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为史存证:《“红区”日志——火神山的日与夜》的英雄叙事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十月文艺(微信公众号) | 宋明珠 点击数:
许多年后,当历史开始描述2020年的春节,可以说我们共同经历了共和国历史上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武汉人民最先经历了惊慌、无助、悲伤等突发事件之下每一个普通人都会经历的情绪。

对于生活在武汉城以外的普通人来说,疫情刚开始,生活里的事件仿佛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一样,令人难以置信。说它魔幻是因为21世纪人类似乎已经战胜了瘟疫,就连2003年的SARS似乎也是一场只闻其声的远距离灾难,并没有像今天一样,把所有人的春天延宕。

在人类的历史上,文学艺术一直在记录人类和瘟疫的斗争。人类与灾难的对抗是文学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但是从突发事件到文学思考,中间需要经历一个把现实语言转换成文学反思的时间过程。当一场灾难近在眼前,人类集体面对流行病。作为一直记录人类痛感的文学,应该以怎样的表述方式出现,如何重现防控流行病事件现场?

诚然,在文学对流行病的叙述中,我们应该听到不同的社会角色发出的声音。但是不论如何发声,作为文学工作者,我们始终要牢记,疫情之下的在场文学书写,更应该真诚的记录,尤其是记录人类为对抗流行病做出的努力。如同加缪在《鼠疫》中说,“同鼠疫作斗争的唯一办法就是实事求是。”对疫情的描写最可靠的就是真实。

在这一点上,《“红区”日志——火神山的日与夜》的写作为我们展开了一场文学与现实的对话。王昆作为一个站立在一线,距离火神山现场最近的作家,真实地为普通读者展现了抗击疫情一线的一帧一帧图景,他的写作是我们从文学世界直接进入现实世界的入口。真实而形象地向读者报告真相始终是报告文学的使命。报告文学《“红区”日志——火神山的日与夜》不仅具有事实的真实性,也具有文学的可读性。未来人们将如何回忆、描述、重构这段时光,王昆的文字无疑可以作为记录人类对抗流行病真实的参考之一。

2月3日起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承担火神山医疗救治任务。彼时的武汉,黑夜里有哭声和呐喊,在疫情中,显露出孤独和伤痛。在这个时候,战旗上写满的铁血和荣光足以让我们相信,军队医疗队是我们最有力的,可依靠的臂膀。

作为一名军旅作家,同时也熟悉医院工作的写作者,更了解这场“战疫”中的英雄担当,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红区”日志——火神山的日与夜》的疫情期间的记录和作者现役军人的视域,突出了军旅文学深厚的现实主义写作传统,也注定了文章审美的男子气概。借助书写,他用笔完成了军旅作家的写作使命——呈现军旅文学的英雄叙事传统。

文章的开头,我们便看到了一个人——“沈利,一所军队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主任,绝对海拔一米八三,业余称号为灌篮高手。”沈利、凌晨四点、通往火神山医院的交通车上,开篇对人物、时间、地点的简单记录使得一个个子很高,爱打篮球的医生在城市的至暗时刻进入读者的视野,他的身后是黎明前的黑暗时刻。打篮球这个爱好赋予了凌晨四点特殊的意义:是至暗时刻,也是奋斗的时刻。这是作者为我们介绍的第一个英雄形象。无炼字,亦无雕琢,不纠缠一词一句,直接告诉我们凌晨四点的火神山正发生什么。相形之下,危急时刻,不合时宜的文艺腔显得矫揉造作。

作为一名在现场的军旅作家,王昆的英雄形象书写存在着更深层意义的思考。和平时期的英雄形象应该如何赢得年轻读者,并产生影响,召唤精神的崇高和丰饶,灵魂的伟岸和富足。作者的视野起自军旅,却又超越了军旅的阈限。通过对疫情期间,战斗在火神山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形象的塑造,呈现出一个又一个有家国情怀,有担当的中国军人形象。让读者心中腾起敬仰,从“生活的图画中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在《“红区”日志——火神山的日与夜》中,我们认识的第一名军人是沈利。“第一次从火神山医院回来的时候,沈利就测算了时间:从火神山医院抵达酒店需要四十分钟。当然,现在的情形,这里二十四小时不需要考虑塞车。在缓冲隔离区换防护服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就算更衣室需要排队,这个提前量也足够了。”精确地估算时间是军人沈利的习惯,一方面是准确地安排自己到达医院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让大夜班的同事早点回去休息。微小的细节让在火神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彰显着军人的严谨。

