志》载,寺居绝顶,山阴有泉,并给它们冠于“大太白、二太白、三太白”之名。“三泉水色莹碧,澄澈坳深”。清代人在太白崖侧立有石坊,署曰“寻雨穴”和“蹑足云根”。“云根雨穴”即由此而来。
这一节中,安排了四幅照片,呈现出水泉湾的春夏秋冬之风骨。被云雾笼罩的水泉湾入诗入画的映入人们的眼帘。营造出“云根雨穴”的神秘性,为后面的章节埋下伏笔。
整体照片采用黑白,使画面显得纯朴,干净。通过光影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使人回味无穷。影像之中的细节,彰显出作者的功力。
有人说得好,其实大自然中不缺美,缺得是发现美的眼光。
陈小波先生在访谈问题六:“用什么方式来表现故乡”?中说:“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影像能存活多久,一切要由时间来评定。我一直在寻找有感情、有德行、有爱的、溶解着历史最重要纹理的影像”。
“在牛红旗的影像里,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影像,包括大地的伤口、遗弃的房屋、被风雪折腰的柳树、守护土地的“雾人”,还有鲜活的生活场景……”
牛红旗用他的第三只眼睛发现陈小波先生想要看到的真实之美。难怪她如此评判。
接着,作者在第一章第二节用“地貌”(6幅)作品清晰地再现出五行缺水的西海固被时光撕裂的疼痛来,在这种疼痛中诗意地表达出生命不畏苦难而屈服坚强的意志力。镜头中的物相幅幅具有象征意义。
著名诗人里尔克说:“我们应当以最热情的理解来抓住这些事物和表象,并使它们变形。”作者正是以这样眼光聚焦,以全景扫描和全息透视的方式从正面、侧面、背面以及深层结构对西海固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精神剖析。
在巧妙地完成启承之后,编者和作者达到了心灵黙契,然后在第三节“草木春秋”(12幅)、第四节“雪落无声”(4幅)、第五节“象”(11幅)中,用具象的生命本体来讴歌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苍生向善,向上,坚韧不屈的生命内核。就像蒲公英、榆钱籽或杏核一样,不离不弃这方土地,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在雪化为水的滋养中成象。而正是水泉湾具象的生命在作者心中化成意象后,这些“象”带给读者无比丰富的“抽象”存在。这些存在是作者眼中生出的一往情深,是作者将一往情深定格成一幅幅风骨俊峭的精神图谱。
正如陈小波先生所言:“红旗后来的影像确实做到了。他拍摄的虽然是一个一个定格影像,但上面有流动性,有音乐的旋律,有遐想空间”。
我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傅雷生前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艺术家的路程能走得多远,除了苦修苦炼以外,还得看他的天赋;这潜在力的多、少、大、小,谁也无法预言,只有在他不断努力、不断发掘的过程中慢慢的看出来。”在《疼水·我的西海固》丰富的影像中,作者内心的电闪雷鸣和风霜雨雪与西海固自然的电闪雷鸣和风霜雨雪相互交融,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道闪电的光亮,是震耳欲聋般的雷鸣携带为故土立言的呐喊,是深深扎根泥土而不畏严寒风霜的内心独白。
在第二章:生于兹长于兹中,编者将封存着生命气息的物象编排成七节,即第一节:“山里的故居”(5幅)、第二节:“最后的土窑”(5幅)、第三节:“村道弯弯”(12幅)、第四节:“饮水”(6幅)、第五节:“门户”(6幅)、第六节:“农务”(12幅)、第七节:“日子”(14幅)。从每个小节的标题中,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元素或人类在生存中创造出的元素。这些元素就像酿酒的粮食,经过作者精心发酵、调制,一滴一点地沥出了香气四溢,后味绵长,陶醉心灵的影像。
