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大地震纸上闪回
《海原书》 季栋梁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壹】
2008年,汶川大地震,海原县震感强烈,墙壁裂缝(幸亏2005年,一孔窑洞坍塌,一家五口遇难,宁夏启动了危房危窑改造工程),人类有记载以来第三大地震——海原大地震从人们的记忆中浮现出来(是啊,八十八年了,能发生多少事,又能忘记多少事呢,何况当时是完全被忽略了),我开始了《海原书》的采写。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特殊的“年号”,这些“年号”伴随着人们的遭遇随时间的流逝静默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山走了那年”就是在海原的一个年号,讲起往昔,在海原人口中总会听到“山走了那年”。
1920年(民国九年)12月16日,发生了海原大地震,震级8.5级,烈度12度,全球96个地震台记录到此次地震,越南“海防的观象台时钟停摆”,非洲好望 角“餐 厅 里 杯 盘 哗 哗 落地”……大地震释放相当2亿吨TNT、1200枚原子弹爆炸的能量,是唐山地震的11倍,有感面积达250多万平方公里,极震区2万余平方公里,地震波及17个省80县,形成了一条长达237公里断裂带……1935年5月15日《南京日报》称海原大地震的强烈度使“地震仪针亦出筒至不能测其剧烈之度”,而《伦敦和中国电讯报》1920年12月28日报道:东京帝国大学“地震仪的指针断了……”可见其惨烈程度。
采访中走在地震带上,地面下陷、滑坡、裂缝、鼓包、陡坎……一系列地堑式地貌仿佛刀砍斧劈历历在目,最大滑坡31平方公里,最长山崩3500米,最宽裂缝500米,最长裂谷170公里,震中海原县干盐池一带大地严重错位,田埂位移最大11米,干盐池盐湖整体被抬高,向北移动了一公里多,形成上百个堰塞湖,最大的党家岔堰塞湖达190万平方米水面,被西海固人誉为上帝的一滴眼泪。在一条名哨马营的沟里,一棵500年的柳树被地震撕为两半,每一半都有合抱之粗,人可从裂缝间穿过,依然枝叶繁茂,是为地震活化石。
在西安镇我见到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他指着挂在墙上的炕桌子说地震时他爷就是将他推在这张炕桌子下,他才活了下来,名字改叫炕桌子。“老天爷收人哩,山走了,每个山底下都埋着人,土地爷喝多了,根子不稳,整日晃么,人的难大,五天后地又大动了一次,又死了好多的人,一个村子没剩下几个人,人见人啥都不说,就是个哭,谁家都有几个死人……唉,没人管么,没吃没穿,冻死的,让狼吃的,那时候狼多得很哩……”老人泪水不止。大地震持续三年,余震上千次,震后40日内发生余震7级1次、6级6次,没有及时有效的援助,寒冷、饥饿、瘟疫,又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当时的《地学杂志》所刊《陕甘地震记略》这样写道:“无衣、无食、无住,流离惨状,目不忍闻;苦人多依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日失所,复值严寒大风,忍冻忍饥,瑟瑟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特饿殍,亦将强比僵毙,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震后第二年,政府才公布死亡人数:23.4万多人,震中海原县死亡 73604人,占人口总数59%。海原大地震九十周年,专家最新研究公布死亡人数28.82万,占灾区总人数的56%。以死亡人数排序,海原大地震成为人类有记载的第三大地震——第一大地震是1201年7月发生在地中海东部的地震,造成约110万人死亡;第二大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午夜发生的嘉靖大地震,死亡人数约83万,地震波震撼了整个中国。
【贰】