为给自己增加抵抗力,“沈利一边穿衣服一边给自己打了一针胸腺五肽。”透过这些文字,读者看到文字背后强大的力量存在,这股力量来自于为了守护生命而不懈努力的中国军人。他们为我们建造了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堡。

在文学作品中,形象是强过于语言的。因此在《“红区”日志——火神山的日与夜》中,作者不加任何修饰地介绍每一位医护人员,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文学语言符号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他们首先是有血有肉的战士,他们有这世界上最可靠的臂膀。

他们是中国军人,是战士,同时也是父母,是爱人,是孩子。出发前,护士王巧玲全家围坐一桌,为她践行。老公默默地为她夹着饭菜,婆婆不停地唠叨着出门要注意的事项,公公不时地为她分析着疫情的大体形势,平时调皮的孩子也一声不吭,偎依着她,特别安静。洗消员董红娜的父亲是戎马一生的老军人,对于女儿的选择极为理解、支持。知道董红娜在执行任务中不便接打电话,父亲从不主动打电话过来,只是想起什么时候,就会发上一条斗志昂扬的短信。看到短信“董红娜红着眼睛,在防护面具下,她可以尽情地流泪不用担心被别人看到。确实,自从来到武汉,除了第一天报平安外,她竟然忘了给家里多打几个电话”。事实就是这样,火神山前线的焦灼战情、紧张状态,让他们无暇思忖太多,也没有空闲去思念家人。

全文在还原人物的现场感受上,呈现出粗大的叙述线条,不迂回,不闪躲,一切都是迎头撞上去的。就是这样的文字中藏着作者刻画的功力、人物的塑造、情绪的收放,节奏的把控、细节的打磨。在柔软中突出人物精神、性格和情感的刚强。

作为人间的负重英雄,王昆笔下的军人也有精神与情感中脆弱、迷茫的时刻。但作为军人,这一切虚无缥缈都必须放下,温情必须放下,牵挂也必须放下。既然在军旗下受领了庄严的使命,为了肩上那份神圣的职责,在这场前所未有空前惨烈的全民战疫中,大家就必须冲向最前线,冲向比两军对垒的战场更凶险诡异的病毒疫场。生命的脆弱和豁达所折射的张力,让我们认识到,任何伟岸的精神和壮举,如果缺乏了最基础的生命体验的滋养,是不可能产生如《“红区”日志——火神山的日与夜》这样精彩的军旅报告文学作品的。向读者呈现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不仅仅是记录中国军人为此次疫情所做的努力,更是对军旅文学精神探索历程的记录,是对中国军人如何建立一个伟大精神世界的记录。让读者通过作品的呈现,看到英雄形象无法剥离的真实内核。

有了真实感,读者可以放心地跟着他的视角,看向火神山疫情一线。他笔下结实的细节,使得恐惧有了可感知的外形。医护人员、病人和读者通过文章,形成了生命之间的呼应。当我们认识到,他们和我们一样的时候,中国军人身上的使命感更加令人感佩。

在火神山,中国军人用生命在拯救生命。王昆记录下护士刘慧因为长时间工作晕倒的一幕:“热水还在哗哗地流着,恶心的感觉阵阵泛起。意识有些模糊,就像做梦一样,她觉得正飞离悬崖向下坠,一一闪过的人影有家人有同事有战友有病人。她想靠着墙稳住身体,却顺着墙滑到了地上。淋雨的热水继续浇着她,她挣扎了一下,似乎要起身,但实在毫无力气。她终于支撑不住,倒了下来。”这是一位战士的承受史。在这座城堡里,战士承受着生命的痛,为所有的病人争取时间。这样的情节还有很多,带给人们勇气和慰藉的,是来自前方最真实的书写。通过这些叙述告诉读者抗疫形势好转的背后是中国军人的守护和付出,是他们无数昼夜的坚守,唤起生命的热度。灾难之下的芸芸众生体验着恐惧,但对于中国军人来说疫情如同战鼓雷鸣在耳畔,他们不畏艰险,一往无前。