我感觉,作者牛红旗就像一个考古专家发现了远古的遗存,面对这么神秘而又丰富的景象所带来的惊喜。我想,他内心所产生的激动绝不亚于考古学家发现了“仰韶久化遗、”马家窑文化遗址”、“菜园文化遗址”。他一头扎进去,十年如一日,用情,用爱围猎着,以《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意蕴表达探究着中华文明在这块土地上延续的根源,描绘着黄土高原的“大象”。
他虔诚地将手中的相机举起又放下,右眼眶与聚焦眶多次接触中,给他的右眼左角处留下一处拇指大小的斑痕,如果不了解他的人还以为是块老年斑。那斑痕中隐藏着他对猎取者的敬重,隐藏着他一丝不苟,聚焦精准的操手。他用负载着西海固变迁信息的照片,掀开西海固发生巨变的秘史:固守,隐忍,不屈的文化积淀。
我在梳理民国以来固原的文化脉络时,总结出对文化的理解:像岁月之中的浮尘一样,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早上、中午、下午或晚上沉积下来,日积月累便形成一层坚硬的东西附着在生活中的物件上,封存遥远的信息。文化也是这样,非一朝一夕就能彰显它的功效。在固原大地上,民众在繁衍生息中留下气息,这些气息和尘埃一道沉积育化,形成了缤纷的文化。这些文化像河流一样,在千年百载中悄无声息地流向人们的心田,成为滋养一方文明的营养。牛红旗先生打捞出的不就是这样的物件吗?
在审视一幅幅用心血显影成像的照片中,我感到的是火山喷发时的地动山摇以及被干旱撕裂,又被时光缝合时的心悸与阵痛!
在第一、二章的架构中,我感觉到编者和作者共同发力,选用惯常的影像支撑起这部经典之作的血肉之躯。这些个人环境中的日常器具或细微之物显然己经具有了象征功能,而这一象征功能是与个体时间和命运不可分割地胶着在一起。
从《失守的城堡》(诗、文、影)集到《疼水·我的西海固》(文学与摄影)集,牛红旗先生把书写诗歌、小说、散文的笔换成了“长枪短炮”似的镜头,砺炼出一套文学与摄影完美融合的组合拳,打出了一片天地,打出了个人的风采。我以为他是用一腔热血和无我之大爱,为西海固树碑立传。
完成了“肌体”的塑造后,编者按作者的影像内涵,为初步立起来的集子注入灵魂性的镜像,这些镜像不是客观描摹式的再现,也不是为事事做镜像添加,而是作者借助现实乃至幻象完成对深层经验和内在动因的剖析。这就有了第三章:于兹为伍;笫四章:万物有灵。
在这两章中,所编排的照片为前两章所交待的环境增添了人间烟火。审视这些照片,其间蕴藏的信息会像雨水渗入干涸的大地一样,伴随着微妙声音,这种声音穿透肌肤直抵人最敏感的神经,每一个画面都会让人心里泛酸,眼眶潮湿。
第三章共由七小节组成;第一节:女性(5幅)流淌出作者拍摄影像的内生动力。有文字为证:“我心里装满了女人。”
“我需要一个女人督促我,需要一个女人睡在身边听我打呼噜,需要一个女人分享我的快乐”。
“母亲、姐姐、同学、朋友、妻子、女儿,萝卜白菜一样,一茬一茬滋养着我,又影响着我。有了她们,我望见了湖水,认识了白云,有了一块难得的糜地。我特别感谢妻子,有了她,我的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了,吃了上顿还有下顿,走远了还能找得着家……”
如此地表达,传递给我们的是生命得以延续的秘密和在这种延续中存在的理由。谁会想到这种缠绵竟然出自一个血性男儿的笔端。这也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心存慈怀的人。第二节:我原是一名村童(16幅)。再现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环境对内心世界的影响。