海原大地震伤亡如此惨重,是因为极震带上木材奇缺,人们多居窑洞。海原人居住有两种窑洞,一种是“崖窑”,在陡坡上劈出断崖,掏挖而成。这有几千年的历史这种人类居住的窑洞始祖,就在震中海原县西安乡菜园村,距今4500年以上。“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诗经·大雅·绵》)。亶父,周文王的祖父。海原人居住的窑洞正是继承了周人“陶(陶通掏)复陶穴”的穴居。一种是“箍窑”,夯筑土墙,打胡基箍顶,仿佛拱桥桥洞。两种窑洞抗震性极差,12级烈度的地震,意味着“毁灭性的破坏”。据当时地方政府统计,房屋、窑洞倒塌20余万间,不少村庄直接掩埋了,好多村庄人死绝了,只留下个村名。当时的《新陇报》刊载海原县旅京学生冯翰英接到家书:“……吾家四十余口,除父与汝祖母外,俱归浩劫,房屋倒尽,什物无存,全县死伤人民不可胜计,震后又下大雪,冻死者尤难枚举……”
采访途中遭遇一场暴雨,六盘山余脉沟壑间滑坡,露出累累白骨,我第一次见到人骨是那样的白。我以为是冲出了古战场。西海固自春秋时代就是游牧民族的牧场,也是关中通往塞外西域的咽喉要道,“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的萧关就是六盘山的一个山口,更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要道,历来商贾络绎,兵家争持,见证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数千年的冲突与交融。北宋时是宋夏交界之地,宋夏三场大战役中“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数万人伤亡,大文豪范仲淹曾在这一带抗击西夏。一位银髯飘飘的老人说:“那白骨是地震亡人的尸骨,那山坡曾坐落过一个村庄。”他指着一道山梁说:“那道山梁下埋着一个村庄,地震那晚唱大戏,山走了,一窑一百多号人,全埋到下面,都说即使到了现在,还能听到鼓乐唱声。”
2015年,海原县新庄村修公路时挖出大地震所摧毁窑洞遗迹,现场白骨累累,窑主后人杨保璞已是63岁的老人,泣不成声对记者讲说大地震千万山体发生滑坡,36口人有35口被埋在窑洞中,他爷爷住在平台上“高房子”内才幸免于难。当时和人一起埋了的还有80多只羊、四五匹马和几头驴。
【叁】
居住条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没有及时救灾。走进一位幸存者之家,一家人正在看汶川大地震救援电视新闻报道,老人抹着泪说:“那时候没人管么,你看现在这地震那救得,那时候要像这样救,死不了那么多人,咱这达都是黄绵土,住的都是窑洞,山走了,人给捂到窑里了,许多人不是给塌下来的土压死打死的,是被活活捂死的,像现在这么往出刨,许多人都能救下……”直到大震一月后,甘肃省才向北洋政府发出第一份电报,甘肃督军张广建带着人到黄河边祭祀河神。而政局动荡军阀混战的北洋政府,唯以总统徐世昌之名捐了1万块大洋。
可悲的是第一批进入震区考察的是外国人。国际饥饿救济协会总干事霍尔、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克劳斯等三人在地震两个多月后进入震区考察,留下了珍贵的文字与图片资料。1922年美国《国家地理》发表了《在山走动的地方》:“在丝绸之路的一段上,山峰在夜幕下移动,巨大的地裂,山崩如瀑布般一泻而下……大山在一夜之间移动到了别的地方……他们惊奇地叫道:山走了。”这篇文章成为提及海原大地震必引用的文字。即使墙上“20世纪,中国,西方世界遗忘了的灾难”这话也是老外说的。时隔一月后,北洋政府才派出调查组赴灾区调查。
采访中一位男子叫李唐宋,我问哪几个字?他说李唐赵宋。我说这名字三个姓?他说对,就是三个姓。我呃了一声。西海固人的官名(西海固人把大名叫官名)是很讲究的,鹏程、彦章、朝辉、耀祖、焕志……很有寓意与寄托,用三个姓起名有什么寓意与寄托。他说:“有大寓意大寄托哩。”他说这叫一人开三门,李是本姓,唐是老外家(奶奶的娘家),宋是小外家(母亲的娘家),地震中两门人都死绝了。他很争气,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三姓门户都开了,“宁拆十座庙,不黑一门人,顶门开户,胜造七级浮屠,功劳大哩。”在西海固这样的名字不少,张孙有,张家和孙家共有,陈尚根,陈家尚家共有的根,一人开两门,有一柳姓男子,八个儿,五个姓,“都是山走了那年给害的,死的人十分之七还多,好多人家绝户了。
