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一幅众声欢唱的乡村画卷——读《暖夏》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长篇小说选刊》 | 陈涛 20 点击数:
2020年,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在这项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当中,广大中国作家以不同方式深入脱贫攻坚一线,用自己手中的笔真实记录下了这段历程与这份情感,创作出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王松的长篇小说《暖夏》就是其中非常醒目的一部。

《暖夏》是脱贫攻坚大背景下,近两年发生在天津郊区一个名叫“梅姑”的小镇的故事。故事主要集中于小镇上的两个村子,分别是东金旺村与西金旺村,他们原本是一家,并且之间渊源颇深,却因传说中的一段轶事致使如今隔河相望,甚至多有隔膜。两个村子,一个穷困些,一个富裕些,一个文化强些,一个相对弱些。两个村的负责人,一个是张少山,一个叫金永年,年龄相仿,虽说太爷那一辈拜过兄弟,但如今也关系微妙,只因在镇政府开脱贫动员会时拌了几句嘴,东金旺村的张少山难忍对方的奚落,誓言两年之内改变全村的贫困面貌,于是故事也就在张少山一步步想方设法甩掉贫困中展开了。

在众多反映脱贫攻坚的文学作品中,《暖夏》有几个很鲜明的特点。首当其冲的是作品故事精彩,可读性强。《暖夏》如同一幕活生生的电视剧,节奏明快,戏剧性冲突不断,作品里的一切随着我们的阅读而一一上演。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场景、看到人物、听到对话,深切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流动。《暖夏》中,先后出场人物男女老少二十多个,他们个性鲜明,语言各具特色,偶有的语句不适,对作品并无妨碍。作者的笔始终贴着人物去写,与人物贴得紧,贴得实,贴得完满,所以人物的性格、言谈以及行动与命运走向自成逻辑。作品中人物有主有次,均灵动而鲜活,而非僵硬与模糊,他们让人有喜有爱,有怜有恨,但都有独属自己的声音与腔调,在众声齐唱中传递出一种世俗烟火中的温暖气息。这背后无不透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熟稔与洞察,以及深厚的叙述功力。

乡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是外力输注与内力滋长的交相辉映。外力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靠的是乡村的内生力量,靠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尤其是那些不向贫困屈服的充满活力、具有能力的年轻人。当下乡村的空心化严重,年轻人外出打工早已是普遍性现象,但乡村的建设离不开这群有知识、有文化、业已开阔了视野的年轻人的回流。显然,作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抓住了乡村脱贫以及振兴源源不断的动力所在。

《暖夏》由朱卷、兰卷、荷卷三部分构成,在每一卷当中都有一个主要人物,分别是二泉、茂根、金尾巴,他们都是年轻人,前两个是外地返回家乡创业的年轻人,金尾巴则先是在村里游手好闲,后来惹了祸外出闯荡,最终也返回家乡创业。在作品中,年轻人的形象占据了绝大多数,如果将他们挨个分析,我们会发现不管是因为父亲去世、无奈辍学的好学生二泉,还是开办饲料厂的茂根,种植槿麻的金毛儿,养猪的金桐,开办蔬菜大棚的金尾巴,还是马镇长、兽医金长胜等等,他们无不本性良善,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份积极向上的人生姿态。在作品中,他们深入探索、四处奔走、求新求变,只为改变自身命运以及乡村的落后面貌。

在这群年轻人面前,作者宛若一位前辈、长者,他以父辈人的包容与浓情爱着他笔下的这群人物。作者所展示给我们的这群年轻人,其根深深扎在乡村,他们与乡村、邻里之间的关系浑然一体,他们注定属于这块土地,并将为这里的崛起贡献青春与热血。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与情感的传承,我们还可以看到和解、成长与收获。在作者的笔下,高中时的二泉拒绝了同学金桐的表白,所以两人之间产生了裂痕,后来二泉返乡创业,金桐暗地帮忙,最终他们之间达成了和解,爱意在彼此之间萌生;金尾巴原本不务正业,后来因为一场单相思而发誓洗心革面,其中虽多经挫折,也终与大凤走到一起,开创一番前景光明的事业;茂根聪慧,总能看得长远,开办饲料厂同样红红火火。东、西金旺村也正是在这群人的辛勤付出与收获中,不断收获着希望与未来。

《暖夏》中还有三个不得不提及的人物,分别是张少山、金永年与马镇长。尤其是张少山,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他像一条线,将文中人物紧紧拴在一起。张少山明事理、有能力,认真负责,做事公道,为了村子脱贫,可谓是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方式。是他把二泉从广东召回村里,请二泉做他的帮手,是他给茂根费尽周折跑贷款,也是他用尽心机请金桐帮二泉养猪,还是他面对岳父的切身要求,不讲私情,结果惹得岳父雷霆震怒。相对于张少山,金永年与马镇长的着墨不算多,但也恰到好处,他们的适时出现,或制造悬念,或推进冲突。在作者的笔下,他们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具体引领者与执行者,他们的智慧与经验,将众多的力量汇聚成推动脱贫的磅礴之力。

重视并展示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使《暖夏》迥异于大多数同类题材作品。扶贫一方面注重物质层面的帮扶,另一方面还有精神层面的帮扶,扶贫也要扶“智”与“志”。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二者缺一不可,甚至后者所产生的持久影响与深远意义更甚。东金旺村虽然贫困,但是有一群爱好文艺的人。他们是擅长彩绘的张二迷糊,高中时便是文艺骨干的二泉,天天与响器班混在一起的金尾巴,吹唢呐的金毛儿,以及从小学相声的张少山,可谓是人才济济。西金旺村因为养猪而富裕,但村里文化氛围淡,想搞文化节先是被骗,后来与东金旺村合作,才算是取得圆满成功。作品中马镇长对张少山讲到西金旺村时说:“所以,他们的经济再怎么发展,也总是瘸着一条腿。”这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的心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将日益凸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场面也将会越来越多。

在谈到作品为何定名为《暖夏》时,作者说:夏天,是一个客观的季节,暖,是主观的人的感觉和人们共同营造的氛围,就是我们的脱贫攻坚,对农民生活,包括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关心与关注。《暖夏》的暖,意义是随着脱贫攻坚的进程,温度不断升高,人们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越来越活跃,乡村的面貌也越来越丰富,农民生活越来越美好。的确,如他所言,《暖夏》是一部暖色调的作品,这份暖,不仅体现在众人在脱贫之路开拓向前带给我们的振奋,体现在东、西金旺两村隔膜消除、走向融合带给我们的兴奋,还体现在年轻人获得成长、收获爱情和事业带给我们的欣喜,更体现在触手可及的美好未来所带给我们的愉悦与畅想中。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