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笔下的“闽宁经验”
《诗在远方》把宁夏人民脱贫斗争看作是一部时代的史诗,着力表现了这部史诗最华彩的乐章:“闽宁经验”。作品一开头就写出了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的严峻状况。这个名字有“海”的地方,却因为严重缺水而成为中国最贫穷的地方。在人们的印象中,它的名字就和“贫穷”连在一起,就是“贫穷”的代名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地方建设和治水力度,改善人民生活,但直到改革开放前,当地经济仍然很落后,人民生活仍然艰苦。作品写到,中国改革开放那一年,南方人民欢呼雀跃,西海固却因严重干旱出现恐怖的粮荒,贫苦生活雪上加霜。南方成为经济发达地区,更突显出宁夏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问题的严峻性,解决问题的迫切性。
1996年秋,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部署安排了福建与宁夏对口扶贫协作,而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从此,宁夏脱贫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新的历史,开创了新的局面。应该说,宁夏人民十分幸运,和其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福建省当时还不算富裕,自己扶贫工作也很艰巨,但福建人民政治觉悟高,大局意识强,无私地向宁夏困难地区人民伸出援手。更重要的是,习近平同志曾工作在脱贫工作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长期思考人民群众如何脱贫的坚实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思想。他一到宁夏就深入到基层调研,一下子就能看到问题根本所在,一下子抓住问题的“牛鼻子”,在人民群众“吊庄”的探索中,提出了建设一个闽宁村,带动宁夏脱贫工作的构想,打开了宁夏脱贫的工作思路,也指引着宁夏脱贫工作开创了新局面。《诗在远方》正是重点围绕着“闽宁村”的建设,描写福建的一代又一代扶贫工作者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指示,经过多年的努力,帮助协作宁夏人民用自己的奋斗,在一片空白的黄河荒滩边上,建起一座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集镇,对宁夏的脱贫工作起了示范性作用,为宁夏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闽宁镇”的建设模式,也因此提炼升华出宝贵的“闽宁经验”。
《诗在远方》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宁夏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当年习近平同志到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当地一些同志曾希望这位有“背景”的“一把手”能带来大资金,带来大项目,一下子让宁德这个贫困地区经济繁荣起来。然而,习近平同志却一头扎进农村田间,扎到农民中间,扎到最贫困的村子里,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得出了一个日后对中国脱贫工作具有深刻指导意义的思想结论,那就是,宁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是一只弱鸟,短期内不是靠大资金、大项目就能解决根本问题的。眼下当地老百姓生活还很艰苦,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解决老百姓生活困难,改善民生方向上。解决贫困问题,提高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共同致富道路的意识和观念,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助力弱鸟先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追求,萌发了心中装着人民利益与幸福的习近平同志的新思想。现在的理论评论家把“弱鸟先飞”的认识与实践,看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事实上,习近平同志在后来的工作实践中也一直坚持和探索他在宁德工作期间积累的理论思考,而闽宁对口帮扶协作,正是一次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提升,为日后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指导中国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实践和思想基础。作品正是以这种历史发展和现实要求为线索展开对“闽宁镇”的描写、对红寺堡区的描写、对西海固的描写、对宁夏脱贫斗争的描写,让我们从“闽宁经验”中看到了发展的生动历程,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的“初心”,由此开阔了作品的视野,构筑了作品的立意,拓展了作品的格局,找到了主题之魂。
《诗在远方》深刻揭示了“闽宁经验”对中国脱贫攻坚的指导意义。从作品的描写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脱贫攻坚要啃下“硬骨头”,最根本就是让老少边穷地区的老百姓脱贫致富,让他们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根本的就是发展“民生”。而作为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宁夏,在许多“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扶贫任务十分艰巨,西海固的许多村庄长期干旱,生存条件恶劣,越来越不适合人居。唯一的办法就是贫困群众的整体搬迁,也就是所谓的“吊庄”移民,一揽子解决问题。闽宁镇就是从整体搬迁开始的。然而,搬迁难,稳住更难,而让群众安居乐业就难上加难。从土地规划、基础建设、产业布局,从群众安置到打工就业,以及各种社会服务,事无巨细,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都必须管起来,都必须安排好。福建对口扶贫协作就是重点要解决这些难题,啃这些硬骨头,探索走通一条共同致富的康庄大道。作品描写了福建人民勇挑重担,迎难而上,政府组织本省企业家来这里办厂创业,帮着解决就业问题,企业家们纷纷响应。他们把自己最好的产业,最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搬到“闽宁镇”。如菌草大专家林占熺,刚从非洲种蘑菇回国,奔赴宁夏指导农民种蘑菇。要在西部贫困地区发展菌草种植业,谈何容易,但福建人就硬闯出一条路子,在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如此不充分的情况下,种出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蘑菇。如今,蘑菇生产已经成为闽宁镇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还有福建人帮助西海固开发当地土豆产业的故事,也非常有代表性。他们不但把土豆创出品牌,还使当地人民找到一条致富的好路子。许多人过去种土豆,越种越穷,现在靠土豆种植致富,泾源县的福建挂职干部提供了这样的情况:三分之一的家庭有小轿车。这种创业故事还有很多。而在宁夏许多地方,如红寺堡区、西海固地区到处都有福建企业的作为。可以说,福建的企业家们托起了“闽宁镇”的经济,夯实了“闽宁镇”的经济基础。没有这种产业的支持,“整体搬迁”就无法持续下去。“闽宁镇”的成功实践,确实能够提升到“经验”的层面向全国推广,助力全国的脱贫攻坚。
《诗在远方》塑造了一大批扶贫工作者形象,感人至深。“闽宁经验”凝聚着福建和宁夏两地扶贫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凝聚着强大的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界的力量。他们为宁夏贫困地区这些“弱鸟”的腾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他们集合在一起,组合成中国扶贫工作者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整体群像。其中,特别感人的当数时任福建省扶贫办主任的林月禅同志。如今,她已是退休多年的老人、走路颤颤巍巍,口齿不清,但当年,她是一个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女干部。在习近平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不辞劳苦,来回奔波两地之间,理顺复杂关系,解决各种难题,组织安排企业前往贫困地区投资,把当地困难群众安排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就业,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闽宁镇”的建设,她的作用更加突现。她把人生最好的一段岁月,都奉献给了宁夏的扶贫事业。现在说起“闽宁镇”,老人仍然激动不已,好像又年轻了许多。这个扶贫工作者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一大批挂职干部功不可没。如担任同心县副县长的福建挂职干部黄心源,牢记习近平同志作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领导前来调研时说的一句话:扶贫不要忘了帮扶贫困家庭孩子上学。一个乡镇一个乡镇,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跑,调查全县的教育资源。他挂职两年,为同心县新建了石狮村,移民新村黄石村,建石狮职业中学和七所小学,改建支持多所希望小学,让上千名辍学儿童重新回到学校。“80后”的企业家,2017年响应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号召,在西海固办起了做服装的扶贫车间,产品主要销售到欧洲。他们已经把宁夏当作自己的家乡来热爱、来建设。他们是“闽宁经验”的开拓者和创造者。
《诗在远方》告诉我们,中国摆脱贫困的斗争,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积极作为的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做出了中国人民应有的贡献。中国虽然解决了绝对贫困,但中国摆脱贫困的斗争并不会终止。与之相衔接的乡村振兴战略,正是中国反贫困斗争的继续。实际上,“闽宁镇”的今天,也正是中国西部乡村振兴的一个高光样本,“闽宁经验”的意义还在深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生活的史诗还在续写,美好的诗还在远方。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