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繁之美
散文卷 贾平凹在《一块土地》中,深切地注视变化中的乡土中国面临的困境,有黍离麦秀之情怀。在一个农民家族的命运变迁中,个体与历史、现实之间的精神纠葛得到了满怀敬意的表现。马伯庸的《洛神赋》,抽丝剥茧,对历史可能性的探究具有一种童言无忌的机敏和快乐。他的眼中,历史并非给定的叙述,而是遍布悬疑,有待于追问和阐释。何士光的《日子是一种了却》,在年过七旬的老作家笔下,日子是一种了却,命题恰是发人深省,辞淡心平旨远。周晓枫的《齿痕》,以才情充盈的文笔记录了因牙齿正畸带来的刻骨铭心的成长体验。帕蒂古丽的《被语言争夺的舌头》通过个体民族语言记忆记录一个时代的文化选择。少年视角中,过去记忆与当下经验互为映象,呈现出语言选择与文化精神传承隐秘而悠远的勾连,在飞逝的时光中体认语言是灵魂的阐释者,赋予散文宏阔的文化意蕴。汪民安的《绘画中的手》是艺术的哲学、生活的体验和生命的省思。当代散文也在此类书写中获得了新一轮解放,显示出它广阔的包容性和无限的可能性。
诗歌部分 吉狄马加的长诗《我,雪豹……》用哲学寓言的方式,以一只雪豹的悲剧和交响乐般的韵律表达了对人类文明悖论的反思以及对生命异化的忧伤。《我欠你一个伟大的哑巴入门》在眼花缭乱的当代汉语诗歌生态中,臧棣的诗恰当地稳健而有智识。入门诗这一套和生命相关的术语,充满着那些被剥夺的细节经验,并且带着一种恢复自己无知状态的勇气,激发生命的觉醒。沈浩波的诗歌鲜明、锐利,他的组诗《蝴蝶》力图揭示隐蔽的常识,体现了诗歌直面人生疑难的充沛精力。周云蓬的《不会说话的爱情》融合着人间的烟火与沧桑,又有脱尘出俗的清新与天真,对汉语精髓有着新鲜的理解与把握。刘立云的组诗《生如夏花》,是诗人步入中年以后对生命的反思和设问,具有遒劲的经验质地,热烈而睿智。荣荣的组诗《声声慢》将更年期女性的身体感知、内心渊薮以及焦灼和撕裂并置的体验与想象推向极致。马新朝的《中原诗志》则细数中原乡村的人与事,缅怀古老土地上的景与物,表达了一种近乎哀歌的抒情。李琦的《伶仃之美》展示了诗歌介入社会的巨大可能性,尤为可贵的是,这种介入所借助的是审美的触角和汉语的自信,其作品始终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
短篇小说卷 铁凝的《伊琳娜的礼帽》从日常的“小”中发现巨大的心理内容,精准简洁的刻画以及对日常生活中道德问题高度敏感。在生动的行文中熨帖处理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各自复杂微妙的心理,提炼出精微而宽广的主题。毕飞宇的《大雨如注》讲述的是大学里打工夫妻与他们多才多艺最后却“失语”的女儿的故事,以小说之刀剖开教育的“画皮”,通过一个孩子触摸了当下教育的症结——在中国式教育与父母意志的催化下的异化。叶广芩因为写《鬼子坟》,特意到安定门护城河边又走了一遍,面对着物非人非的景致,作者体会到了以往生活细节逝去的无奈和文化失落的不安。《花与舌头》是黄惊涛的文字释放出经验外的奇香,以绚烂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独特世界,达到对人的真实境遇的敏锐洞察。《地下室里的猫》视角独到,张玉清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写作,体现了对人性状况满怀忧患的关切。向祚铁的《幸运儿和他的朋友》有着精到自然的白描笔法和别有思致的叙事视角,以微妙的距离感勾勒出一个诗人群体的精神镜像,充满当下关怀,也是一篇接续中国小说叙事传统的作品。
中篇小说卷 韩少功的《赶马的老三》体现了对于国民性和民间生活新的认识和阐发。小说以精湛的叙事、地方风格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喜乐、生动的农民形象,对于民间的生存智慧和生存伦理与时代、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具有更为体贴和公正的理解。陈谦的《望断南飞雁》书写了海外华人女性在家庭责任和自我价值之间煎熬挣扎的心路历程。梦想的宽阔和现实的逼仄,内心尊严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呈现出一个如履薄冰的“美国梦”。林森的《海里岸上》通过半个世纪南中国海里岸上时空的交织叙述,映现出传统与变迁、怀旧与坚守的主题,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以富于地方性知识的书写别开生面、有效地将物哀美学融入雄浑的叙事风格,饱含激情又含蓄蕴藉,是颇具特色的海洋小说。陈河的《猹》摒弃了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赋予动物牵强寓意或是对动物过度拟人化的处理,异常真切地叙述了人与浣熊之间一场持久的冲突和较量。季宇的《最后的电波》不仅取材角度独到,并且情感厚重。小说围绕着在新四军最艰难时期一名作为“群众”的报务员李安本的故事展开,情态各异的人物性格和铁打一样的军魂跃然纸上。亲切自然又情真意切的叙述,不仅增添了小说自身的张力,也大大增强了我们对人民军队和人民英雄的礼敬之心。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曾说,如今无论大环境还是具体条件,都是文学发展的大好时期,《丰繁之美——人民文学奖(2009-2018)获奖作品精选集》的出版,展现了新时代文学作品的新担当。这些作家注重发掘创作火热而复杂的、与现实生活身心共振的作品,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同时,抓好各类题材创作,用行动的深入度、眼光的敏锐度、内心的温热度来创造具有丰富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人民文学。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