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小说代表作
在古龙71部作品中,究竟哪一部才是他的代表作,这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推崇《楚留香》系列,有的推崇《多情剑客无情剑》,也有的欣赏《萧十一郎》。
从武功描写的角度看,古龙耐看的作品无疑应该包括:1964年的《浣花洗剑录》。这是“古氏”武功的开端,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金庸式哲理和日本式剑道相融合的境界。
1967年以后陆续推出的《楚留香传奇》正续集共8种。楚留香是古龙“优雅的暴力”的卓越代表。一个令人惊异的设计是:没有人能够测知他武功高下的楚留香,连连挫败江湖武林浩劫阴谋的楚留香,虽然那些魔头一个个都名裂身死了,但楚留香却从来没有亲自出手杀死过任何一个人!
1969年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小李飞刀”甚至比古龙本人还要有名。这部书有两个特点:一是“小李飞刀”本身是根本无法描述的,谁也不知道它的形状和长短、如何出手、如何练成,因此“小李飞刀”只能是靠想象。二是“小李飞刀”象征着光明和正义的力量,表达着爱的主题。此外,书中还充满着各种关于人情、侠义、武功的警句,大有一部格言和感想集的味道。
1971年以后陆续推出的《七种武器》。“七种武器”——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拳头、霸王枪、离别钩——分别象征着七种力量——动人的笑、必胜的信心、诚实、信任、勇气、仇恨和不骄的品格。这七种力量是人格的力量。
这个系列生动他说明:人格也可以化作武功,而且是比我们通常所说的“武功”更加无敌更加有效的武功。
1972年以后陆续推出的《陆小凤》系列。陆小凤是个奇人,他的绝招是用两根手指夹住别人的剑尖,但他更多地是靠智慧与人格的力量取胜。书中还着力表现了西门吹雪的“杀气”,也是十分值得咏味的。
1972年的《九月鹰飞》和1974年的《边城浪子》。写的是“小李飞刀”传人叶开的故事,“飞刀”风采依然。
1973年《天涯·明月·刀》。古龙自称“受到的挫折最大”,这部书无论怎样说都是好看的,书中揭示了武功中一种深远幽渺的意境,关于快刀的哲理,天涯与明月之间的意境。
1975年的《血鹦鹉》。提供一个“幻境”,在幻境中展开武功,是古龙《惊魂六计》独有的特色,惊魂也是一种美艳。
1975年《三少爷的剑》。三少爷谢晓峰的剑道,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
1977年《圆月·弯刀》。丁鹏的故事,“魔刀”的力量与传说。
1978年《英雄无泪》。神秘的箱子,萧大师“泪痕”宝剑的戾气,一个关于兵器的“魔力”与宿命的神话。
1980年《风铃中的刀声》。刀侠丁宁与刀魔姜断弦(彭十三豆)的故事。姜断弦的“断弦三刀”也可以归入“魔刀”系列。
1982年《那一剑的风情》。此书的大部分由丁情代作,是古龙武功的一个大总结。
1984年《猎鹰·赌局》。古龙绝笔之作。
以上这些,只是从“武功”角度而言。如果从“侠”的角度而言:当然我们还绝不能错过1967年的《绝代双骄》、1970年的《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1971年的《大人物》、1976年的《白玉老虎》等,那也是些十分好看的武侠小说,是些耐读和有看头的武侠小说。
在古龙的创作历程中,明显地表现出三个愈到后期愈是强烈的“武功”创作倾向:第一个倾向是注入强烈的人格化成分。以《多情剑客无情剑》《七种武器》《楚留香传奇》《陆小凤》《九月鹰飞》等为代表。
第二个倾向是幻境的创造,其中包括三个系列。以《圆月·弯刀》、《风铃中的刀声》为代表的“魔刀”系列;以《血鹦鹉》为代表的惊魂系列;以《英雄无泪》为代表的宿命系列。
第三个倾向是无招胜有招、后发而制人的武学哲理的不断强化,以《浣花洗剑录》《天涯·明月·刀》为代表。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