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难中追求光明
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国乃国民天职。受其父郇恺元的影响,郇华民自小便深刻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初中毕业后便决定秉承父训回乡办学,从此便与革命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追溯的过程中,《追光者》充分考虑到个体生命与时代的关联性,将起伏波折的人物命运放入社会历史进程中加以考量,并用大量事实告诉读者,郇华民的革命教育事业是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连的。在列强割据、军阀混战的年代创办乡间小学,传播革命启蒙思想;在战火纷飞、烽烟四起的抗日战争中创办游击中学,为国家培养输送大量革命人才;在辽沈战役胜利后临危受命,重建海师辉煌;新中国建立后更是多次奔走,遵循党的召唤,从医学专科学校到新海连水产专科学校,为国家培养新青年新人才;直到最后重回海师,为曾经的副手做副手,为教育事业奉献最后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追光者》不仅仅是简单回顾郇华民创办学校的艰辛历程,亦注重将郇华民的办学与教育理念呈现给读者,如重视教师、关注学校的社会责任、强调学生的实践精神等等。作者将郇华民的这些教育理念穿插入其办学治学的过程中,书写纵横交错,让我们得以全面、完整地了解到郇华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在用大量笔墨回顾郇华民革命教育事业生涯的同时,《追光者》不忘追寻郇华民的精神风骨,让我们可以随着时光顺流而下,感受郇华民在坎坷人生中所展现的崇高的道德风范。为办学,郇华民散尽家财,后期更是将430亩土地、30间房屋全部无偿献给政府;办学时,郇华民淡泊名利,踏实奋斗,从不争夺名誉地位,而是甘心做副手,一心办好学校;对学生他关心爱护,对困难的学生多有帮助,对学校的教师更是十分尊重并多有帮扶,甚至顶着高压起用了如张国华等有历史问题却十分优秀的教师;而在“文革”中也是不作伪证,宁愿受辱也要清白做人。先贤已逝,但先辈们的高尚品德风范却值得后人时刻传颂与铭记。两位作者用朴素而真诚的语言,沉潜到人性的深度,从郇华民的人生态度、办学态度、政治态度中探求他内心深处的精神思想,充分凸显了郇华民作为一个革命教育家的开阔胸襟与道德风范,对于读者理解郇华民的人格襟怀大有帮助。
此外,郇华民在投身教育事业的同时,坚持理想与信念的追求亦是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郇华民最初从“三民主义”走上教育之路,后来又从狭隘的自我主义脱离开来,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并最终立志,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这可以说是郇华民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无论何时,郇华民内心都充满了共产主义理想,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一生。虽然曾经在白色恐怖中有过动摇与彷徨,但郇华民从未放弃对党的信仰与追寻,尤其书中千里寻党的一段委实令人动容。在与党失去联系后,为了不至于迷失前进的方向,郇华民组织众人千里寻党,并在寻到党后坦诚接受党的监督与考验,把党的事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追光者》并未刻意回避这样的彷徨,事实上,正是由于对这些历史问题的如实书写,才有了书中真实的普通的郇华民,才更为客观地展现了郇华民坎坷波澜却又光辉灿烂的一生。
阅读全书,读者能够感到两位作者广博的史学素养。全书史料详细扎实,考证有理有据。《追光者》是一部纪实文学,郇华民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必然不能随意地涂抹书写,而应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相,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郇华民。从阅读中可以看出,两位作者为此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包括口述资料及各类回忆性文章,采访了郇华民的家人、亲朋好友等,曾多次到郇圩竹墩村、中寨村、沭宿海抗日中学纪念塔等郇华民工作奋斗过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并对书中出现的事件与人名进行多方证实,争取做到事事有根据。如书中曾提到,为确定鞠祥礼是否为郇华民的化名,作者专程前往中寨小学所在地,与当地乡亲多方沟通核实。书中还大量引述了郇华民的家人、亲朋好友、同事、学生及他自己的各类回忆性文章,这些材料的大量直接引述,不仅真实再现了这些历史人物其时的切身感受,也充分显示了两位作者对郇华民资料极为熟练的把握。此外,在书写的过程中,两位作者始终秉持着理性公正、尊重史实的态度,对其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秉笔直书,并不因为涉及某些历史问题而试图跳过,只希望能呈现给读者一个尽可能还原的历史真相。
书的名字是《追光者》,主人公一生都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与理想,但他同时也是光明的播撒者。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积极寻求救国之路,兴办学校,传播革命思想,将希望与光明播撒入每个人的心中。《追光者》真实地再现了郇华民的革命教育事业理想与道德风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教育工作者的形象,确实是纪实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