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断编:金克木述生平》前言
——金克木《倒读历史》
关于金克木的生平研究,目前所能看到的,除了一些零星片段的回忆文章,便是粗枝大叶的年表式描述,惜无完整传记行世。究其原因,大约和金克木晚年“很不愿意谈到自己”(《比较文化论集·自序》)有关,但很多后辈学者却也看到,金克木不同于很多专家学者之处,恰又在于他经常谈论自己。是金克木自己说错了吗,恐怕未必,因为金克木谈论自己的方式和目的,与一般人有些不一样。
因此,我们从金克木的等身著作中,编选梳理出这么一本金克木谈论自己的集子,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呈现这位大学者更为丰富、具体的人生道路,更是为了有机会再次跟随这位睿智的老人,一起思其所思,想其所想。
一
本书据金克木先生生平轨迹,略分为四辑。
第一辑“小学生”,收集金克木先生自述出生至小学毕业期间的十四篇文章。
金克木先生受到的正规学校教育,只到小学毕业为止,后来完全是凭借自学,跻身中国顶级学府超一流教授的行列。这在如今重视学历的教育体制下,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小学生”俨然成为金先生的一个符号,时常被喜欢金先生的读者提及,令大家艳羡的,不仅是金先生的天才,也包括那个时代开通的教育大环境。但读罢本辑的文章,或许会发现,那个时代的小学生,含金量原来绝非如今可比。
金克木先生,祖籍安徽寿县,1912年8月14日出生于江西万载县。寿县是古城,当年淝水之战,八公山下,草木皆兵,说的就是这个地方,而《旧巢痕》评点本中八公山人的托名,也是典出于此。金先生的父亲是清末的捐官,在江西万载县得了一个县官的缺,从安徽跑到江西,还未及捞回本,就遇到孙中山宣布废除帝制,清朝灭亡,他父亲也随即被扣押抄家,郁郁而终。金克木是家里的第四个儿子,父亲去世时,他刚八个月。
随后,1913年,金克木在掌管家政的大哥安排下,随全家回安徽当时的省城安庆,这里是大哥的生母,也就是自己嫡母的老家。这个长江边的山城,金克木来时不到两岁,走时才五岁,它留给金克木的印象是淡漠的,但有一件重大的事情,却发生在此时,那便是识字。人生识字忧患始,他往后一切的学问思索,都要追溯到大嫂领着他认门联上的“人”字那一刻。
1916年,金克木随家人折返老家寿县。这一年,袁世凯称帝,随即惹得各地军阀四起;也是这一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科学与民主旋成潮流。外面时局风雨琳琅,但在这建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寿县祖屋里,却仍是一派波澜不惊。金克木在这里随兄嫂描红、背经、读诗、上桌识礼、入屋听曲,受的依旧是非常传统的旧学教育。1920年,大家庭因大哥的去世解体,同年,因为三哥受聘去寿县第一小学教书,金克木这也顺带进入第一小学,开始接触新学。在这里,他看到把教育视为强国之本的小学校长,听到和背经抄书完全不一样的讲课,也接触到家里极少见到的民国书刊。
1925年,金克木小学毕业。从1916年到1925年,以这个时代特有的、新旧杂糅的方式,金克木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九年义务教育。
本辑文章又可细分为三部分。《学说话》《学读书》两篇,是金先生的夫子自道,基本交代了自己童年轨迹,是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八篇文章,用小说体述其入小学前事迹,虚虚实实,但可由第一部分的两篇文章作印证;第三部分四篇文章,述其小学生活。
二
第二辑“少年时”。收文章十七篇,大体分三部分,前两部分是小说体,分述乡下教书、离家进京,偏虚,却能具体而微;第三部分是回忆随笔,综述这期间的教书、读书、写作以及翻译生活,偏实,却仅提纲挈领,故可与前两部分参看印证。
金克木十三岁小学毕业后,因家境困窘,无力再上中学,随后两年,遂受教于私塾先生。1927年,北伐军打到长江流域,金克木被送往乡下躲避兵灾,却在一个名叫警钟的朋友处,看到了《新青年》一至五卷,得以初识新文化运动的整体面目,胸中旧学新知的碰撞交汇,眼前良朋益友的切磋辩论,待到回城,他遂有焕然一新之感。此时,金克木十五岁。
1928年,大革命失败后的风雨交加中,十六岁的少年被信仰的火深深攫住,他去乡下教小学,其实是预备投身革命运动。在这半年,金克木学到了任何学校也学不到的东西,也迈出了从少年到青年的第一步。
