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探究崇高精神的生命之源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文艺报 | 焦凡洪 2021年0 点击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百年蔚为壮观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英模群阵,其所呈现的思想精神既美美与共,又各美其美,由此在中华民族精神的长空闪烁了一道璀璨星河。上世纪60年代涌现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无疑是和平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典型代表,那么在他身上体现着怎样的精神特质?为什么一个“官”的形象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光耀在国人心头,与老百姓贴得最近?这是跨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我们更需了解和思索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家出版社推出的高建国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可谓恰逢其时。这部作品立足新发展阶段,以宏阔的历史纵深描写了焦裕禄精神的诞生和承传过程,在全面展现焦裕禄事迹中既廓清了其精神共性,又解析了其个性,将之崇高精神的生命之源层层剖解开来,使我们透过人物本色领悟精神本质,给人以英雄初心灿烂、引领我心飞翔的感奋和激励。

作品的前半部分,作者以深入细致的采访和接地气的叙事表现了焦裕禄由一名穷孩子成长为县委书记的经历。应该说,焦裕禄从参加民兵队伍、进行保卫解放区的斗争,到参加南下干部大军、进行建立新政权的斗争;从以新中国技术人才身份北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大连起重机厂实习,到走上车间主任岗位重回洛阳矿山机器厂参加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是其精神的发轫阶段。作品把潜心打捞的历史生活碎片进行艺术衔接,溯源了焦裕禄人生奋斗的足迹,从中我们看到一个在枪林弹雨中智勇双全、舍生忘死的焦裕禄;一个在书桌机器旁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焦裕禄;更看到党的科学理论对他思想精神的滋育和党的各级组织对他能力素质的培养。由此他在走上县一级领导岗位之后才在工作指导上充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在与严重自然灾害斗争中运用正确战略战术,在带领人民群众改变贫穷命运中做出无私奉献,也使他成长为领导干部的楷模成为一种必然。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近一年半时间,是其精神的集中形成并完美展现时期,对此,穆青、冯健、周原写的那篇著名通讯作了经典表达。本作品没有重复通讯内容,而是重点围绕焦裕禄精神生成的动因进行了探求和显现:这首先来自他坚定的信仰。作者以独家考证讲述了焦裕禄上任兰考县委书记的一波三折:他在尉氏县就是列于第一书记之后、县长之前、被称作“一点五书记”的县委书记处书记,上级调他到兰考本来是接任县委第一书记的,可他又经历了任命他为主持工作的代理第二书记、第二书记的过程,直到他病逝的三个月前,他的县委书记职务(此时不再设第一书记)才实至名归。对此他毫无怨言,按照他的话就是:“党员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他就是这样一个心眼听党话、跟党走,以病疴之身挺起了精神的脊梁。他为百姓立心,为群众舍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作品中我们既窥见了他带领全县人民治理“三害”、拔除穷根的宏图大展;又感受了他“喊着爹叫着娘”为老百姓服务的小事入微。初心赢得民心,他的精神便充满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于是,抗击“三害”的“扎针”“贴膏药”等一条条锦囊妙计接踵而出,“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等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使兰考的“流民图”变成了丰收景,写就了“为了谁、依靠谁”的精彩答案。

人民利益至上,紧紧依靠人民。焦裕禄以血肉之躯燃亮灵魂之炬,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他在临终前留下的那段遗言:“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希望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这是何等无私无畏的高尚境界,这种生命的绝响怎能不使蕴涵的精神爆发出无尽能量!历史正是把握了这一精神的脉冲,使其在党的宣传文化阵地回响开来,成了震撼亿万人民心灵的黄钟大吕。作品的后半部分,将现场置于时代的聚光灯下,真情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焦裕禄的形象走上中国政治舞台的故事,并由表及里地透析了这一精神形象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及恒久不衰的原因。

政声人去后,民心祭英魂。焦裕禄病逝后,兰考干部群众学习缅怀他的故事感天动地:在省召开会议期间,兰考县20多名农民代表到郑州革命公墓拜谒焦裕禄陵墓,一些代表哭倒在坟前长跪不起;按当地风俗死者的遗物一般都是焚烧或处理掉,而时任县委新闻干事的刘俊生却将焦裕禄的一双旧棉鞋、一双破袜子和那把其为压迫肝癌疼痛用硬东西将椅靠顶了一个窟窿的藤椅珍藏了起来;时任兰考县委副书记的张钦礼在全省林业工作大会上的发言竟“跑了题”,声泪俱下地大讲焦裕禄事迹……新华社记者穆青等人正是从这种极可宝贵的民意中登高望远,看到了焦裕禄形象在党员领导干部方阵中的标兵作用,看到了焦裕禄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精神大厦的支撑价值,于是他们呕心沥血打造新闻精品,进而带动国家宣传舆论阵地鼓号齐鸣,把一个和平时期人民公仆的感人形象推向前台,光彩夺目矗立在全国人民心中。

你为人民鞠躬尽瘁,人民为你永铸丰碑。作品用大量感人至深的细节,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焦裕禄精神的呵护、爱戴与高扬。1966年2月,当焦裕禄遗骨由郑州迁葬兰考时,县城万人空巷,火车站人山人海,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地披麻戴孝,哭喊着:“焦书记回来啊!”虽然英雄已经逝去,但他的精神却在人民心中永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兰考县农民魏现堂父子两代接续守护“焦桐”,使其拔地参天、繁花盈枝。“焦桐”根深叶茂、生生不息,不正是焦裕禄精神之树常青的最好说明吗?

因为焦裕禄精神来自人民的源头活水,所以她在党的阳光哺育下与时俱进。作品告诉我们,兰考县委一任任领导班子在传承焦裕禄精神中接力奋斗,使兰考摘掉“贫困县”帽子,在决战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走在了前列。在焦裕禄身后,党和国家又涌现出孔繁森、杨善洲、郑培民和在脱贫攻坚中模范践行焦裕禄精神的一大批党员干部先进典型,使初心使命彰显出时代光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倡导学习焦裕禄精神,习总书记亲自把兰考县定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他指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这就使焦裕禄精神走向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殿堂的新境界,更显真理的光芒。

焦裕禄生前拼搏、死后融入的兰考这片土地,正处于九曲黄河的最后一道弯上。悠久丰富的黄河文化培育了焦裕禄精神的骨骼,壮大了其大河赤子的形象,黄河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也表明,从人民中汲取生命营养、为人民美好向往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精神,是坚不可摧、战无不胜的。作品通篇激扬的对黄河文明的讴歌,增强了主题的厚重,给人以奋发新征程的力量。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