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李鸣生《震中在人心》: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于: 作者: 文艺报 | 亘楠 2021年05 点击数:
今年是汶川大地震13周年。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李鸣生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当他看到灾难把故乡摧残得千疮百孔,把数万个生命撕得粉碎;尤其当他走遍灾区倒塌的学校,看到无数血迹斑斑的书包和课本,听到无数孩子哭喊着要妈妈,而无数的妈妈又在绝望中寻找孩子时,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几乎流尽了一生的眼泪。

《震中在人心》的采访和写作过程是极其艰辛且困难的。用李鸣生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他从军35年来最苦的一段日子,甚至有一天还累倒在地震棚里,不得不靠输液来支撑身体。但他最终还是留在了灾区,留在了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其间上万公里的奔波走访,余震中命悬一线,数百个小时的采访录音,几十万字的采访笔记……既是他用生命记录灾难的过程,也是他不断质疑、追问、反思灾难的过程。在我看来,《震中在人心》是一部有着强烈痛感的作品,其“真实”是作品的底线,追问“真相”则是作品的一大亮点,而全书在结构上采用“五幕”、32个“镜头”的表现形式,更让人感到独特而又新鲜。

在第一幕《山崩地裂那一刻》中,李鸣生先声夺人,直切主题,让一幕幕惨烈的灾难现场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逼真细节形成强烈的对比,把灾难中那些人们不了解甚至被忽略的真相以及人性的本来样貌,直接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不得不思考的是,在灾难和死亡面前,生命的重量到底有多重?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人性?衡量人性的标准又是什么?

第二幕《面对亲人的战争》中,李鸣生写的是一群抢险救灾的军人。在很多写灾区军人的作品中,作者几乎都选择了宏大的视角来正面歌颂;但李鸣生笔下的军人,都是十六七岁的“娃娃兵”,其主要任务就是抢救废墟中的遇难者,而后挖掘尸体、运送尸体、掩埋尸体。他们除了要克服对余震的恐慌,更要克服死亡对心灵的冲击。他们在战场上面对的是敌人,而在地震中面对的却是亲人。李鸣生用这些真实的细节塑造的军人形象,个个有血有肉,有泪有伤,有情有义,令人感动不已。

在第三幕《祖国的“花朵”》中,李鸣生直接将笔触对准了灾难中最弱小的生命——孩子!在灾区的走访中,李鸣生的双脚几乎踏遍了灾区所有的学校。面对一座座倒塌的学校,面对一栋栋惨不忍睹的教学楼,面对一条条废墟上细如筷子的钢筋,面对废墟中那一本本打满红勾的100分的作业本,李鸣生痛彻心扉,悲愤难抑。

在第四幕《死去的与活着的》中,李鸣生写了一群在地震中因精神受到刺激而生活无法自理,不得不流落荒郊野外或被送进精神病院的灾民。一位母亲因女儿遇难而精神失常,李鸣生这样写道:“她不知道时间,不知道睡觉,甚至不知道自己此刻身在何处。她只知道坐在废墟上望着倒塌的楼房一天天地等,并幻想着女儿有一天突然从废墟中走出来。但女儿没有走出来,她自己却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这一幕里,李鸣生直接提出了一个问题:是身体的消亡更痛苦?还是精神的消亡更痛苦?地震让灾区人民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尊严,甚至失去了所有的一切。在剩下的日子里,他们将如何面对没有亲人的生活?如何直面心灵被重创的自我?如何再次融入残酷竞争的现实?如何恢复昔日平静的生活?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伊壁鸠鲁的一句话:“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震中在人心》的每一幕都是相对独立的,但其思考力度和思想深度却是不断发展、层层深化的。书中的每一幕都是血淋淋的真相,它让我在沉浸于苦难的同时,不得不一遍遍地拷问自己的心灵:经历灾难的意义,到底是经历本身,还是经历之后我们对灾难的重新思考?经历灾难之后,我们该如何重铸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该怎样去追求新的生活以及更有广度、长度和更有意义的生命?李鸣生赤裸裸地把他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呈现出来,书中那些看似简朴却令人深思的文字,一次次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书中写到的无论是不幸离去的死人,还是有幸留下的活人,留给我的都是锥心刺骨的疼痛。虽然《震中在人心》对灾难的书写是残酷的,但我仍能感到黑暗中有光亮,无情中有温情,绝望中有希望。

在《震中在人心》的书写中,李鸣生并没有用报告文学常见的“客观化”“冷静化”的文字,反而用极其“个人化”的叙事方式,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融进活生生的文字里,完美地把握了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他在书写灾难时,一方面并没有正面地用大篇幅去写抗震救灾,而只是把灾难作为背景处理,把重点放在了人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他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家”,而是成为灾难现场中那个真实的人,那个对自己的立场、情感、观点、思想毫无掩饰的人。他用生命丈量生命,用灵魂感知灵魂,用毁灭反思存在,用灾难考验人性,用真实备忘历史,用死亡唤醒新生。因此,读者在直面灾难的残忍和生命的脆弱的同时,情感和灵魂也就被硬生生地摁在了那场灾难之中,摁在了被重创的精神世界里,倏然激起的便是扑面而来的逼真的现场感和强烈的疼痛感。

而在书写疼痛的同时,李鸣生还不忘表达他对人性的挖掘与反省。他用独特的思维方式,道出了灾难的本质:地震真正摧毁、重创的不是青山湖泊、高楼大厦,也不是人体肉身,而是人们的心灵。而且其重创的烈度,还将伴随着时间和泪水在心里越埋越深,即使过去很久很久,也很难直面重创后的自我。在作品中,李鸣生既没有把自己当作旁观者,对灾难说三道四,也没有站在制高点上,对灾难妄加评判,更没有把灾难中人们对生的欲望、对死的悲怆一笔抹去。而是就在现场,把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完全融入灾难之中,用心灵去感知灾难,用情感去贴近灾民。正因此,他看到了灾难,读者也看到了灾难;他站在废墟上,读者也站在了废墟上;他在流泪,读者也会跟着流泪;他在思考,读者也会跟着思考。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