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刑》读后感
读完了檀香刑,脑海里一直盘旋着孙丙最后说的那句话,“戏···演完了···”
这上演的到底是一出什么戏?是孙眉娘和她干爹钱丁的风流戏;是刽子手状元赵甲的风光戏;是赵小甲装疯卖傻的儿戏;是戊戌六公子和钱雄飞的悲壮戏,还是袁世凯和德国鬼子的无耻戏,还是孙丙个人的悲情戏,还是高密县东北乡全乡民的猫腔戏?
这些戏如时空交错般,不断地在我的脑海里盘旋着。
最后,似乎每一场戏都演完了,似乎每一场戏都还没完,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慨与悲欢······
先说孙丙,我对他这个人物真是又爱又恨,为了他,为了他,死的人比不计其数还要多得多,他,为一时的苟且偷生,为成就一时的个人逞能,白白送走了多少条人命,失妻丧子,血流成河。看着为营救他的叫花子们一个个倒下,看着最后的猫腔戏班子在高台前陨落,岂是“罢了罢了”四字可以囊括万一。可这一切怪不得孙丙,也怨不得任何人。怪只怪那可恶的德国鬼子和袁世凯,怨只怨那早已腐朽无能的清政府,百怪万怨,也挽不回了。
其实现在想想,孙丙到头来不也是个彻彻底底的受害者吗?倘若当初不是意气风发吐一时酒舌之快被拔掉胡须,是否他还会一如既往地活跃在猫腔的舞台上?是否就不会远离家乡,是否就不会遇到那德国技师?是否就不会学义和拳,太多的是否,答案却难觅影踪。在那样的时代,在那样的社会,动荡、不安,充满杀戮与掠夺,有太多的人如孙丙般命运百传千挠,无论中途做了多少次的挣扎反抗,最后还是死路一条,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悲哀。
我曾怨过孙丙,打了德国技师,虽说是有理有据,却理直气不壮,撇下家人,独自逃难,眼睁睁地看着德国鬼子横扫了高密县二十七条人命,那种刀割蚁咬的心痛,大概再难体验第二回,可是高密县善良的村民们却没有怨他,更没有恨他,他们同情他,理解他的难处,他们信命,命里的劫数,逃不掉,躲不过,这句话,放在孙丙身上又何尝不是呢?他拿着相亲们东拼西凑的钱,跑去曹州府学义和拳。在那刻,他仿佛就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他要豁出性命去反抗、去报复。
说到这里,内心有些诗意的悲哀,本是幸福的家庭,本是温馨的故事,可是所有的一切在这一刻突然变味了,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一切还是这么突然。孙丙饰演的岳大元帅粉墨登场,带着猴、猪二位大将“浩浩荡荡”学成归来,造福故乡。一座座神坛搭起,一道道符咒念罢,高呼:“铁头铁腹铁壁寨,挡住枪炮不敢来。将士们,快冲锋,扒铁路,杀洋兵,子孙万代享太平!”这看似正义的背后,藏着多少辛酸?封建落后的中国旧社会,是什么支撑着国民的精神,是什么唤起着国民的凝聚力,我多么想说不是迷信不是盲目不是愚昧。可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社会,由不得孙丙,怪不得他,他必须依靠着迷信的鬼神传说,他必须要选择深信不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平民大众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接近他拯救中国的梦想,无需去责怪他是否愚弄了善良的乡亲,他大概早已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必须选择至死不渝地高喊着:“上帝令我,将神拳传与尔等,练了神拳,刀枪不入,水火无侵,成就金刚不坏之躯,尔等可愿听某将领?”义和拳刀枪不入的神话,各路神仙附体的传说,终是假的,那如昙花一现般的灿烂,终是要灭的。在灭的那一刻,灭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灵魂,是孙丙的灵魂,是所有信奉义和拳乡民们的灵魂,也是中国的灵魂。救亡图存,早已是千疮百孔的中国,怎就容不下这小小的一支高密起义军?他们是小人物,他们微不足道,可他们却想着反抗,想着冲锋······