相比较以往军旅文学中塑造的英雄形象,《“红区”日志——火神山的日与夜》中的英雄形象离我们更近。文章所写的事件背景是我们共同经历过的疫情,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身处事件中。读者和英雄形象之间没有美学距离,这种情况下进行文学创作,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以说作者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一时间用文字抵达抗疫最前线火神山,抵达没有硝烟的战场,军人的使命感让他在灾难叙事之中更注重那些拯救的故事。在整场叙述中,用普通的个体声音拼贴历史,采取最朴素的叙述方式,投入到灾难纪实书写中。于他而言,火神山是一线战场,纪录片似的描述在火神山发生的真实故事,让读者跟着他的叙事向现实主义挖掘,与火神山的英雄们同频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可以说,在这样一场灾难的书写中,作为军人的他面对特殊情况比我们多了一份坚强和担当。

许多年后,人们回忆起2020年,不应当忘记那些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的中国军人。在文章中他们是沈利、马凌、董红娜、刘慧、王巧玲……在和新冠肺炎的战斗中,他们是中国军人。他们全力以赴,与病毒展开了一场关乎病人生死的赛跑。在这个争分夺秒的“战场”上,一秒钟的犹豫都有可能造成阴阳两隔的后果。

面对20床病人的心跳突停。已经连续工作了好几个多小时的马凌早已口干舌燥,严密的防护装具几乎蒸干了他身体的所有水分,嗓子干的发疼。按照一般的抢救流程,心肺复苏只持续一两分钟就可以见分晓。但是五分钟过后,这个病人却没有任何反应。马凌对大家说:“我们不能放弃,再坚持一下,还有希望。”

17床的病人一直不能自主呼吸,赵汉卫对值班护士说:“需要对病人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帮助病人恢复自主呼吸意识。”他和值班护士一起用力扶起病人,帮助病人翻身,然后拍打病人后背。经过反复拍打后,病人的呼吸逐渐恢复了。

28床的病人有心肌梗塞,得到药物治疗后,心率加快,如果不能及时给病人除颤,几分钟内病人就可能死亡。马凌迅速穿上二层防护服,套上鞋套后赶往病房增援。一同赶到的护士赶忙将除颤仪拉到病人身侧……经过反复几次的操作后,病人的心率终于恢复了正常。就这样,医护人员把28床的病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这样的突发危机状况,文中有多处记录,每一次作者都用有质感和表现力的语言,用真实的事实和现场般的精简写表现得惊心动魄,写出了中国军人忙而不乱、分工明确、迅速执行。

和新冠病毒战斗中,马凌等专家们发现,临床表现较轻的肺炎患者同样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并不能完全代表病人真实的病变状态。一个精神状态良好的病人,可能他的肺部损害已经非常严重了。这对医护人员的救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后的治疗中,他们不漏掉病人的任何一点细微变化,不放弃任何一丝一毫的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能力来抢救病人。

除此之外,在战疫实践中,医护人员还总结出新冠病毒一靠科学治疗,二靠心理治疗。因此,火神山医院想尽一切办法,为病人提供了一个心理温暖的救治氛围。医院为每名被收治的病人都安排了 “二对一”接诊入院方式,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全方面摸清病人的现有状况,为此后每一天的变化留下分析对比的准确依据。

这些情节天然构成《“红区”日志——火神山的日与夜》的基石与厦宇,有多深的基石就会有多高的大厦。王昆作为一个关注时代的军旅作家,用文字把中国军人对国家、对民族执着的爱和奉献记录下来。

在疫情当下,众多的记录文字中,这样一篇具有新闻性、文学性和真实性的报告文学挺身而出。热血铸就的文字,更具有社会意义和文学贡献。军旅作家的生命经验是无价的,只有直面最艰险的现实,才能直面生命。

《“红区”日志——火神山的日与夜》以一种军人特有的视野,深入民族历史的重要时刻、深入火神山的战疫现实中,深入英雄身边,书写灾难话语之下的“民族脊梁”和新时代的军旅英雄形象,以军人的文化力量参与到新世纪中国的国魂与民魂建构中。

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书写是记忆也是抵抗。面对这样一场灾难,每一个写作者都有义务把突发事件投射到文学思考中去,把现实的场景转换成文学反思。在灾难写作现场,《“红区”日志——火神山的日与夜》的思考更详尽、更宏大、更具有真实感。真诚地记录疫情之下的生命痛感,记录疫情对整个国家民族的考验。这样的报告文学终究会成为文学史的一部分,为这个时代写下温暖的底色。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