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温燕霞《琵琶围》:以人的转变为脱贫攻坚赋义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文艺报 | 桫椤 2021年02 点击数:
温燕霞的长篇小说《琵琶围》(《人民文学》2020年第9期,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以赣南山区为背景,虚构了一个小山村琵琶围,以扶贫干部工作的进展为主线,用扎实的现实主义笔法描写了山村脱贫致富的全过程。小说将对扶贫和脱贫现场的审美建构放置在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文化和世情之中,在为时代精神和人物理想化的性格形象接续文化根脉的同时,更以人的转变为脱贫攻坚赋予了历史意义。

尽管是从“扶”的视角入笔,但《琵琶围》以扶贫与脱贫双线并行,将脱贫作为扶贫的目标,通过脱贫反映扶贫的成果,在群众脱贫的过程中彰显扶贫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和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的热情,同时写出了群众在扶贫干部的努力下获得启发和鼓舞之后迸发出的主体性力量,在内容和主题上避免了“扶贫记”或“脱贫记”式的简化书写,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活态化的脱贫攻坚现场。从叙事而论,琵琶围是作者创造的一个孤悬于群山之中、住户不多的小世界,更有利于充分表现故事、人物和主题。进入小说中,会感觉受到两股方向相反的力量左右夹攻,一股来自扶贫一方试图尽快让仍然留在山高路险、山多地少的琵琶围的村民搬迁和脱贫,以完成驻村帮扶任务的迫切心情;另一股源于琵琶围人因袭传统生活方式、不思奋斗,“等着别人送小康”的僵化思想和陈腐观念。作者让临危受命的何劲华和金彩凤将说服绰号“两斤半”的酒鬼加懒鬼石浩财作为扶贫成败的关键,即明确落实扶贫政策仅仅是脱贫攻坚的外部条件,彻底告别贫困的根本在于人的转变,因此小说将人对人的工作作为叙事的核心目标。帮扶者将村民当作自己的亲人,收获了感动和信任,琵琶围人改变贫困命运、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动力因此被激发出来,两股力量合成了一股力量,通过易地搬迁安置和发展特色产业摆脱了贫困。两股力量从最初的排斥到最后的统合,既是脱贫攻坚的真实过程,也在叙事中形成了打动人心的张力。

以“进入者”的身份来到琵琶围,扶贫干部如何走进群众心中并得到信任,是作者为凸显人物性格形象设定的“过关题”。何劲华和金彩凤是被单位紧急抽调的“编外”驻村队员,而真正的队员杨明和镇帮扶干部则被石浩财赶出了琵琶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选择了代表着传统价值、可以打通贫困户心灵壁垒的传统文化作为人物生存土壤和进村入户的“敲门砖”,既为人物性格形成提供依据,也为人物完成扶贫使命奠定基础。小说所要表达的传统价值和时代精神分别寓托在两代人身上,琵琶围的老人橘子婆和哑伯是传统价值的化身,他们经历过红军时期的血雨腥风,为革命作出过贡献,因为身世成谜而一直生活在贫困中,但他们从未泯灭对信仰的坚守和对精神的守望。何劲华和金彩凤无疑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他们的出场带有身份转换的戏剧性,他们本不是驻村队员,而是琵琶围人点名要求后被单位派去解决问题的。但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任务,因此自觉克服个人和家庭的困难进村入户,最终帮助琵琶围人实现了搬迁安置和脱贫致富。作者将何劲华作为万千扶贫干部群体的典型代表,着力赋予了他近乎完美的道德人格和理想情怀。

在扶贫与脱贫的进程中将传统精神和时代价值融于一体,在脱贫攻坚中实现文化意义上人的转变,也是小说最重要的叙事逻辑。将传统价值作为时代精神的立身之基,是小说核心的价值立意,正是基于此而在群众心中形成的新的生活理想和思想观念,才促使琵琶围人告别先前的思维定式和陈旧生活方式,生发出摆脱贫困、走上小康的内生力量。其中,石浩财、许秀珍等形象作为扶贫叙事线上主要的“对手”角色,其思想和态度的转化佐证了扶贫工作策略的有效性。石浩财在何劲华的帮助下,从一个丧失生活信心的醉鬼、懒汉一步步走上正途,并在后期兴办产业的过程中发挥出积极力量,他的经历上演了一出由悲而喜的扶贫正剧。许秀珍亦是在新观念的影响下从“青皮寡脸、尖酸刻薄”变得“自信大方、甚至可亲起来”的人。共产党员石养财更是受到感召主动提出让出贫困户指标。哑伯写有“红军万岁”的搪瓷缸、何劲华挂在腰上不离身的笛子和他制造的精美灯彩,以分别代表着传统和当下的意象贯穿叙事的全过程,它们作为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和情绪指向的符号,承担着使人物行动向意义转化的功能,是极具艺术化的修辞表达。

作为乡村叙事的变体,脱贫攻坚叙事仍然建立在乡村叙事的基础上,只有熟悉乡村在新时代出现的新变化,了解脱贫攻坚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具体政策,体悟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才能写好这类作品。当下的乡村,既不是《创业史》时代的乡村,也不是《白鹿原》里的乡村,而是充满无限变化和生机的乡村,需要写作者以全新的视角和立场加以观察和理解。《琵琶围》标示出作者对这一题材的理解力和把控力的同时,也显示出对当下乡村的熟悉程度。曲折的故事和动人的情感建立在隐秘的乡村伦理、宏阔的地理风物和精微的习俗器物之上,大到山川河流,小到人的一颦一笑,并深度切入人在传统乡土文化滋养下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以人的转变写出了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绘出了一幅党的政策、扶贫干部、社会力量和困难群众合力进行的充满豪情和火热干劲的脱贫实践画卷,勾勒出了步入小康社会后的美好生活蓝图,使人看到了乡村的希望和未来,可谓是同类书写中的一部佳作。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