孙眉娘,好美的名字,好俊的模样,看得我心里直痒痒,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娘,嫁给了小甲这个屠夫郎,着实是委屈了她,让她怎能不红杏出墙?让她怎能不春心荡漾?面对县太爷的风流倜傥,她若不思不想才让人惊慌。孙眉娘是女子,正值妙龄的女子,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应有着争取个人幸福的权利,哪怕这一切都有违伦理道德,可是她认了,那一触即发的爱情,那瞬间膨胀的欲望,让她冲昏了头脑,一生一世再难求,何不潇洒走一回?在我眼里,孙眉娘绝不是什么放浪的女子,她是幸运的,她有着一手好厨艺,有着一个爱自己的好情郎,有着一个勇敢会唱的好爹爹。可是这看似幸运的一切,堆砌在一起,却成了不幸。倘若她爹爹不是孙丙,倘若她情郎不是钱丁,倘若她不是狗肉西施,会不会就没有那么多的阴差阳错?在斗须的那刻,她似乎就选好了自己今后的路,爹爹虽说是亲爹,可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多的关爱,干爹却是情郎,每夜百般呵护,让她的心早已选好了依属。她本可以远离这场喧嚣,可是亲情毕竟是是血浓于水的,终是割不断的,她为了救亲爹,不顾生死,哪怕会搭上她的情郎。命运就是这样百转千回,就像俗话说得好,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亲爹也罢,干爹也罢,你已不是娘家人了。
县太爷钱丁,才华横溢,仪表堂堂,俊美的胡须更是为你平添魅力,正是这副好皮囊,俘虏了多少少女的芳心,这里面就有你最心爱的眉娘。作者莫言笔下的“县太爷”似乎打破了大众对县太爷这一人物的普遍印象,他不再是畏畏缩缩,不再是满腹奴才模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好知县,一个真正心系人民的好知县。知县钱丁本是想做个好官的,他也是个好官,在德国鬼子血洗高密二十七条人命的那刻,他就下定决心,要为民请命,要为正义而奋斗,他并不是随口说说,他真的做了,他一路长途跋涉为拜访知府;在德国鬼子高举大炮正对高密县城时,他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这座城池,虽然结果是那么的不尽人意······
钱丁在每次和孙丙交涉的过程中,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放孙丙一马,在我看来,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孙丙是眉娘的爹爹,更因为他佩服孙丙,他也羡慕孙丙,孙丙的一切,都是他这个即将没落的朝廷的命官可望而不可即的,他心中有恨,却无言说出,他心中有怒,却无力爆发,他只是一介小小的知县,他的身不由己早已甚于任何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他娶的是大清重臣之后,本想借此好风之力,送其步青云,无奈无奈,压抑妥协,他终是屈服了,他是凡人,躲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真理,他终是放不下那升官发财的终极梦想,他也终是选择了夫人撇下了眉娘······
赵甲,读罢《檀香刑》,才意识到了刽子手文化的博大精深,才知道赵姥姥这位刽子手状元是如何的威震八方。作者莫言似乎一开始就有意识让我们讨厌这个人物,把赵甲的形象定格为一个冷酷、残忍、邪恶的终极刽子手,把他参与的酷刑一一地细细地道来,让人看着毛骨悚然,只差没吓得魂飞魄散。阎王闩、腰斩、凌迟五百刀、檀香刑······此些酷刑一个比一个残酷,令人看着直发慌,也正是参与了这一系列的酷刑,才把赵甲推上了事业的极致高峰,杀人是有学问的,一个优秀的刽子手,站在执行台前,眼睛里就不应该再有活人;在他的眼睛里,只有一条条的肌肉、一件件的脏器和一根根的骨头。似乎再也忘不掉他在凌迟钱雄飞时说的那句话:起码是在这一刻,自已是至高无上的,我不是我,我是皇上皇太后的代表,我是大清朝的法律之手!好一个刽子手,好一个法律之手,刽子手再也不是知县钱丁嘴里说的什么下九流职业了,它是至高无上的,至少刽子手一职在赵姥姥的时代改写了,一名刽子手可以受到皇上和皇太后的接见,这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空前壮举了。“小人斗胆认为,小的下贱,但小的从事的工作不下贱,小的是国家威权的象征,国家纵有千条律令,但最终还要靠小的落实。”这句话,似乎真真切切地道出了刽子手一职的真谛。
其实现在想想,赵甲并不完全是个冷血寡情的人,也许他深爱着这个职业,也许是出于职业的需要,所以他只有把杀人这行做得再精再细再完美,而那个时代和社会也需要他这样的人才,怪不得他,他也想有血有肉有情义。在戊戌六公子问斩的那刻,在看着自己崇敬爱戴的刘光第大人跪在问斩台的那刻,他多想能救住他,不让他死,可是这些都由不得他,他在那刻已不是他了,而他所做的只能是把那大刀磨得再亮再利一点,哪怕稍稍地减轻刘大人的痛苦,这也是他这个小小刽子手最后能做出的努力了。