这里他所交待的环境以及事物的关系己经在他记忆深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们不再是空间关系而是意识。
所以,在他镜头中安慰之物和栖身之所可以是具体的,现实的,也可以是精坤的,想象的。
从这16幅作品可以推测出“疼”的根源。在童年记忆丧失了根基,生存观念沦丧的今天,思绪和闪念回到那些记忆之物。可以看出他仍然希望在幻想中有可依赖的安慰之物和栖身之所。这也是现代性和工具性成灾难时,他用留存的意念为无奈的精神上的逃避和缺失心理的补偿。
第三节:合影(4幅)第四节:节事(4幅)第五节:传家宝(5幅)第六节:古稀之后(5幅)第七节:送埋体(7幅)在这些排列的影像中,时间尺度和空间坐标印证了作者以痛彻的生命经验,直接建立起的真实感受。原有的空间秩序和时间结构被记忆还原,透过画面,我一次次听到作者在时光深处打捞生命过程中负着在仪式上的心跳声音。
第四章:“万物有灵”共六节,即:第一节非常器用(11幅)、第二节羊世间(12幅)第三节狗岁月(12幅)、笫四节鸡不在鸡群(3幅)、第五节猫,自当是猫(4幅)、第六节不会耕地的牛(9幅,其中一幅是作者照)。
这一章中,作者近乎采用特写的拍摄方式,从理论上建构成“大地伦理”。这里需要解释,在汉语词典中,把“伦理”定义为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正是这种准则,使中华民族在生灭流变中保持了相对固定的生活模式。诠释了“和谐共生”的理念。我认为《疼水•我的西海固》之所以能成经典之作,就是作者用“和谐共生”这一理念聚焦物相。
在西海固人民生存史上,人们把“牛、马、驴”唤作头口。这一称谓道明的是这些生灵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位置决定价值,这是中华文化中对价值判断的依据。而“羊、狗、鸡、猫”等这些生灵是构成家园气象不可缺少的元素。作者用单独一章来呈现,可见它们在这部作品中的份量。大地伦理,既是生态环境伦理又是文化伦理,因为处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所以必然随着社会体制和空间秩序的变动而变功,甚至有朝一日会面目全非甚至解体。作者用前瞻性思维,将这些存在定格成像,结集的这部著作,就是一部无可替代的西海固志。
在和他交流中,他以《疼水·我的西海固》为例道出对这片土的爱怜。“朝前一步是“疼”,书中所有人的面孔,是我熟而又熟的。他们的惆怅与欢喜我看在眼里,装在心中,他们的情绪如我的情绪,表情似我的表情;我常常会感觉到他们擦拭农具时的心情,明白他们给牛添草时的企望,体会得到他们送女儿出嫁时的不舍和埋葬老人时的哀伤;沟畔的柳树与杏树,我知道它们是如何风风雨雨长出来的;从老窑到土屋再到砖房,我眼瞅着人们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入村的小路,我走进去时是土路,走出来时变成了水泥硬化路。退后一步,西海固便是我的西海固,西海固的故事便是我的故事。
事实就是这样,外婆埋在祥龙山下,母亲遥望着祥龙山,我心里装着祥龙山。
我和西海固那些默默无闻活着的人一样,不怨天,不怨地,没什么大的奢求,但我们都知道惜疼。我们怜惜如今风调雨顺、安泰自然的生活,疼爱每一个贴己的老人和孩子,珍重和尊重每一寸绿了又黄、黄了再绿的光阴。
西海固——我精神生活中的一座靠山,如我的母亲,与我生命相伴,与我的写作和摄影血脉相连。”
作品集第三板块,由“我拍的是日常生活,像《诗经》中”风”一样自然的生活——牛红旗与“阮义忠摄影人文奖”终审评委的对话”和跋:我的西海固。
这一板块以文字形式呈现,有客观评价,也有作者的灼灼言词。在此不再赘言。
品鉴完这部经典之作后,我的脑海中显现出这么几个词:精美,厚重;独到,大气;进而勾勒出一幅“意远风雪苦,归来江山春”的行者形象来。
祝福红旗,期待红旗。
一样的时光,不一样的人生!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