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岸《古城驿》:动荡时代的人生画卷
在《子归城》第1章有一段关于古城驿的描述:
古城驿旧称子归城,俗称古城子。在上个世纪初,是个充满魔幻氛围的不夜城。四马拉的大车载着俄人的棉布、火柴,阿富汗的鸦片、巴旦杏仁,印度的珍珠香料,英美的呢绒香烟,滚滚而来,一峰峰骆驼驮着和田玉、福建茶叶、江浙绸缎、新疆鹿茸贝母、珍禽,源源而去……天南海北,五湖四海,上三教下九流,高鼻子的洋人黄皮肤的华人,都满怀希望毫不犹豫地认定这个丝绸北道最大的旱码头是实现自己金色之梦的伊甸园。自然而然,这里便终年马蹄腾尘,驼铃振荡。
从这段描述来看,古城驿确实是个国际性的、充满魔幻氛围的不夜城;《子归城》中的人物就在这样的地方活动,一起展示了动荡时代的人生画卷。
在古城驿,各路人士聚集于此,所谓“天南海北,五湖四海,上三教下九流,高鼻子的洋人黄皮肤的华人”均在此云集,一起演绎了各自的人生。这些人在古城驿劳作、生活,一起经历了辛亥年前后的动荡生活,构成了动荡时代的一幅幅人生画卷。
在所有这些在古城驿生活的人中,有一个人在小说中有特别的地位,他就是流浪汉刘天亮。他也是《子归城》整部小说的中心人物,就像在小说第2章开头写到的:“刘天亮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在辛亥年十月那天的故事就很让我着迷。”实际上刘天亮在小说第1章就出现了,而且他一出场就遇到了麻烦,因为合富洋行二老板巴赫·铁尔森正给红胡子雅霍甫下毒时他刚好在场,雅霍甫被毒死了,巴赫·铁尔森毕竟做贼心虚,虽然他无法确定刘天亮是否真的知道下毒的事情,但他担心刘天亮可能泄露机密;所以,巴赫·铁尔森写了两封信:一封信交给刘天亮,叫刘天亮带给索拉西(索拉西是黑沟煤矿的矿长,又是巴赫·铁尔森的表弟),因为刘天亮要去黑沟煤矿做苦工;另一封信则叫一个亲信送给索拉西,叫索拉西找机会杀掉刘天亮(原文是“让他去见魔鬼”,“他”指的就是刘天亮)……
作为贯穿始终的人物,刘天亮的故事是很多的,他后来到黑沟煤矿做工,还当了领班,又带头暴动,最后只好离开黑沟煤矿、后来又当保镖,赚了三根金条,还有他和云朵之间的爱情等等。
讲到刘天亮,他的红鬃马(一匹真正的汗血宝马)也是值得一说的。红鬃马是刘天亮从哥萨克骑兵队伍中从一个老白俄那里抢(也可以说是偷)来的,此后,红鬃马就一直伴随刘天亮。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又是单纯的,人的命运是不确定的,甚至是无法捉摸的。但是,就刘天亮和红鬃马的关系来说,却有许多令人感动的地方,红鬃马是匹非常有灵性的马,红鬃马甚至救过刘天亮,使他免于杀手的追杀。所以,当红鬃马终于死去时,刘天亮的内心一定是非常悲伤的。尽管刘天亮当时没有捶胸顿足,没有悲伤流泪,但是,红鬃马的死却笼罩了他一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实际上刘天亮当时是悲伤到极点,一个悲伤到极点的人极有可能是不会当时表现出来的,但会一直在他内心深处持续地存有造成他悲伤的事物或事情,红鬃马对于刘天亮就是这种使他心灵震颤的事物,正因为如此,红鬃马的死才会“无与伦比地笼罩了他的一生”。
这部小说当然还写了其他许多人物的故事,比如于文迪知县一家七口被杀、钟则林最后隐居沙枣梁子、木车行老板郝大头最后倾家荡产、何坨子的老婆撒拉尔与红胡子雅霍甫生的女儿珠娅(后来改名柳芭)的悲惨遭遇及最后被杀,等等等等,这些故事绝大多数都是令人悲伤或者伤感,似乎很少有令人高兴的人物或故事,我们在这个小说看到的,的确是大动荡时代的破碎的普通的人与事,即使是刘天亮与云朵,他们之间美好的爱情,在小说中也是着墨不多的。至于写到杨增青与察罕通古战事,这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过的,当然作者进行了小说化的处理。
《子归城》的人物众多,这些人物作者并不是平均用力的。正是这些众多人物的各种各样的命运,构成了那个动荡时代的人生画卷。这些人物的故事摆列在小说中,就像是一幅幅的画,这些画或浓或淡,或远或近,或清晰或模糊,一起纵横交错地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
纵观刘岸的长篇小说《子归城》,在叙事方面这部小说是有独特追求的,也体现了刘岸在小说艺术上的积极探索;而且,这种叙事实际上与作者要表现的那个动荡年代的众生相也是息息相关的。作者抽丝剥茧般地讲述/描述了清末民初在西北边陲发生在古城驿的各色人物的故事,尽管是虚构的小说,但也可以通过这样一部小说反观辛亥革命前后的西北边疆的历史,或许正因为它是虚构的,因而具有更复杂更深刻的价值与意义。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