赵小甲,小甲傻吗?不傻,小甲能看透的人的本相呢,这点谁也比不过他。他爱眉娘,可更爱他的爹爹赵甲,他爱他、敬他、更崇拜他,爹爹的世界是自己从未接触过更没想过的世界,他痴痴地听着,傻傻地想着,自己是否有一天也能像爹爹般“金光闪烁”。在整部《檀香刑》里,小甲的戏份并不多,他爱唱猫腔戏,有着一手切刀剁肉的好手艺,他痴信着母亲告诉他的关于老虎胡须的故事,似乎这个寓言故事真的成真了,在他的眼里,人们都是披着人皮的畜生,爹爹是黑豹、眉娘是白蛇、孙丙是狗熊、钱丁是白虎、袁世凯是老鳖······这些畜生与人相交错重叠不断地轰炸着小甲的大脑,他只有喵喵喵地叫着,唱着猫腔,很多事情,他都懂,他都知道,他知道县太爷和自己老婆的事,他知道自己的亲爹要去杀自己的岳父,他似乎什么都知道,有时候是他不想说,也没人问他。他说他看不惯狗眼看人低的人,更不乐意别人把他当傻子,这个小甲,憨厚善良却也有着心眼,在执行檀香刑的那刻,在被涂了鸡血的那刻,他也不是原来的那个小甲了,在那刻,他和他的爹爹站在一起,充当着国家法律之手的角色,他骄傲,他自豪,可也会心疼自己的娇妻眉娘。
在初读《檀香刑》时,觉得这个名字好美,檀香也是我喜欢的味道,闻起来会使人变得很安心、很舒服,就如故事里的慈禧老佛爷不也是佩戴着檀香佛珠吗?檀香,多么美的名字,多么美的意境,可若后面加个“刑”字,这一切就消失殆尽了。
回忆起那句令人切齿的话,“总督说,中国什么都落后,但是刑罚是最先进的,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天才。让人忍受了最大的痛苦才死去,这是中国的艺术,是中国政治的精髓……”正是这句话,让檀香刑登上了“大雅之堂”,“大概是用一根檀香木橛子,从那人的谷道钉进去,从脖子后边钻出来,然后把那人绑在树上,可活个三到四天。”这就是中国的艺术?中国的政治精髓?把孙丙用檀木橛子高高挂起,竟为庆祝侵略者的通车大典?孙丙的命真值钱,不可以那么快就结束,他要见证历史,他要引领未来,劳民伤财、兴师动众的檀香刑,如今要在你孙丙身上展现他中国特色的天才魅力。这也许对于赵家父子来说是件轰轰烈烈的大事,这也许对袁世凯来说是件为朝廷效力的好事,这也许对德国鬼子们来说是件彻底胜利的美事,可这一切对高密县人民,对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来说却是一件彻彻底底痛彻心扉忍无可忍的无耻事!孙丙代表的不是孙丙个人,他代表的是高密县,他代表的是清政府,他代表的是全中国,似乎所有人都麻木了,乡亲们跪在刑台前的求情,显得是多么得软弱无力,他们呼喊着“放了他吧,放了孙丙吧”,只是再多的呼喊也是多余的,是孙丙自己把自己推上了刑台,也是清政府自己把自己推上了刑台,更是旧中国自己把自己逼向了绝路。
作者莫言笔下的“檀香刑”,真是让人看着声声作呕,如此无人性如此灭人性的刑罚,深深地刺入了孙丙体内,同时它也深深地刺入全高密县乡亲们的心里,只是袁世凯不知痛,清政府不知愁,旧中国不知恨。
孙丙的大戏也该慢慢地落幕了,有情有义的叫花子们没能救出他,自己美丽的女儿没能救出他,善良真诚的高密全乡民没能救出他,高唱猫腔的戏班子没能救出他,哪怕他自己也没想着救出自己,不知在刑台上忍受着檀香酷刑的孙丙有没有悔恨过,倘若他没有如此的固执,乖乖地听话,也就不会赔上如此多的性命,可是我知道他不会后悔,也许此前他是因为想成就个人伟名而登上檀香刑台,可当他真正登上了,他就会看清了,刑台下,多少人在为他忙碌,在为他请命,猫腔的戏班子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他上演了一场只属于他的轰烈绝响,他的一生,生是猫腔的人,死是猫腔的鬼,猫腔因自己发扬广大,也似乎因自己销声匿迹,孙丙那富有传奇的一生,因猫腔而更添神韵。
他在那高高的刑台上,看着下面,看着下面,泪流满面,他的挣扎,他的反抗,乡亲们的挣扎,乡亲们的求诉,终是抵不过命运的安排,在这个时代,在这个社会,孙丙必须是牺牲者,其实他只不过是旧中国万千牺牲者中的一个,那早已腐朽的清政府,需要源源不断的牺牲者“血染它的风采”,钱雄飞是也,戊戌六公子是也,孙丙是也,钱丁是也,赵甲父子是也,叫花子们是也,猫腔戏班子是也。
知县钱丁似乎在最后那刻,终于明白了,这漆黑的前路是没有尽头的,纵使自己再苦苦的挣扎,也是徒劳,当他拿起匕首刺向孙丙时,他知道,孙丙会理解他,孙丙会谢谢他,他也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因为他一直希望自己是个好知县,是个为国效力的朝廷命官,只是国家危在旦夕,自己又怎能苟延残喘地活着······
读《檀香刑》内心的变化是难以用语言描述殆尽的,有时平静地犹如一潭死水,有时又激昂地犹如一瀑喷泉,不管如何,在内心深处总会有些隐隐作痛,不得不佩服作者莫言的手法高明,通过一个个人物的自我剖白,把人物内心与故事情节紧密相连,仿佛自己与主人公与故事合为一体,面对着国仇、家恨,作者总是处理的很自然很平静,只是那是种暴风雨前的宁静与不安。
无论眉娘在先前说了多少句情话浪语,也不管赵甲在先前说了多少句狂言妄语,更不计钱丁说了多少句悔言恨声,他们都没有做错什么,他们只是沧海一粟,只是那个时代的他们的一个代表,英雄也好,狗熊也罢,那是时代的安排,我们无法去改变丝毫,只有谨记这段历史,莫让历史重演。
写于2009年12月8日。
(编辑:moyuzhai)