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宁军《心中的旗帜》:写出每一颗星星的闪光点
我在这样的背景下,读到傅宁军《心中的旗帜》,颇有感触。傅宁军可以说是报告文学战线的一名老兵,他之前的很多作品我也读过,他是很有成就的报告文学作家,也是很有想法的报告文学作家。这一部作品同样代表了他的水平。这一次他写的是一个县的电力系统共产党员服务队,这样的题材是不好写的,它没有轰动性的人和事,是写一个集体、一个群体,就像傅宁军在这本书中说到的:他在整理自己的采访笔记时就发现,他们每天做的就是好人好事。他们的好人好事都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的,所以我读这个作品就感到很亲切,书中所写的一些事情也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经历到,比如突然家里停电,或者电路坏了,就要找物业,找电力公司,他们服务的好坏也许从大的层面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对于具体事件中的人来说却是最大的事情。像这样的题材如何去写才能写出精彩来呢?傅宁军抓住了这一题材的特点:它既平常,又关乎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情,它在旁人看来可能只是一点小亮光,但这点小亮光却把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心都照亮。傅宁军就把服务队里的每一个人每一桩事情当作一颗颗小星星,他要写出每一颗星星的闪光点,所有星星的闪光点汇聚起来就是一个小太阳。所以在结构上他注意到不是重点写几个人,他几乎把这个服务队所有的成员都写到了,各种各样的情景都写到了。这就看出傅宁军的功力了。因为这样写尽管真实地反映了写作对象的核心价值,但从写法上说,这应是冒着一定风险的,它很可能就变成了罗列好人好事,没有高潮起伏,也许一开始你读几个会感动,但是继续读下去,就觉得都是这样的好人好事,很平常了,就会产生阅读疲劳。但是傅宁军采取多种方式避免了这种问题,把作品写得很吸引人。我觉得有几点是特别值得说一说的。
第一是写了变化。他写了一群集体的好人好事,写了数年来这支队伍的变化,读起来就不一样了,由队长领衔来穿插着写,队长领衔又贯穿始终,不仅写出队长和队长之间的变化,而且从这个变化看出这个时代精神的发展和演变。从一开始只要有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就可以了,敢于牺牲、敢于付出,就是第一代的基调。到了后来,就不仅是拼心血、拼身体了,还要拼技术、拼效率。到了第三代则强调了科技的运用,比如顾海峰用大数据让服务能够更加准确到位,第四代的郭鹏则充分利用互联网给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但是在变化中又有不变,不变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傅宁军写出了不变中的变化,写出变化最终是为了保证本质上的不变。这样扣住变化写就生动了。
第二是写了矛盾。傅宁军虽然立足于歌颂,但他并不回避矛盾。比如写到他们在服务中拼命地工作,旁边却可能还有人说风言风语,甚至不满,还要责怪,所以他们也受到了委屈。傅宁军既写外部的矛盾,也写内部的矛盾,在服务队里人们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为什么会有矛盾,怎样解决矛盾,傅宁军真实地写出来,不仅是为了让叙述有起伏,也为了更好地展现他们的精神。
第三是写了家庭,写出队员们家庭之间相互的理解以及家庭成员为此做出的牺牲。家庭的篇幅在作品中分量不小,而且在写法上也是值得肯定的。傅宁军在写家庭时不是一味地去赞扬牺牲小家,他注意写人情味。比方第一任缪队长跟他的夫人有矛盾,副队长陈炜专门陪他回家做工作,在陈炜的沟通下,缪队长在他的夫人面前认错了。如果傅宁军认为劳模牺牲小家都是应该的,他还会去写缪队长认错吗?但他这样一写,就写出了家和万事兴。我感觉这可能也是写歌颂性报告文学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英雄人物也应该是有情有义的,我希望作家们不要将英雄人物写成一个无情之人。傅宁军在这方面把握得比较好,他虽然写出了这些人不得不牺牲小家,但是他们也有内疚和补偿,尽量能够照顾到小家。比如写刘跃平父亲重病住院了,他必须去加班,这时不得不做出牺牲。但刘跃平加班到那么晚,衣服也没有换,就赶到医院照看父亲,哪怕时间很短。这一段显然很重要。又如描写顾海峰和赵文君一家的情形,也写得很生动,尤其写顾海峰跟女儿那种相互理解的关系,还是很感人的。但这一段我稍微有一点遗憾,就是写到顾海峰一再对女儿许诺要带她去旅游,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特别希望他能够成行,哪怕就一次。为什么?因为这好像成了歌颂型报告文学的一个模式,英雄人物总是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难道只有这样才能让英雄形象变得高大吗?假如写到他终于兑现了一次,哪怕只是小小的兑现,甚至是不圆满的兑现,我觉得都会让这个英雄形象在我的心中更加高大。我说到我的遗憾只是想说明一点,怎么样在报告文学写作中能够突破一些套路,能够找到更好的表现英雄人物的方式,也许从采访和理解英雄人物的过程中就应该有所调整。当我们认识到英雄人物应该是有情有义的,是热爱家人的,我们在写作中要把这一点写出来,我们在采访中也会努力把这样的事实挖掘出来。我希望通过报告文学作家们的努力,让英雄人物有情有义的风采充分展现出来。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