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李未游记散文读后:远眺近观 与尔同行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文艺报 | 刘元举 2021年0 点击数:
李未的游记散文在中国旅游出版社如期出版了,为他高兴。15年前,我的一部游记也是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的。同样的出版社,让我自然有了共鸣。

接到赠书,便迫不及待打开。印刷精美,图文并茂,这与我此前的两部游历散文书《梦游意大利》和《用镜头亲吻西藏》也是同样的格式:文字加照片。这又是一种共鸣。

《与您同行》,这个书名亲切自然,拿到手,就让你开始了游走,是视游也是心游,并且是在“聆听自然与人文碰撞的声音”。这个声音既是来自大自然的美丽山水,又是源自他的内心深处。这种作者用心过滤后的声音是悦耳的,是令人身心愉悦的。尤其吸引我的,是他所去过的地方,绝大多数都是我曾游历过的地方。这又唤起了一种阅读的共鸣。

以黄山、庐山开篇,都是有高度、有知名度的地方,一下子就把我带到了1983年。那一年,辽宁作家与上海作家搞了一次联谊活动,同游黄山。同行者中有几位上海作家此后与我建立了终生的友谊。边震遐、刘世俊两位老哥已经作古,但他们的书信依然在影响着我的创作与人生。还有当时年近九秩的老作家修孟千,他将外套系于后背,登上黄山最险峻的鲒鱼背时,豪迈挺直腰杆,让同行者拍摄留影的镜头。他背上被风掀动的衣袂,竟神奇地从李未的字里行间飘飞开来。老作家的身后,他的儿子晓林如今成为我的挚友。那次游历,我写了一个短篇小说《黄山的雾》,刊于当年的《山东文学》。去庐山是21世纪后的事情了。那次是跟太太旅游,重点要看“美庐”,仍然是遇到一个大雾天。雾中看庐山确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

与此书的缘分还不啻前边说到的三种共鸣。

文如其人。李未是位有热度的暖男、有激情的建筑界人士,准确说他从事的是城市规划专业。他创作游记属于跨界行为,正是这种跨界,他与我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或相似的感知。我们都不满足于一种“正业”,而是以更大的热情将多余的精力用到“不务正业”的跨界中。他是从建筑界跨到了文学界,而我是多年前就跨界到了建筑界。正是这彼此的一跨,让我们有了相识的前提。

在他的《磐安与我的文学情怀》中,已然道出了我们是在那次建筑与文学的会议上相识的。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常在于爱好是否一致,或者说能否找到彼此间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越多可能就越具有共性共识。李未在那次会议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谈到他与儿子在美国见面时的那篇文章时的样子。那个样子,是用笑的纹络刻出的,好真诚,也好朴实。每一个细节经他讲出来,似乎比他笔下的《相逢在纽约》还生动。他不仅道出了父亲的思子心切,也写出儿子对父亲细致入微的深情。

父子间的爱再度让我有了震撼的,是他这部书的序言,竟然是他94岁的老父亲捉笔成文。在列数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学史中的游记”定位之后,老人家从《水经注》《永州八记》《徐霞客游记》等名篇中,将那种令人“赞赏莫名”的“多样风土人情”,去引申鉴读儿子李未的《与您同行》。老父亲掩卷而思,从中寻觅到了古人游记之遗风。

这位老父亲的序言,可以视作全书的导引,就像一座展馆,进门后,完全可以按着他的每一段评语,依次领略山高水长、万顷风光。老先生的行文风格有着胼文的古雅,六段式,如同六个乐章。每段都是以同样的文字“曰”字起始,如“曰情景交融,文道结合”“曰熔铸特点,构思巧当”“曰语词细切,笔调清新”“曰多姿多彩,图文并茂”“曰建筑文学,融为一体”。

我相信,没有什么人会比作序者更用心地读完全书,也没有什么人会比老先生这般深入浅出地费尽思量,遣词造句,谋划成篇。如果不是篇末标上的“胡吉章系作者的父亲,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我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他与本书作者的传承关系。三代父子之情,以各自的特点与方式,选择了深层次的交流,彼此阅读着,令人感叹、感佩、感怀。

作者写巴黎的文章,是以五种颜色阅读城市的。他坦然道出:“为了记录巴黎,我既当游人,又当文人,既忙摄影,又兼速记;行后,为了品味巴黎,反复浏览珍贵的瞬间影像,认真搜寻切身的零碎记忆,仔细回味曾经的感受感想。末了,还是职业使然,视角和思维总也离不开城市、规划、建筑、人文、历史……”

作为一个规划师、一个建筑行业专家,却能在工作考察中,将所见识、所观察、所感悟到的,从建筑、规划等视角和理念融汇于游记之中,又不辞辛苦地燃灯熬油,阅读大量的资料,写下每一个地域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包括捕捉每一个细节。这种案头工作,是极其琐屑与繁缛的。即使是一个职业作家,面对这样的写作也不会是轻松的,何况他还有专业方面的诸多事务缠身费神。可贵的是,他既不为专业所限,又能以优美的文字融景生情,抒发并升华着内心的感受,这委实不易,值得称道。

如果将他写国内和国外的两大部分文章相比,我更喜欢前者。写国内的《游三清山:观岩觅“仙”之旅》《黄河胜景》《金陵春梦》《游婺远:美丽乡村之旅》《雾美恩施》等,都是作者的得心应手之作。这些文章轻灵飘逸、诗情画意,既体现出作者的文化积淀,又因融入了他的生活体验,特别是小时候对于乡情的真切感受,从而引发出游历文字的魅力和人生体验的价值。这是一种交融:过去与当下的交融,历史文化与个人情结的交融,职业考察与文学氛围营造的交融。正是这种交融,显示了作者驾驭这种景观或游记题材的能力。当然,有些写国内景观的文章,囿于体验不够深、浸淫不够透,文字略有简单化倾向。

李未这部游记的最大特点,是好读、亲切,自然而不矫情,也没有卖弄感。读他去过的地方,可以当作导游图,按此索骥,绝不会虚往。

相较于书写国内熟悉的文化环境,作者在写国外的那些篇章中,显得有点吃力。至少有7篇,写的是我去过并写下文字的地方。李未在如此匆忙行走间,能够拍摄下那么多的美丽照片,能够流淌出那些值得记录、弥散光彩的文字,令人钦佩。但是,如果往深一层的文化与历史积淀去探寻,显然这些行文还嫌匆促,缺乏足够的体验和诗意的升华提炼。不过,着笔不那么惹人关注的地域、不那么“热点”的地方,就会相对容易些。比如他写到越南之行的“绿帽子”,既作为一种当地景观现象,又融入了一种不同国度的文化习俗,幽默风趣中透着智性。

引胡吉章老先生序言中的一句话:“就此,便可以毫不夸饰地说,这些富有浓厚抒情色彩的语言,确实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不是吗?”我想再补充一句:除了美的享受之外,你还会在阅读中获取新鲜的认知与思考。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