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军旅文学的生长点与可能性
基于更加“个人化”的文学观念和写作姿态,军旅作家得以更加灵活、有力地切入军旅生活现场,体验和表达军人情感,透视部队的新情况、新问题,审视并重构历史时空,思索并前瞻军队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非军旅身份的作家开始介入军旅题材创作,以往较少涉及的题材内容、许多未被充分挖掘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得到更加深刻的表达,展现出了新鲜的文学面相,催生出新的题材内容和美学范式。近年来,军旅文学创作出现了明显的类型化趋势和“雅化”的潮流。一方面,诸如科幻、玄幻、传奇、穿越、亡灵、超验等等元素的引入,极大丰富了军旅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趣向;另一方面,军旅文学中职业军人、知识分子、文化人的形象越来越多。不仅是现实题材作品如此,历史题材小说中人物身份的设定也出现了雅化、高素质化、知识分子化的趋势。如此大规模地、集中地书写知识分子,这与21世纪初期流行的那波浪潮形成了鲜明对照。优秀的军旅文学作品普遍体现出更加强烈的“现代性”观念和立场,对个体生命与历史和现实的关联进行了更富反思性和超越性的重建。
作为一种公共题材资源,以“铁血体”为代表的泛军事类网文有着广泛深厚的受众基础,随着新媒体的强势推动,网上网下的互动跨界亦深刻改变了传统军旅文学的写作生态。处在精品化和经典化过程中的网络军事文学,与传统军旅文学互动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尤其是在抗战和特战题材等方面融合程度日益加深。以少年儿童为主要受众和表现对象的军事题材儿童小说、绘本亦表现出了巨大的文学潜力和市场空间。众多优秀军旅作家投身其中、持续发力,有效弥补了军事题材在童书领域的空白和短板,也极大拓展了军旅文学的题材边界和表现幅面。此外,高度写实性以及硬核科幻类的军事题材小说受到读者追捧。围绕着国家崛起和强军兴军这条主线,军事科幻叙事以及对新型高素质军人形象的崭新塑造,已成为新时代军旅文学新的生长点。
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为部队带来巨变,也给年轻作家提供了丰盈素材与广阔舞台。近年来,“新生代”军旅作家群已经成长为军旅文学的主力军,创作成就为文坛瞩目。他们以极富现代性的风格与视角,观照当代军人生存状态和生命情态,倾力展示改革强军背景下部队的新质经验,表现新型高素质军人的自我发现与成长成熟,为新时代军旅文学开拓了新的资源与可能性,为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留下鲜活生动的注脚。
在新时代军旅小说创作中,传统的“英雄主义写作”被注入了新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本质性的新变,对“战场”的想象性、模拟性重塑,既凸显了英雄传统和崇高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更使得“战斗精神”在和平状态下的新型高素质军人身上焕发出了时代的新意。统而观之,当下军旅小说对“战场”的重塑主要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重返战争历史,从当下的历史观念和审美取向出发,更为全面而深刻地表现战争,叙写英雄传奇。随着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逐渐深化,许多曾经被遮蔽和忽略的历史资料、素材逐步浮出水面,激发开掘了战争历史叙事的新鲜感与可能性。创作主体以现代性视角重返历史现场、钩沉民间记忆、寻觅历史真实,建构起更加客观、包容、理性且独具作者风格和思辨立场的“大历史观”,带给读者新鲜、惊奇且陌生化的审美体验以及更富总体性的历史认知。二是在和平环境下建构对抗性的“战场”形式,通过演习、突发性军事行动等来“虚拟”战场环境,“设计”战争行动,书写新型高素质军人的英雄情怀和使命担当。借助于突发性军事行动,将和平与战争状态对接,让主人公们在日常生活与战斗行动中跳入跳出,为平庸的现实生活增添了一抹激情的光泽。通过对“战斗精神”的倾力表达,建构起新型高素质军人对“战争伦理”的集体认同,凝聚起“能打仗、打胜仗”的坚强决心和理想信念。
进入新时代,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上的大量应用,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引发了军事思想、组织结构、军队编制、训练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军队也面临着改革和调整。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的颠覆、功利主义对理想主义的冲击,都对军营文化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近年来,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考验,“一切为了打仗”在全军上下凝聚起高度共识。面对复杂而严峻的现实,军旅小说理应发出自己强硬而积极的声音。在当下的军旅小说中可以看到,战争焦虑和铁血精神已经上升到国家、民族和军队的整体高度,成为一种普遍且有代表性的军人职业情绪,既构成小说情节的内在推进力量,又成为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内核。这一主题所表现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不仅切中了强军兴军和新军事革命的现实脉搏,强化了军旅小说直面“明天战争”的硬度和质感,同时也在广大官兵和普通读者中间产生了凝聚人心的作用和不可估量的精神动力。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