1929年春,离家不远的凤阳省立第五中学招新,因原是师范学校,学费、宿费和伙食费仍一概免收(原来师范免收学费,促进基层教育,早成常识)。金克木随同乡前往,先入学,打算秋季再考学籍。但开学不久,遂有学生不断酝酿运动,随后一批学生被抓走,学校随即遣散学生,停课整顿。金克木无奈折返家中,暑假期间因凤台县民众教育馆的老同学相助,去凤台县齐王庙小学教书。金克木在此做了一年的小学教师,认识了几位在外地上过大学的同事,受他们影响,随即萌发了去北平读书的念头。
1930年7月,金克木随友人坐船经南京、上海,随后又坐海轮,于月底抵达北平,暂住于皮库胡同久安公寓。北平生活,可谓金克木人生的又一大关口,在这里,免费的公立图书馆、开放的大学课堂,以及周围各式各样的青年友人,构成十八岁的金克木新生活的几个支点。他既是在用心读书,亦是在不断地读人、读物。
1932年,因兄长去世,家里断了接济,生计所迫,金克木赴山东德县师范初级中学任教国文并兼教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在德县待了半年,此时开始写新诗,并在1933年的《现代》上发表,随后因朋友相助,得到一个在北平某报编文学副刊的机会,这便又折返北平。随后,依靠编辑、翻译、写稿,继续在这古都漂泊。唯有一次短期就业,是1935年因友人沙鸥介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金先生自述,那不到一年的时间,是其学得最多的一段。
以上两辑的文字,金克木论自己童年及少年岁月,大抵小说家言和回忆随笔并存,这并不是金克木故弄玄虚,而是和他谈论自己的目的息息相关。
关于自传这种文体,钱锺书有过一段极有意思的话,“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称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或者东拉西扯地记载交游,传述别人的轶事。所以你要知道一个人的自己,你得看他为别人做的传;你要知道别人,你倒该看看他为自己做的传。自传就是别传。”
这番关于传记意图和结果、形象事实的真与假之间有趣的悖论,想必金克木也是深有体会的。“小说往往用假话讲真事,标榜纪实的历史反而用虚构掩盖实际。孙猴子七十二变是假,孙猴子的言行性格是真。……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孔乙己外传》)故而,金克木晚年自编《孔乙己外传》,以小说之名,述生平过往,另有《旧巢痕》评点本,假托居士山人,真事假语,变幻莫测。其用意,我猜也在于要把拘泥于真假的这个障给破掉。那是不是尚还有一个东西,它比表面的真假更为重要?
“少年时”一词,语出金克木先生八十六岁时自编的同名小书。一个人的少年时,当是思想人格定型的最最关键之时。西方有教育小说,老老实实从头说起,顺时针追踪少年时;中国有史书列传,每每在最后才附上一个“初,某某如何如何”,逆时针回溯少年时。这两种方式,金克木先生都了然于胸,但却都不拘泥。“茗边老话少年时,枯树开花又一枝”(《少年时·前言》),金先生要开的花,不是被时光染黄的标本,而是年年岁岁都可以来去的花。
三
第三辑“十年灯”。收文十四篇,内分两段,一是国内的辗转,二是印度的隐修,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1936年,金克木有一段江南之旅,在杭州孤山脚下的俞楼住了约一百天,译出《通俗天文学》,并因戴望舒之邀编出自己的第一部新诗集《蝙蝠集》,后经南京回北平。不久,七七事变爆发,金克木随即和刚刚来北平不到一个月的母亲一起,匆匆离京,先回老家寿县,后一路南下,经武汉、长沙、广州,终至香港,依靠为报馆翻译外电,生活了将近一年,后至桂林,经历了1938年冬天的桂林大轰炸。1939年,经陈世骧介绍,赴湖南辰溪,在桃源女子中学教英文,并在迁徙此地的湖南大学文学院兼教法文,其间暑假去遵义看望老母,又去昆明拜会吕叔湘、罗常培、傅斯年等学人,受大震动,思谋跳出文学的小圈子,毕生从事学术,并打算由拉丁文入手,上追古希腊经典,从而探明欧洲文化源流,但因生活无着,决心未下。
