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殊:激扬民族的灵魂
从书中,能感觉到她在行走、创作、思考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而这种状态使得她的字词架构和语言编程具有了与以前作品的不同特点。
实际上,她的越来越成熟,是因了她所面对的人物、事物的不同。沁源围困战,这样一个宏大的民族历史事件,怎样去叙述它?涉及那么多的人和事,那么复杂的民族精神和灵魂拷问,怎么认知和架构,如何谋篇与布局,至关重要。
沁源是一个移民县,百姓来源构成较为复杂。这一点上,体现出沁源人民一个精神核心,就是包容。这个很重要。这种包容体现了它是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兼容并蓄。《沁源1942》这本书中,每一个鲜活的人物都呈现出这个特征。阅读过程中,我努力想透过作者呈现的人和事去考虑它的本质内涵。但这种强大的包容性,在面对外族侵略的时候,又呈现出强烈的反抗性。沁源的百姓在对日寇围困战中的表现,实际上是中华民族顽强抵御外辱精神的缩影。
“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过去听这首歌,感觉是歌词反映出的情感,但读了这本书之后,不由就回到当年的沁源。回顾当年那些情景和人物的时候,才真正领悟到朋友和敌人之间关系的真谛。这就像有些成语,用起来似乎很娴熟,但对它的内涵却是一无所知。只有当你遇到与成语有关人和事,并且被深深触动时,才深有所悟。而这里,呈现的就是包容性和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沁源人民这种精神的传承必定要打上不同时代的烙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沁源人民这种精神特征是什么?这种精神传承的载体和呈现点是什么?当我在董家村与村党支部书记聊天时,能感觉到他们思想的高度统一。比如脱贫攻坚,尽管农民的思想工作不好做,尽管在利益落点上有这样那样的困扰,但在执行和体现国家相关政策过程中,结果是好的。除却沁源百姓自身具有的淳朴特征外,沁源各级领导干部的辛勤付出也可见一斑。他们通晓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怎么做,目的是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尤其是在当下,如何捕捉时代新特征、使用科学新手段,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沁源人民的精神传承就在一代代实践中不断呈现。
当年沁源围困战时,面对成千上万的沁源百姓,谁能说你一声号令,立刻就赞者如云?但结果是万众一心。当年沁源的领导干部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智慧去做百姓的思想工作?胜利为证。
沁源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沁源的发展进步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沁源人的包容与拼搏在传承中被不断赋予新的使命和内涵,以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和特征。
灵空山镇下兴居村有清末武举人秦永万所建大宅“五串院”,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决死一纵队25团、38团驻地,太岳军区陆军中学和太岳中学也曾在此设立。我看过山西的许多大院,这座大院给我的印象最深。不惟从古建美学、民俗文化角度审视,更重要的是在历史的进程中,沁源人民为其注入了革命斗争的红色文化基因。尤其是左右门头上两块匾额的文字,引我深思。右边这块书“卫霍才猶”,左边那块书“干成是寄”。数日过去,记忆犹新。
卫青与霍去病,一代名将。为保汉之江山稳固,以其旷世之才能谋略,金戈铁马,驰骋漠北,挫逐匈奴,青史留名,没有辜负朝廷对甥舅二人作为捍卫大汉政权之将才的寄托。秦家在两座门头悬此匾额,个中希冀,不言而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沁源的传承,始终没有中断过。《沁源1942》是对这种文化传承的忠实记录和精神升华。卫青与霍去病时代早已远去,中华民族百余年抵御外辱的历史却记忆犹新。“干城是寄”赋予新时代沁源人民的内涵与新意,有着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符合改革创新的要求,提升综改转型的能力,成为沁源今天及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支撑。“卫霍才猶”“干成是寄”的古意正在沁源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不懈努力中生发出新时代的光华。
头一次到沁源,在县域各乡镇村落采风,两天的路程,就把我跑累了,腿疼得几天歇缓不过劲来。想想蒋殊一个弱女子是怎样去翻山越岭的?每到一处还得耐心细致地做受访者的工作。现实中,也一定不是敲门就给开,聊天就给说。一定是沁源的精神感染着与支撑着她,恐怕只能有这么一个解释。个中艰辛,蒋殊自知。而《沁源1942》的面世还是一次加强和提升意识形态掌控方法手段的有益实践。红色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需要一批像蒋殊这样的作家不断去做这种“苦差事”。
我们正在进行“三名工作”的实践,即名作、名家、名品。而蒋殊这几年就在坚持这方面的实践,她的实践对我们的社会是有益的。尤其特别需要去钩沉那些被封存了的记忆,让更多的人知道沁源围困战的历史意义和当下意义,它不仅仅凸显着那个时代“英雄的沁源英雄的人民”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反映现在这个时代沁源人民为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对红色文化的传承。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