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额济纳河畔》:讲中国故事,写中国好人
——题记
牛海坤的报告文学《额济纳河畔》这部书,我几年前参加评审“索龙嘎”奖的时候,就看过。这次我又看了一遍。我觉得它是内蒙古报告文学界,继肖亦农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的《毛乌素绿色传奇》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收获。
记得我曾用了一句话评价《毛乌素绿色传奇》是“振臂高呼式的写作”,整个作品洋溢着激情和正气,给人鼓舞。同时,它也是内蒙古文坛第一次撞开鲁迅文学奖大门的作品。由此,我想到了这部《额济纳河畔》。如果说前者是“振臂高呼”,那么后者就是“娓娓道来”。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有赖于作者对书中人物的细腻关照,对叙事的把控力,即讲故事的才能。报告文学与小说、散文和诗歌的最大区别就是绝对的真实,而真实就必须经过亲身的实地考察和采访,还有历史资料的掌握与分析,不能夸大其词,更不可弄虚作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报告文学作品。
我们知道,额济纳是内蒙古最西端的一个地理名称,我至今还没有去过,但在我印象里却是一处让人神往,也令人畏惧,神秘、遥远而又有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的所在。20世纪“四大发现”之一的“居延汉简”就发掘于此。中国的朝代,尤其是汉、西夏、元等,都在这里留下了文明遗迹。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的恶化等原因,这里变成了用书中的话说“是一个犹如世界尽头般孤寂和荒凉之地”。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生着无数令人感天动地的故事。1958年,为了中国的国防科研建设,为了筹建新中国第一个陆上导弹基地和航天城实验基地,额济纳旗的牧民们向北迁移140公里,告别家园和牧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艰苦辗转搬迁。他们没有怨言,默默无闻地当了半个多世纪的无名英雄。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额济纳河畔》这部作品为我们揭开了这段历史,也深情地讴歌了额济纳人民所做出的牺牲。
当然,《额济纳河畔》的主旨并不是为了重述这段被尘封的历史,而是为了抒写当下额济纳人民改天换地的英雄事迹,还有以苏和为代表的额济纳基层干部的奉献精神。
忘记是谁说的了:报告文学不是“塑造”人物,而是“写”人物。我非常同意,“塑造”需要作家的想象和艺术加工,所谓“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将社会生活中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甚至不同的人物进行高度集中和概括,创造出新的人物形象,而“写”则是真实记录,没有夸张,无需拔高,因为人物本身的经历和所为就足以超越我们的想象,真切生动且感人。
作品从额济纳河断流开始写起,一条生命之河的断流,它所引发的灾难是不可想象的,大片的胡杨林枯死,耕地和草原的沙化。而三大沙漠如果连成一片之后,将形成影响整个中国乃至亚洲的沙尘暴的源头。作品正是讲述主人公苏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委书记——在额济纳河断流之后,如何揪心、如何带领当地农牧民,想法设法挽救和改造生存环境的故事。
河水断流,水源枯竭,土地干旱,沙漠逼近,传统的解决办法只有一条路——迁徙,说白了就是逃离。但是,经历过历史上两次迁徙的额济纳人,深感迁徙的艰辛和困苦,况且,额济纳人从来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和后退。苏和听取了水文专家的建议——打井,寻找地下水源,以解燃眉之急。水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是打井取水不是长久之计,地下水也会枯竭。而阻止沙漠的根本办法就是有效治理,就是植树造林,恢复自然生态。为此苏和向组织申请提前退休,要求到额济纳最干旱,被称为死亡之地的黑城地区种树治沙。就这样,他一干就是十几年,其间他不慎被割草机绞断了腿,但他依然坚持,并且动员大学毕业的孙女也加入到植树造林的队伍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会带动整个民众,并且齐心协力。《额济纳河畔》就是通过记述苏和这样一个具有愚公移山精神的基层党员干部,一个时时为国家为百姓所想,奋不顾身的好人的故事,表现了敢于牺牲自我、立志守护家园的新时代的奉献精神。
牛海坤的这篇报告文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有现实的治沙故事,有历史的沿革,同时她还能将额济纳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历史进程结合并对应。尤其她善于将现实与历史互相交织,就像电影的剪接一样,成为推动故事与叙述的动力与缘由。她还善于引用民歌和谚语,点缀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都显示了作者对报告文学这种创作形式的熟练掌控,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精准考察与把握。使其成为至今依然富有感染力和鼓舞人心的优秀作品。
高尔基说:“报告文学无疑将成为最精彩的,无愧于我们这个举世无双的时代的文献记录。”我以为《额济纳河畔》正是这样一部值得重视、真实记录了我们这个新时代的宝贵文献。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