1940年,金克木随母亲寄住贵州遵义朋友家,后老母随同乡移居柳州,暂无挂碍。这年夏天,金克木至重庆,打算办护照去印度。但因战事吃紧,签证无果,在防空洞躲空袭的空隙,译了一部英文小册子,预支了稿费,匆忙逃至贵阳。在贵阳,他差点下海经商,终废然知返。1941年,金克木再赴昆明,经滇缅公路,终于辗转至印度,在加尔各答《印度日报》做编辑。1943年,赴佛教圣地鹿野苑专修梵文,兼读佛典。在这里,金克木遇到一位名叫赏弥的老人,指引其梵文与佛学的门径,是为其人生又一大关键点。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从1936年到1946年,这十年,是中国战火纷飞的十年,中国的读书人奔波于江湖,辗转于防空洞,却斯文不绝,弦歌不辍。这其中原因,金克木在晚年有很深入的思考。他以为,中国历来有两种文化,有“文”(读书人)的文化和无“文”(民间)的文化,这两种文化始终相互渗透、互相补给,不考察无“文”,就看不清有“文”。
因此,战乱中的颠沛流离,在他人或许是噩梦,但对于青年金克木,却恰恰是一个接触无“文”的文化的机遇。这横穿大半个中国的万里路,一洗金克木身上浸淫日久的有“文”的文化,让他得以重新元气淋漓,这样,后来印度乡村中的读万卷书,也才有根基。
四
1946年,金克木离开印度,回国奉母。他先到上海,谋教梵文未果,后经吴宓推荐,刘永济安排,来到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印度哲学,其后半生的教授生涯从此开始。1948年,金克木重回北京,入北京大学任东方语文系教授,从此时直至2000年逝世,这后面半世纪的风回云起,他均是和燕园一同见证。
本书的第四辑“善知识”,收文十二篇,内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五篇,回忆后半生交往的师友,电光石火,却有大意味;第二部分三篇,分述一生最为核心的三个方面:教书的职业、男女的情感以及创作的事业;第三部分四篇,都是类似临终絮语,自己做总结。附录一篇《如是我闻——访金克木教授》,是金克木晚年自撰的问答体,清楚理解和表述自己一生,托名“尹茗”,尹茗者,隐名也。
与自述童年和少年岁月时的浓墨重彩相比,金克木对自己后半生的事情倒真的谈得很少。这其中反差,除却因为有些当世人事不便多谈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和金先生谈论自己的目的有很大关系。这在前面已略提及,下面试进一步叙之。
一般人写自述或是回忆文章,即便中肯客观的,也都是以“我”为主。某年某月,“我”如何如何,要的是使旁人了解那些“我走过的道路”,或者“我与我的世界”。但金克木先生关心的,倒不在那个“我”上面。倘若只是为作自传,金先生一定服膺休谟的老话,“一个人写自己的生平时,如果说的太多了,总是免不了虚荣的,所以我的自传,要力求简短。”所以,倘若真的去寻先生的自传,那当属写于1992年的《自撰火化铭》,寥寥千余字,便足了一生。
而在这千余字之外,先生晚年之所以又花了数十万言来谈论自己,尤其是谈论成长时期的自己,其实是把自己给“豁”出去,把过去的自己当作一段可供现在的自己揣摩研究的史料。换言之,金先生用墨最多的,不是一个人到底做过什么事、得到什么物,而是如何在无“文”的文化和有“文”的文化的合力下,在时代的潮汐中慢慢形成这个“人”。金先生以自己的方式,把西方的教育小说和传统的史书列传打通,把辨求人事真假的迷障破除。
《史记·管晏列传》云:“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这种从著作到人事的转向,我想除了知人论世的需要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缘由:书是有“文”的文化,一旦定型便不受具体时空影响,故可以暂时不论;而人事可以说是无“文”的文化,如不及时论述(司马迁称其轶事,可见并不介意真假),可能那段具体时空和具体时空中的人所承载的无“文”的文化,之后就不复存在了。
而这些对过去轶事的论述,正如金克木所言,“都出于‘现在’,而且都引向‘未来’。”(《无文探隐》前记)
2000年6月,在病重入院前写就的最后一篇文章末尾,金克木再次强调之前的认识,“过去是未来的镜子,别人是自己的影子”。
2000年8月5日,金克木病逝。
五
题名《续断编》。续断是一味中药,可以通血脉、强筋骨,对骨折等症有益。通则强,断则弱,中国近世百年沧桑,被拦腰折断的东西太多,“飞梭往复,常须续断”。(《自撰火化铭》)“续断”一词,可以说正是金克木先生晚年思想致力所在。
此外,本书的编选企图用先生自述的文章,把其一生经历大体接续在一起,亦是一种“续断”的用心。当然,终不免有诸多依旧断开的地方,好在先生也曾专写过《续断》一文,说完“续”的好处之后,也说了“断”的好处:对于喜欢思考的朋友,那些“断”的地方,可能正好是一些富有意味的开始。
(摘自《续断编:金克木述生平》,金克木著,张定浩编,作家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