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散文集《岁月深处故园情》:返回那回不去的
据说,从纸上返回故土是最短的路。其实未必。文字固然有魔力,一旦染上世间的浮华和脂粉气,那倒是愈来愈远了。最近读李成回忆故园的散文集,忽然想到何为质朴,想到人的一生其实都曾有过本真,只是随着涉世渐深,内心慢慢被名利所充塞、被俗务所尘蔽罢了。李成的文字谈不上无懈可击,行文甚至有拖沓之感,但是它的质朴与真淳是必须珍视的。读读《门前的驴队》,那里面流荡着那个年代朴质而美好的遗韵,那游丝般闪颤在空中的恍惚语调,似远似近地把旧年的槐花撒在必经之途上:“说真话,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第一次见到这驴队的,仿佛忽然有一天,它们就出现在村道上。”外来的驴队在村童的眼里是多少稀奇呵。乡村如此贫困而封闭,引起小骚动是很自然的:
“我们这些小孩子都会从屋子里、从竹林里、从打谷场上、从井畔、从池塘边、从不知什么角落里奔跃出来,凑到村道边上观看。一边看,一边还拍着手、跺着脚 ,豁开缺了门牙的小嘴唱:‘毛狗驴子笨,毛狗驴子精,毛狗驴子驮重不驮轻。’”作者描写驴队“那瘦小而精巧的身型,那深褐色的皮肤和黑色的鬃毛,那细细的小腿、秤砣似的小小的蹄掌,那尖尖的耸立的双耳,那机警的眼神”,还有它们“走路的架势,腿脚一伸一落,似乎是机械的关节在动:蹄声嗒嗒、清脆响亮”。至于孩子们的小骚扰,赶驴人的呵斥和报以微笑;驴队在盛夏在树荫下歇息,赶驴人与村人亲密互动,打趣的对白和调笑,如今读起来是那么朴质而美妙。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行笔始终保持一种恍惚的回忆语调:“正如不知道驴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我们门前的一样,我也不知道何时驴队就从我们门前消失了。”不难品咂出里面淡淡的忧伤和追怀。
《山地的怀念》写他少时跟父亲到山里做清明。山里是父亲的母舅家所在地,儿时常在那儿居留、玩耍和读书。祭扫后,父亲与表兄弟陷入对往日的回忆中,“麦田往上有一道土坎,上面残留着许多房屋的墙础。表叔对父亲说,这就是老屋场。……”作者追问道:“但那时候,我在哪里呢?”这种回忆中的回忆,写出生命的层递与怅惘,读来饶有意味。后来他独自来山野找表叔,恰逢表叔在松林里与一位乡亲谈话,且看如下描写:“时值深秋,遍地都是枯黄的落叶;偌大的天地间寂静无人,只有他们蹲在那里,就像是从不同的山崖上飞下来的两只山雀,在叽叽喳喳用我不太懂得的语言交谈,而远处还有一位山民从一堵山崖边赶过来,像一只鸟或者飞猿穿过屏风。”不妨说,这画面是铭刻在记忆的屏风上,历经数十年时间的淬火与磨蚀而愈显静美、飘忽。
该集有不少篇什如《防震杂记》《供销社》《去县城里看电影》《借读记》,写七八十年代闭锁而沉寂的乡村生活,于今读来已有隔世之感。人们已慢慢淡忘这段历史或者生存状态,后人更无法感知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个人写作的意义,便是对遗忘的抵抗,对未来“戏说”与“篡改”的留证。如《防震杂记》写七六年唐山大地震带来的恐惧不安,那种缺乏科学精神的盲动与愚行,实在真实得荒诞不经!《借读记》叙述作者在乡邮员家“蹭书”的事,其中的曲折、忐忑、尴尬、无奈和欣喜,惟亲历者方可写得如此细腻有趣,不难见出人性的良善与质朴,亦可见出桐城派故里文化的极端贫瘠。这本集子里的作品,不炫技,不煽情,不作伪,虽不免平铺直露,但对当下读者尤其更年轻的读者认识那个时代的内层与细部,似更有助益。
以文字为舟,从纸上重返故土,每一次都类似开垦处女地。然而有些地方是回不去的,而我们何以仍要一次次返回呢?我想正是人性使然,亦是内心的乌托邦使然。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