【肆】
如果说大地震是上天降下的灾难,人为的灾难才刚刚开始。甘肃军阀借地震名义以民国铜币做样板,翻砂铸造铜币,在地震灾区大量发行。这些铜币只能在甘肃省境内流通(当时的西海固属于甘肃省,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归属宁夏),老百姓无法从外省购进粮食,而甘肃省为重灾区,粮食物资严重匮乏,只能用“砂板”购买“粮食卷”才能购得到粮食,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而甘肃执政者频繁更替,翻砂铜币发行长达4年之久。现在在西海固民间还发现大地震时发行的民国九年、十年、十一年的铜币。
利欲熏心导致接踵而来的甘肃省大旱更为惨烈:1924年,“甘肃全省春夏亢旱,禾几无收,民大饥……兰州因连年大旱,仓库空虚,人民乏食,甚至发现有卖人肉包子的。农村萧条,土地荒芜,灾民多流徙他乡谋生。”三年中灾情并未缓解,民国十八年的大灾荒又来了,持续四五年之久,小斗小麦的价格达到50个大洋。“民国十八年,死人满山沟。人吃人,狗吃狗,鸦雀老鸹吃石头。头晕眼花难行路,跌倒便入他人口。别人吃了倒罢了,父子兄弟如割牛。家有亡人不敢哭,怕人听到死相守。即使入土也不安,深埋五尺不见骨……”1929年,上海华洋义赈总会观察干事安献金到甘肃调查灾情报告:“沿途灾情之惨出余料之外”,“以人为食之事,在该省已司空见惯”。《隆德县志》记载:“十六、七、八年旱灾、匪灾迭蒙……虽有赈务分会之设,然毫无经费,不过奉应文书,徒用空名,并无实际,又有灾情救济委员会,亦只宣传实况而已。”甘肃全省64个县有58个县受灾,灾民达250万,全省先后有140余万人死于饥饿,有60万人死于瘟疫,天灾人祸导致民不聊生,匪患丛生,有30万人死于兵匪之手。(白文怡《话说民国十八年(1928)的大饥荒》)
海原县就是“西海固”之“海”。“西海固”是宁夏六盘山下西吉、海原、固原等9个贫困县区俗称,是中国回族聚居最集中的区域,也是革命老区,1935年红25军踏上了西海固,同年10月,毛泽东率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1936年10月22日,红军三军主力会师西吉县将台堡,标志着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西海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下水奇缺,雨水稀少,年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蒸发量却2000多毫米,十年九旱。陕甘总督左宗棠过“西海固”,奏折中一句“苦瘠甲天下”的长叹成了“西海固”的标签,1972年,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给予“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的定语。“西海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仍有70%的群众吃不饱、穿不暖,一提“西海固”都知道是中国最贫困的地方,“西海固”必在其列。1982年,中央实施“三西”(宁夏西海固和甘肃定西、河西)扶贫开发计划,西海固首开中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
经过几十年扶贫攻坚,2020年西海固全境脱贫。对于西海固来说,这是一块具有历史意义的丰碑,这片有着几千年人类历史的土地,与中国历史变迁息息相关,历朝历代都在经营,却穷了几千年,如今与全国各地同步迈入小康社会。“西海固”地区作为中国最贫困区域,引得全国人民的深切关注,几十年的扶贫成效显著,十月文艺出版社韩敬群、章德宁二位老师约写《西海固笔记》,我将《海原书》寄二位老师看了,他们决定再版,值海原大地震百年之际,我对《海原书》进行修订,期冀能见证这片土地脱胎换骨的伟大变迁!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